陵江渠江流域台地遗址,经过发掘的有合川沙梁子和宣汉罗家坝。1986年底至1987年初,重庆市博物馆组织人员对重庆境内的三江流域(嘉陵江、涪江、渠江)进行了文物普查。这次普查在合川沙溪乡沙梁子遗址有较多发现,从河岸台地断壁、河漫滩、周边冲沟等地采集石器24件,陶片107片。石器有农耕用的“石耜、石锄、石斧、石锛、砍砸器等;渔猎用具有石球、网坠、石矛等”。1998年,重庆市文物考古队又在沙梁子遗址进行了发掘,认为沙梁子遗址的时代延续较长,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口’。此外,在蓝家坝、涌泉坝、报本寺、明家嘴、淄佛寺的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石器也主要有石铲、石锛、石耜、石锄、石斧、砍砸器、石球等。从采集陶器的形制来看,其文化时代应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可见,当时居民的经济方式是以种植为主,渔猎为辅。<br> 川北山区坡地遗址,经过发掘的有广元市中子铺、张家坡、邓家坪、绵阳边堆山及通江擂鼓寨。发掘者根据碳十四测年将中子铺早期细石器遗存推定在距今6000~7000年,张家坡和中子铺晚期遗存推定在距今5500~6000年,邓家坪距今为5000-5500年,边堆山距今为4500~5000年。张家坡的石器种类比较齐全,有斧、锛、刀、凿等,约70件,其中斧23件,锛18件,刀11件,凿4件。边堆山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类。打制的有砍砸器、刮削器和盘状器,磨制的有斧、刀、凿、镰、镞等。通江擂鼓寨的年代,原报告认为相当于龙山时代,具体而言,应略早于三星堆一期文化。我们研究后,认为擂鼓寨遗址约距今4500~5000年。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形主要有斧、锛、凿、镞、矛、石球、盘状器等。打制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有有肩石锄、有肩石斧、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细石器4件,均为刮削器。从这些生产工具可以看出,山区坡地遗址的经济形态是采集、渔猎与种植三种经济方式的结合互补。<br> 陕西凤县的嘉陵江上游的河谷阶地遗址,由于只是考古调查材料,采集了一些陶片来作文化属性分析,而没有石器的采集(唯桑园村东有一件扁平石斧),因而对其经济形态很难作出具体的判断。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人类的生产方式是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因此,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河谷阶地遗址一般在水流平缓处,鱼类等水产资源就十分丰富。背依山丘,林木丰茂,是采集和狩猎的好去处。虽然遗址面积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土地可供耕种。所以,当时的经济形态应是采集、渔猎的生产方式。<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