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世悲欢:崇厚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55820
  • 作      者:
    汤仁泽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崇厚是晚清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在同光年间相当活跃,官至署直隶总督、盛京将军,当过三口通商大臣,参与中国与普鲁士、葡萄牙、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的约章签订,创设天津机器制造局,购买并制造军火,参与著名的天津教案的处理,参与中俄伊犁交涉,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其地位之崇,历事之多,影响之广,为满人官员中之翘楚。本书以传记手法呈现崇厚大荣大辱、大起大落的人生,使读者对其人其事有全面的了解;并就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活动,考察当时的历史真相,探析其对历史和社会的正、负面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汤仁泽,江苏常州人,1951年生。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1995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研究生院文学博士课程修业。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话说中国·枪炮轰鸣下的尊严》(2005年)、《维新·傈皇·(知新报)》(2001年)、《(仁学)校注》(1998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崇厚是晚清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而长期以来,对其研究的成果却非常稀少,与其地位很不相称。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专门论述崇厚的学术著作。
    崇厚从一名举人,迅速成长为三口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盛京将军,后被派赴沙俄交涉伊犁问题,回国后锒铛入狱,定“斩监候”,成为臭名昭著的“反面”人物。作者根据大量的原始资料,认真整理,去伪存真,以传记手法呈现崇厚大荣大辱、大起大落的人生,使读者对其人其事有全面的了解;并就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活动,考察当时的历史真相,探析其对历史和社会的正、负面影响。崇厚缺乏经世之才却强作经世之事,有其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从他的个案中,可看出中国走向近代化初期的坎坷和艰辛,可认清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和掠夺的罪恶及本质,寻求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书另附有崇厚生平大事年表、清廷对若干中俄条约的签注、中俄改订条约、参考文献等。
展开
精彩书评
    崇厚出身名门,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官僚是同时代人,相对于崛起于草茅之间的曾左李,他对复杂世事的理解,对人心惟危的体察,要逊色许多,纵横捭阖的能力也相形见绌,他最后因外交处理失当而身败名裂,也是大变动时代那些没有经世之才,却强作经世之事的官宦子弟悲剧的写照。
    ——熊月之
展开
精彩书摘
    就在崇厚与普鲁士反复交涉的同时,清廷内部发生了重大变故。
    咸丰皇帝体质素弱,久病咯血,每天饮鹿血治疗。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于9月22日逃往热河避暑山庄,不到一年时间,病情加重,危在旦夕。1861年8月21日用罢晚餐,皇帝突然晕厥,经御医急救后,恢复意识。
    22日子时三刻,皇帝召见御前诸大臣,宣读两道谕旨,其一是:“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其二:“皇长子载淳现立为皇太子,著派载垣(怡亲王)、端华(郑亲王)、景寿(御前大臣)、肃顺(协办大学士)、穆荫(兵部尚书)、匡源(吏部左侍郎)、杜翰(礼部右侍郎)、焦佑瀛(太仆寺少卿)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大臣们聆听后,请皇帝用丹毫手书,以昭慎重。此时皇帝已无握笔之力,遗诏是由大臣代笔的。寅时,御膳房送来冰糖煨燕窝,一口未进。到了卯时,咸丰皇帝去世,终年三十一岁。
    咸丰皇帝病逝的当天,朝廷有令:恭亲王奕等人“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无庸前赴行在”。皇帝病重时,留守京城的奕曾奏请探病,遭到阻拦。皇帝驾崩了,连奔丧都不准,奕坐立不安,又手足无措。他心里明白,这是八大臣在作祟。
    八大臣低估了慈禧太后。表面上,她听从肃顺等人发号施令,不露声色;暗地里,遣密使回北京,请奕来热河共商大计,发动政变的计划在密谋中诞生。
    如遵咸丰遗命,明年应改元为“祺祥”。奕在京城控制了军队,乘皇室人员从热河回京之际,发动政变,将辅臣八人分别处死、革职和遣戍,拥两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祺祥为同治。“祺祥政变”一举成功,真正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连发数道谕旨提拔自己的亲信,感谢他们的忠诚和效力。功勋卓著者莫过于恭亲王奕,授奕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复授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再委派管理宗人府银库。奕集政权、军权、族权、财权于一身并非没有道理,如果没有他的赞同和协助,慈禧再有本事,也掌不了大权。
    奕被繁重的事务压身,外交、洋务领域的要事、琐事,则委托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承办。
    同治元年五月初六日(1862年5月29日),法使馆代办哥士耆替大西洋国公使基玛良士代递照会一件,说到该国住居澳门,由前明至今,几及三百年,与中国甚为和好,近因英、法各国俱已换约,该国亦愿一律照办。照会“词气尚属驯顺”。
    奕等人与普鲁士交涉时,曾听哥士耆谈到大西洋国,说它亦系大国,“旧在澳门居住,二百余年,极为安静。道光二十二年,虽经在江宁换约,但八年间因未在天津换约,该国不恳约束其众,以致漏税滋事,诸弊丛生。如与之换约,则可令其稽查漏税,严查滋事,颇于中国有裨”。总署也曾接旨:“布路斯国之外,尚有大西洋,难免恳求换约,将来亦可照此办理。”五月十七日再接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大西洋国现议通商事宜,请特派大员等语。著派恒祺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会同驻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办理。”
    “已而丹(麦)使踵葡萄牙例,拒如初。复奉命与该使定约五十五条,通商章程九款。自是而后,又有荷、日、比、意、奥等国,皆遣使,并为延款,语具《邦交志》。”欧洲诸国仿效英、法先例,纷纷要求遣使驻京及签订通商贸易条约,崇厚受命交涉、办理外务,先后与葡萄牙、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等国订立通商条约及章程。
    在与西方各国交涉中,充分暴露出中西文化的差别和清朝官员对外交事务的无知。
    《中美天津条约》是1858年6月18日(五月八日)签订的,规定一年后互换约。美使华若翰于次年7月20日(六月二十一日)自北塘前往北京换约。“这样人们会注意到,中国人并没有把在既定日期交换批准条约,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并不认为一种无法避免的搁置耽延会对承当的义务起什么伤害作用,在这些细微末节上,他们还不曾懂得西方的风俗习惯”。他们说的“西方的风俗习惯”显然是相互的守约。耽搁误期,对于清朝官员来说,不算什么大事,可是作为外交规则,外国人可以此大做文章,甚至是起衅的借口。
展开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名门之后
第一节  厚实养心,诗书传家
第二节  金源世系,珂里名门
第三节  科名起家,仕途顺畅
第四节  “再至堂”读书识字
第五节  深知大体,移孝作忠
第六节  “清晏园”兄弟受业

第二章  家事多变
第一节  母亲病故,父亲免职
第二节  兄弟名起,须知父志
第三节  祈求康复,回天乏术
第四节  整理图记,兄弟分途

第三章  初涉“夷务”
第一节  捐资鬻官,襄理海防
第二节  英法进犯,协防津门
第三节  奕?举荐,扶植亲信

第四章  独当大任
第一节  筹办夷务,首任“通商”
第二节  上任伊始,拟定《章程》
第三节  普国订约,初开眼界
第四节  坐镇天津,恪守圣旨

第五章  洋务先锋
第一节  不识洋人用意,急购外洋火器
第二节  师夷长技,以图自强
第三节  加强海防,拱卫京畿
第四节  津门练兵,假洋资用
第五节  评议《局外旁观论》

第六章  天津机器制造局
第一节  南方先行,北方急赶
第二节  聘用外员,征地购件
第三节  外师指教,上海协办
第四节  奉命使法,移交直督

第七章  天津教案
第一节  洋教传人,禁而不止
第二节  积怨生愤,教案突发
第三节  自请治罪,降级留用
第四节  临危受命,带病赴津
第五节  曾、崇联手,坚保和局
第六节  案无头绪,迫如星火
第七节  保和媚洋,曾遭怨恨
第八节  拿犯赔款,鸿章结案
第九节  裁撤“通商”,委以重任

第八章  出使法国
第一节  亲赍国书,代达衷曲
第二节  离京赴法,任重道远
第三节  倍受轻慢,潇洒“出走”
第四节  风光返法,递书修好
第五节  成功外交,教案终结
第六节  衣锦回京,加恩受宠

第九章  治理盛京
第一节  载荣载誉,兄弟重逢
第二节  两宫重托,再返内政
第三节  兄终弟继,整饬吏治
第四节  革新除弊,力挽颓风
第五节  调兵遣将,维持治安

第十章  收复伊犁
第一节  西北屏障,古今重地
第二节  趁火打劫,贪心未餍
第三节  侵占伊犁,交涉无果
第四节  收复失地,再索伊犁

第十一章  出使俄国
第一节  特权大使,权重隐患
第二节  海道赴俄,通好修约
第三节  得意忘形,深陷迷惑
第四节  善结他国之欢,重损国家利益
第五节  贪得无厌的“分界说”
第六节  《里瓦几亚条约》

第十二章  处罚风波
第一节  朝野骇然,众谤沸腾
第二节  革职拿问,治罪受阻
第三节  暂免斩罪,平洋疑愤

第十三章  改约艰难
第一节  纪泽赴俄,肩负重望
第二节  为促改约,加恩开释
第三节  故伎重演,虎口夺食

第十四章  宦海余生
第一节  俄事暂平,清议再起
第二节  安居乐室,儿孙满堂
第三节  韬光养晦,复出无望
附录一:崇厚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清廷对若干中俄条约的签注
附录三:《中俄改订条约》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