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本仁术——吴孟超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58393
  • 作      者:
    汪建强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他有着高超的医术,却仍在探索医治患者的良方;他有着大医精诚的思想,却在博极医源,勤奋不倦。当医学“大家”在肝脏禁区弹奏人生激昂乐章时,怎能说他演绎的是普通人生……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凤凰出版传媒记忆联合打造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医学界,吴孟超的大名无人不知。自从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这位今年84岁的名医大德也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关注。《吴孟超传:医本仁术》是关于他的第一部传记,清晰地勾勒了他迄今为止的人生历程、科学业绩和品德风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我要回国
    1.出生乡间
    吴孟超,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闽清白樟乡。这是一个离福建省会福州50多公里的山区小村。他出生时,正是中国军阀混战的年代。由于连年战争,整个中国早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
    当时,由于地方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整个福建山区的黎民百姓根本无法维持生活。贫穷、饥饿,伴随着生活在最低层的山区穷人。他们维持自己生命的口粮,时常就是野菜、树皮等。有时,那些地瓜秧子和白薯根,就是他们救命的粮食。
    母亲徐红妹生下吴孟超时,愁云满腹的父亲吴孔钦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家里本来就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现在又多了一张口,他不知道日后该怎么生活。
    为了给妻子增加点营养,吴孔钦狠着心离开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需要照顾的妻子。他带着渔具,来到流经村子的闽江,为妻子捉些鱼来。
    晚上,当村里的人家都已睡下,吴孔钦告诉徐红妹:“如今虽然我们家很穷,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发达的。我一定会让你和孩子过上富裕日子。”
    看着黑瘦的丈夫,徐红妹眼里噙着泪花,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有能力让她和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吴孔钦虽然很穷,但他勤奋、努力,这在整个乡里都是人人皆知的……
    就在贫穷和饥荒连年折磨着吴孔钦一家的时候,1925年,邻乡传来有人到闽清县白樟乡招工的消息。原来,19()1年,在闽清县阪东乡湖头村传教的黄乃裳到“南洋”传教。在马来西亚的诗巫,他看到许多田地无人开垦。一直居住在福建山区,知道闽清山区田少人多的黄乃裳,觉得这是一个给家乡人造福的好机会,于是他便与诗巫当地的头领谈妥,由他找人来开垦那些田地。
    也是巧合,当地的头领正想发展繁荣经济,便与黄乃裳谈妥了承包条件。于是,黄乃棠匆匆忙忙地赶回福建闽清县。
    黄乃裳在与当地头人谈垦荒事宜时,条件十分优惠。头人说,只要传教士把人马召集到马来西亚的诗巫,那些从事垦荒的,不管是男是女,都会获得贷款,而且还能享受当地的免税政策。而如果开垦的土地合约期满,那些前来开垦的农民,可以回去,也可以留下。不回家的,还可以把家乡的亲属带来……
    一般来说,中国人非常恋家,虽然贫穷,但他们仍离不开自己的土地。因此,起初招工时,应者寥寥。但是,第一批人员到达马来西亚后,他们相继开出了很多荒地,并成为开垦出来的土地的主人。尝到甜头的他们迅速把消息传回了家乡。那些原来半信半疑的福建人,这才相信了,拖儿带女、背井离乡,走出了国门。
    于是,黄乃裳接二连三地带着梦想闯出新天地的家乡人来到诗巫。以后,他的女婿,还有其他的朋友,在站稳脚跟后,又与当地头领谈妥新的地块,讲妥新的条件,以图更大的发展。他们便再次回到家乡福建,吸纳新的“闯南洋”的福建人。
    1925年,经过20多年的开垦,整个诗巫,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而此时,早年出外垦荒的福建人纷纷衣锦还乡。由此,想外出淘金的福建人就越来越多了。
    那年,吴孔钦在实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和妻子徐红妹商量后,也决定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南洋闯闯世界去。
    吴孔钦去南洋的时候,吴孟超只有3岁。看着背着行囊,即将远走他乡的父亲,他幼小的心里多想和父亲说:父亲,我不想你离开……但是,父亲还是走了,留下的是穷苦的母亲徐红妹和挂在母亲胸前与背后的两个弟弟,还有年幼的吴孟超。
    2.艰难时日
    在吴孟超的记忆中,他似乎总是在饿着肚子熬日子。父亲走后,母亲既要管田里的活,还要照顾身边的两个孩子。因此,幼小又懂事的吴孟超,时常摇摇晃晃地帮助母亲照顾两个弟弟,还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苦水里泡大的吴孟超又何尝不是这样。
    转眼,父亲吴孔钦走了两年了。吴孟超还没有到5岁,他就已经成了母亲的好帮手。他不仅要帮母亲照看好两个年幼的弟弟,还要一早背着弟弟到山上去拣山草柴枝,回来给母亲做饭烧水。每次母亲从田间回来,看到自己的大儿子吴孟超,那么懂事,那么体贴,已经可以帮她做一些事情了,她就会摸着儿子的头,眼泪从腮边滚滚落下。
    此时,吴孟超时常会看着母亲,告诉她,不要难受,父亲不在,他就是男子汉,他会帮助母亲承担家务的。
    而母亲总在想,自己的儿子如果生在有钱人家,现在应该是在父母膝下撒着欢、闹着叫的年龄啊。想到这些,母亲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母亲从田间翻完白薯地回来,看到吴孟超站在锅台上,正要烧晚饭。由于锅台太高,他人矮手短,伸不上去,于是聪明的吴孟超竟用小矮凳垫着脚,站到了锅台上。灶里没有柴草了,吴孟超慌急慌忙地把山里找来的柴草拖着往灶里送……
    站在家门口的徐红妹看到这里,心疼得从锅台上一把抱下自己的孩子。但吴孟超不让母亲做事,他懂事地叫母亲歇息,说他自己能行。
    晚上,坐在破旧的桌子边,母亲喝着吴孟超做的白薯根熬成的稀饭,看着对面那个懂事的,正在渐渐长大的大儿子,心里泛起了一阵甜蜜。
    徐红妹很爱自己的三个孩子,尤其喜欢老大吴孟超的乖巧懂事,还有他的爱憎分明。她第一次看到孩子眼神里透出的坚定,是在吴孟超5岁的那年。当时,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季。家里本来就很穷,自从顶梁柱父亲去了南洋后,那日子更是难上加难了。几亩薄薄的山地,不要说粮食年年有节余了,就连维持当年生活的口粮,也时常是紧巴巴的。每年的年头,田里的东西刚刚播种进去,山里的野果还没有开始长出,此时的家里早就青黄不接了,时常会连白薯藤也没得剩的。
    有一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吴孟超的两个弟弟喊着闹着说肚子饿。母亲望着家里的三个孩子,神情愁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两个弟弟在母亲的怀里、背上又哭又闹,此时的吴孟超尽管也饿得前胸贴后胸,头昏眼花,但是他却不想告诉母亲。他知道,母亲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饿着肚子,却还要在他们面前强打精神。
    正在此时,幸亏舅舅来看他们了。舅舅看到自己的三个小外甥饿得不成人样了,二话不说,立即拿起自己带来的地瓜,让徐红妹赶快煮给孩子们吃。然后,舅舅还带着小小个子的吴孟超,去逮田鸡,还将抓到的田鸡做成了美味菜肴。这天,原本锅冷灶清的家里,总算有了点热气。
    吃着饭,徐红妹流下了眼泪。看到母亲的泪水,吴孟超用自己的小手抓着母亲,他对母亲坚定地说:“你先吃点东西,不要哭……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和弟弟们永远不再饿肚子的。”
    母亲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暖的热流。此时的她竟然在只有5岁的吴孟超眼里,看到了唯有穷人家孩子才会有的那种果敢,那种坚定,那种在逆境中横扫一切困难的决心。
    3.远赴南洋
    就在吴孟超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自樟乡的山里苦熬日子时,1927年,吴孟超的父亲吴孔钦托人捎来了信,说自己已经在马来西亚生活了两年。根据规定,他可以让自己的妻子徐红妹,带着三个孩子到他身边共同生活了。
    蛮荒之地的马来西亚,为了能尽快开发边远地区,不仅贷款给外来人员,而且为了让外来人员安心在本地建设,还允许两年后,让他们的妻子儿女也可以成为具有马来西亚户口的“新移民”。
    徐红妹收到远方来信后,她欢喜得将曾经受过的苦难都丢到了大山里。
    要动身的那天早上,舅舅一早就来到了吴孟超家里。看到就要离开舅舅了,吴孟超哭了。吴孟超觉得,天底下谁都比不上舅舅对他们的疼爱……自从父亲离开福建老家,离开闽清县,离开白樟乡的那间祖屋后,他们兄弟三个和自己的母亲徐红妹,每次只要碰到问题、碰到困难,都是世界上最亲最爱的舅舅,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是啊,这两年,如果没有充满爱心的舅舅的帮助,他们全家也许早就饿死了。
    舅舅提着他们全家仅有的一个包袱,牵着还没有一米高的吴孟超,全家翻越后山,走上了通往码头的小路。这一路上,舅舅说了无数故事,讲了无数让他忘不掉的话语。
    终于,他们来到闽江通向外乡的码头。
    船要开了。
    母亲哭了。舅舅哭了。吴孟超也哭了。
    吴孟超抱着舅舅的腿,久久不肯放手。他告诉舅舅,他实在舍不得离开他。他一定要快快长大,等赚了很多钱后,就会来接舅舅,让他和他们一起,享受好日子……
    当一阵阵山风从山涧里吹过来的时候,船老大大声地喊着:“船要起锚了。”此时,码头上到处都是哭着喊着的人群。
    船起锚了。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我要回国
1.出生乡间
2.艰难时日
3.远赴南洋
4.跨入学堂
5.位卑未敢忘忧国
6.梦想成真

第二章 选择学医
1.去前线受阻
2.终入同济
3.暗生情愫
4.初识恩师
5.迎接解放

第三章 要做外科医生
1.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实现愿望
3.跟随恩师学习
4.恩师指点
5.初涉肝脏外科

第四章 研究肝脏外科
1.识得肝脏
2.制作肝脏标本
3.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成功

第五章 小荷初露尖尖角
1.初试锋芒
2.再次突破
3.巨大成功

第六章 艰难岁月
1.身陷不堪之地
2.上海来的赤脚医生
3.医学奇迹

第七章 又见春天
1.回到上海
2.科学的春天
3.再创佳绩
4.登上国际讲坛

第八章 多彩人生
1.家有贤妻娇女
2.神奇的手
3.回到第二故乡
4.八十大寿

第九章 坚实的足迹
1.“哑铃模式”
2.医学学术大会上的团体冠军
3.院所合一
4.人民医生
5.永不停歇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