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叶圣陶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3749
  • 作      者:
    刘增人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叶圣陶的一生几乎是和人类社会变动最急剧的这个世纪同步度过的。从欢呼“辛亥”的胜利、“五四”的风涛,到愤激于“五卅”的鲜血横流、“四一二”的历史逆转;从八年离乱弃家入蜀,到步履稳健争求民主,他始终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大目标一致,与不断前进的时代精神步调一致,并且越是到危急关头,越是敢于挺身而出,明确、坚定地表示自己与人民意愿共存亡的立场、态度。他的抗争方式,内涵充实坚定而外表温婉节制,往往不是以剑拔弩张的姿态冲锋陷阵于最前线,而是着重于从个体人格的修养中坚持“有所爱,有所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始终保持外柔内刚,方正耿直,踏实稳健,从容安详的风格。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增人,山东潍坊人,1942年生,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2004年退休于青岛大学。主要著作(含独著、合著)有:《鲁迅生平自述辑要》、《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叶圣陶传》、《王统照传》、《王统照论》、《中国新诗启示录——臧克家论稿》及《鲁迅研究年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展开
内容介绍
    《叶圣陶传》写了叶圣陶的一生,他的一生几乎是和人类社会变动最急剧的这个世纪同步度过的。这近百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交错展开时或爆发为流血冲突的历史。一个有影响的人物的个性气质,往往直接体现为政治态度,或者说人们通常习惯于通过政治斗争中的表现这一特定窗口,透视其内在的思想变化与情感趋向。从欢呼“辛亥”的胜利、“五四”的风涛,到愤激于“五卅”的鲜血横流、“四一二”的历史逆转;从八年离乱弃家入蜀,到步履稳健争求民主,他始终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大目标一致,与不断前进的时代精神步调一致,并且越是到危急关头,越是敢于挺身而出,明确、坚定地表示自己与人民意愿共存亡的立场、态度。从表面上看来,他并未直接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尚未和反动当局构成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对峙冲突状态。他的抗争方式,内涵充实坚定而外表温婉节制,往往不是以剑拔弩张的姿态冲锋陷阵于最前线,而是着重于从个体人格的修养中坚持“有所爱,有所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始终保持外柔内刚,方正耿直,踏实稳健,从容安详的风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平民之子
    2.“书塾”内外
    叶绍钧诞生之年,叶伯仁47岁,朱氏30岁。晚年得子,高兴自不待言,望子成龙之心也分外急切。所以叶绍钧从3岁起就在家中描红写字,1900年6岁时到富家自设的陆氏家塾附读,由姓黄的先生发蒙。1910年11月24日,他在日记中回忆这一段私塾就读的情况:“到校后第一时,介先生上国文课讲欧阳永叔《李氏东园亭记》。篇中言幼时游此园之景象,与此时之景象变而大不同,叹年光之倏忽,踪迹之无常。余因而忆及六七岁时,陆氏住悬桥巷,余与其诸昆季同学宅中,有报春草堂及某亭某轩,庭中梅树数十株,杏李等亦多,解馆及课余,相与嬉戏其中。今宅为其族中卖出,彼家遂迁至萧家巷,且此宅亦屡易姓矣。不定人事,思之心呆。”
    这时他已识字3000左右,且写来秀丽工整,颇得好评。一年后即1901年,转到张承胪(字元狲)先生设立的书塾就读,与同住在悬桥巷的顾颉刚同学,由此开始结成终老相知、亲密无间的挚友。他说:“我小时候读私塾,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然后是《四书》,《诗经》、《易经》,都要读熟,都要在老师跟前背诵,背得出来了,老师才教下去。每天还要理书,就是把先前背熟了的书轮替温理一部分,背给老师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可以系统地掌握古代典籍、强化记认背诵等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长处,但方法死板单调,学者被动乏味,教学往往变成惩罚,书塾中强行灌输的内容,又多是儒家劝善说孝忠君敬亲的纲常伦理,难怪被天真好动的塾童们视为畏途。1974年4月,顾颉刚曾颇为形象地描摹塾童们“理书”时怯生生的可怜样子:“溯昔一九零一年,读书私塾始比肩,可堪师道尊于天,扑作教刑剧可怜,默诵脱句泪涟涟,彼此目视袖怯牵”。同许多在塾师的戒方教鞭面前胆战心惊的同窗小友比较,叶绍钧竞显得颇像一个幸运儿。或许是由于天资聪颖,勤勉上进,又善能记诵,或者是得益于家教有方,起步甚早,基础较他儿稳固,所以每次理书应对,成绩均佳,严师即欲鞭扑,亦无因由。三十多年以后,他还不无自豪地回忆说:“幼年习五经,背诵于塾师之侧,均能上口,手掌未尝受戒尺”。到八九岁时,他开始学写文章,时称“开笔”。老师最早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并且提示“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他于是遵命写了八十多字,末笔归结到“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得到两个双圈的嘉奖。初试成功,给单调的书塾生活平添上不少欣悦。那兴奋不已的印象,毕生不曾磨灭。晚间或休假,他便在家抄书抄诗,写篆字,刻图章。篆刻一道,后来造诣颇深,甚为朋辈推重,几成终身爱好。年级高了,同学也多起来,朋友之中,又加上王伯祥、章元善、郭绍虞等志诚君子,终成毕生知面知心可遇难求的挚友。
    书塾以外的生活,要广阔丰富得多了。苏州多的是园林,诸园的特色,幼年的叶绍钧是说不出来的;但毕竟山水楼台俱全,较之读四书五经有趣得多,所以“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自然就成为浓郁的童年回忆与深情的故乡眷恋。
    逢到节令,家中总要祭祖,苏州人称为“过节”。母亲折好纸锭,备办好酒菜,父亲和叔父便在香烟缭绕中肃穆地跪拜,恭敬地叩头;但孩子们大抵只是为较好较多的饭菜兴奋,为这种“家庭里的特种游戏”又来表演而高兴不已。秋天,家长们往往乘所谓“快船”去上坟,“上坟的意思无非是送一点钱给看坟的坟客,让他们知道某家的坟还没有到可以盗卖的地步罢了”。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又一种节日。首先是快船上有菜馆比不上的“船菜”,“只准备一席,小镬小锅,做一样是一样,汤水不混合,材料不马虎,自然每样有它的真味,叫人吃完了还觉得馋涎欲滴”,“菜以外还有种种点心,一顿吃不完”,同时又可以看到城里的河景,城外的风景,可以见识船家撑船乃至“相骂”的本领,可以把“快船”与“航船”以及反映着绍兴人拼命硬于性格的“哨哨船”来一番比较,也是一种兴致,一种生活的境界。
    从八九岁起,叶绍钧就开始喝酒,自然不是烧酒或洋酒,而是江南的绍兴酒。傍晚从书塾放学出来,他常常陪父亲到玄妙观前街的老万全酒店。老人家规定喝卜二两,他喝四两,合起来恰好是“老秤”的一斤。高小时听先生章伯寅讲喝酒有种种害处,极为信服,大约坚持不喝有一年。上了中学,同学中颇有海量的,于是又开始喝,就不止四两,一斤也常有。到上海后,酒友多起来,一斤半或二斤是常量,超过二斤的晚问也间或有。此后就从绍酒扩大范围,“仿绍”、“大曲”、“茅台”、“三花”,从香港到北京,便一直是白兰地——就这样,自幼及长,喝了六七十年酒却依然长寿,真是值得研究的奇迹。他的挚友郑振铎曾在《文学周报》第258期(1927年1月16日),署名“西谛”发表有趣的散文《宴之趣》,专门记叙他们朋友间“喝酒”的雅趣:“宴之趣,是我们近几年来所常常领略到的,那就是集合几个无所不谈的朋友,全座没有一个生面孔,在随意地嗑着酒,吃着菜,上天下地的谈着。有时候说着很轻妙的话,说着很可发笑的话,有时是如火如剑的激动的话,有时是深切的论学谈艺的话,有时是随意的取笑着,有时是面红耳热的争辩着,有时是高妙的理想在我们的谈锋上触着,有时是恋爱的遇合与家庭的与个人的身世使我们谈个不休。每个人都把他的心胸赤裸裸的袒开了,每个人都把他的向来不肯给人看的面孔显露出来了;每个人都谈着,谈着,谈着,只有更兴奋的谈着,毫不觉得‘疲倦’是怎么一个样子。酒是喝得干了,菜是已经没有了,而他们却还是谈着,谈着,谈着。那个地方,即使是很喧闹的,很湫狭的,向来不愿意多坐的,而这时大家却忘记了这些事,只是谈着,谈着,谈着,没有一个人愿意先说起告别的话。要不是为了戒严或家庭的命令,竞不会有人走开的。虽然这些闲谈都是琐屑之至的,都是无意味的,而我们却已在其间得到宴之趣了;——其实在这些闲谈中,我们是时时可以发现许多珠宝的;大家都互相的受着影响,大家都更进一步了解他的同伴,大家都可以从那里得到教训与利益。”他是很喜欢一口一杯的喝酒的,叶圣陶则更愿意慢慢地喝,说“喝酒的趣味,在于一小口一小口的嗑。”虽然说的不过是喝酒,但那一班文人的情趣所在,友情所在,却完全可以披卷阅知,其真情至性,甚至可以呼之欲出矣。
    他还喜欢跟父亲到设在茶馆里的书场去听“说书”(现在叫做“苏州弹词”)。这种民间讲唱艺术有“大书”和“小书”两种。他听的“小书”有《珍珠塔》、《描金凤》、《三笑》、《文武香球》,“大书”有《三国志》、《水浒》、《英烈》、《金台传》等,都不止听一遍,最多的听到三遍、四遍。前一类说的多是才子佳人,表白里夹着唱词。后一类说的多是历史故事和江湖好汉,只有表白没有唱词。艺员手中的一把黑纸扇,几乎是一切“道具”的代替品:说《三国》时便是诸葛亮摇在手上的鹅毛扇,说《水浒》时则是李逵抡动的大板斧。“小书”讲究细腻,“大书”特重表演。“大书”艺员的力作是所谓“咆头”——“那是非常之长的喊叫,舌头打着滚,声音从阔大转到尖锐,又从尖锐转到奔放,有本领的喊起来,大概占到一两分钟的时间,算是勇夫发威时候的吼声”。听众最喜欢的,除了这“咆头”之外,便是穿插在书中的“噱头”,尤其是涉及性的笑话。弹词的听众多系市井细民,这也无怪其然的。叶绍钧喜欢听说书,但很怕听那种男扮女声的“俞调”唱派:“说书的如果是中年以上的人,勉强逼紧了喉咙,发出撕裂似的声音来,真叫人坐立不安,浑身肉麻”。同是用苏州方言演唱的艺术,弹词较为大众化,昆曲则“彻头彻尾是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乐器往往只是竹笛一品,词藻故实都尽量儒雅,调子又异常迂缓,一个字有时延伸到十几拍,倘非熟知曲文,简直就不知所唱云何。舞姿讲究对称,可惜多数演员并不了解其内涵,不过师徒相传,机械摹仿,于是形同木偶,毫无生趣。叶绍钧少年时代爱看昆曲;三十年代曾较为激烈地批评昆曲,认为它“恐将不免于淘汰”,而“这也没有什么可惜”;到得老之将至,又挺喜欢昆曲:1952年12月21日,老友俞平伯在家中设曲会,次日寄来新词,叶绍钧依韵和之,一句一折顺次叙出当日所听《琴挑》等六曲,结末还不无感慨地吟道:“年来夙好成稀赏,半日偷闲曲曲新”,个中曲折,也是颇耐寻味的。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平民之子
1. 忠厚笃实的家风
2. “书塾”内外
3. 马铃瓜的诱惑
4. “夏侯桥畔”气象新
5. “放社”小盟主,“掮枪”怀天下
6. 创作与出版的尝试

第二章 辛亥风涛
1、喜庆大汉新生
2. 改号“圣陶”不称“臣”
3. 失望后的探索
4. 从旧文学中走来
5. 凫进文学《新潮》

第三章 从小学教到大学
1. 痛苦的“言子庙”
2. 天作之合
3. 难忘的“扇直五高”
4. “击桨联床共曦月”
5. 北大·复旦·协和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的中坚
1. 应和着历史的潮涌
2. 高举起文学“为人生”的大旗
3. 跻身第一代新诗人
4. 用小说改良社会
5. 爱与美的真诚歌者
6. 中国创作童话的第一人
7. 《小说月报》:从投稿到主编

第五章 面对淋漓的鲜血
1.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2. “公理”何在?
3. 走向抗争!
4. 抗议历史的逆转

第六章 商务·立达·开明
1. 商务事业
2. 立达学派
3. 开明风度

第七章 “扛鼎”的小说家
1. 划-时代的《倪焕之》
2. 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心灵史
3. 教育小说之集大成者
4. 艰危世象的扫描
5. 在文朋诗友中

第八章 风尘巴蜀
1. 国难声中
2. 弃家入蜀
3. 乐山被炸
4. 蓉桂苦旅
5. 西川纵横

第九章 在民主的大潮中
1. “胜利”后的漂流
2. 开明的兴衰
3. 步履稳健争民主
4. 走向新中国

第十章 老有所为
1. 礼赞新生活
2. 语文泰斗
3. 悼亡·赋闲
4. “这个世如何能厌?”
5. 死生亦大矣
附录一 叶圣陶年表简编
附录二 叶圣陶著作目录
附录三 叶圣陶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