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追求境界的楷模
周文王
【原典】
吾尝谓为大臣者,宜法古帝王者三事:舜禹之不与也,大也;文王之不逞也,勤也;汉文之不称也,谦也。师此三者而出于至诚,其免于戾矣乎。
——杂著·汉文帝
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然考其流风所被,率不过数十年而止。惟周文王暨我圣祖仁皇帝,乃阅数百载而风流未沫。周自后稷十五世,集大成于文王。而成康以洎东周,多士济济,皆若秉文王之德。
——文集,国朝先正事略序
【简传】
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之父。周人是夏朝末年兴起于我国陕西、甘肃一带的一个古老部落,相传周的始祖后稷之母姜螈出于野外,脚踏巨人足印,有感而生稷:古书传说后稷曾担任帝尧的农师。到古公直父时,周人在陕西岐山以南周原一带定居下来,修建城邑,设官立职,建立了国家雏形,后来周人称古公童父为太王,尊奉为周王朝的奠基者。
古公亶父死后,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皆辞王位,逃入荆蛮之地,让位于少弟季历,即周文王之父。从季历起,周人和商朝的关系逐渐亲密,商王为了结好于周人,将挚君之女太任嫁给季历,生下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时,周人的势力日益强盛,先后打败了西落鬼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等部落,基本击退了西北各个游牧部落的威胁,使周人在黄河中游的统治得以巩固。
周的发展和强大引起了商王的不安,于是借故杀了季历。季历死后,姬昌继立,继承了父亲从商王那里获得的封号——方伯,由于位于商的西方,故又称之为“西伯”。周文王在受“天命”之前,一直用这个名号。
文王即位后,遵循先祖创业之路,“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天下贤人都乐于归到其麾下。由于崇侯虎的谗言,商纣王将文王囚禁在美里(今河南汤阴),长达七年,最后被释放。从此文王内修仁政,阴行善德,诸侯遇有纷争不去求商王判决,而是前来求文王公断。
当商纣王全力征伐东方各小国,没有力量顾及西方时,文王趁机攻打周围的小国,扩大自己的领土,先后征服了犬戎、密须、耆国、邗、崇等,并将都城从岐山迁到丰邑(今陕西西安附近),向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一步步逼近。此时,周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了长江、汉水、汝水流域,商朝大约有三分之二成了周的领地。正当文王计划继续拓展其功业之际,不幸去世,由太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武王最后完成灭商大业。创立了周王朝。
【事典】
想成大事,先揽贤人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在位约五十年,为周武王灭商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王即位后,首先就是寻访贤士,并以此作为振兴周的根本任务。史书中称“(文王)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也就是说到了中午还来不及吃饭,因为他要接待那些贤士,因此天下贤士大多归附于文王。
在这些投奔文王的贤士中,最有名的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天、散宜生、鬻子、辛申大夫等人。其中伯夷、叔齐是隐居于孤竹国的贤士,他们听说文王对老人奉养甚厚,就离开孤竹,前往岐山居住;鬻子是受于楚的贤士;辛申则是商朝大臣,晚年经常劝谏商纣王,但纣王不听,使辛申感到绝望,于是投奔周。文王之子召公与其交谈后,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贤士,就向父亲文王推荐,文王亲自去迎接辛申,任为公卿,后来封于长子(今山西上党附近)。
得人才者得天下
虽然文王得到了众多贤士,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的抱负是要推翻商纣王的暴政,建立由周人统治的王朝,而不是做一个局限于西岐的西伯。因此,他还要进一步访寻天下奇才,来帮助他夺取天下。后来,义王与大臣到野外打猎,行进到渭水河边时,得知居住在附近磻溪的姜尚(字子牙,因其祖先封在吕地,又叫吕尚)是一个奇才。经过几次访求,文王才见到姜尚,并诚心恳请姜尚辅佐自己。姜尚被文王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当了周国的军师。在姜尚的筹划下,周与虞、芮两国建立了同盟,又出兵征讨犬戎、密须、耆国和邗国,结果大获全胜,吞并了这些方国。这样,周国的势力开始深入到商王朝的中心地区。
在文王晚年,姜尚又出兵攻占了崇国。崇侯虎是商王的亲信,周灭崇使商王朝失去了在渭水流域的一个立足点。灭崇国后,周文王将都城从岐山迁到了丰邑,奠定了推翻商王朝的基础。
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姜尚继续辅佐武王,并被尊为“师尚父”。在姜尚的帮助下,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商纣王自焚而死,周朝建立。由于姜尚在建立周朝的过程中,屡创奇功,武王分封天下诸侯时,姜尚被封在齐地(今山东中部和东部),成为齐国的始祖。
欲得天下,必得强人
当曾国藩在评价周文王统治时期的人才鼎盛局面时,说道:“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煜耀简编。然考其流风所被,率不过数十年而止。唯周之文王暨我圣祖仁皇帝。乃阅数百载而风流未沫。周自后稷十五世。集大成于文王。而成康以洎东周,多士济济,皆若秉文王之德。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元世祖、明孝宗时期,“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但这种局面持续的时问并不长,正如曾国藩此说的“其流风所被,率不过数十年而止”。而周文王招贤纳士所形成的人才鼎盛局面,“阅数百载而风流未沫”,可与清圣祖康熙皇帝相比,所以曾国藩才赞叹道:“成康以泊东周,多士济济,皆若秉文王之德。”
修炼内功,相机而动
周文王统治时期,周之所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古公直父“兴起王端”之功外,与文王的统治政策密不可分。
关于周文王的统治政策,曾国藩曾做过精辟的阐述。例如他说:“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文王之圣,而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细思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遑……”
以上文字分别从处理内政、修身待人以及外交策略等方面说明了周文王的统治政策。
根据史书记载,文王即位之后,内修德政,遵循祖父古父、父亲公季的法度,笃行仁义,敬养老人,慈爱幼少,使国内民风大为改善,民心向善,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吾尝谓人才随风气为转移,(周)文(王)、武(王)兴则民好善,(周)幽(王)、厉(王)兴则民好暴。”那么,为什么统治者推行德政能改善民风,使民心向善呢?这就涉及了风俗与移风易俗的功能。“上行下效谓之风”,统治者以国家强制力推行某些政策尚能行得通,一旦他们有意识地导民向善,自己也身体力行,那么对普通百姓当然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使民“好善”。
示弱骄敌,预留生存空间
在对外修行德政的同时,周文王也开展了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
文王在治国上,重视农业。开垦荒地,广种粮食,促进人口增长。虽然是一国之主,他却与王后身穿粗布衣,亲自到田间参加采桑、种粟之类的农活。出巡时也尽量不扰民,有时还深入到百姓中间,一住就是几个月,以此来了解民情。
由于他治国有方,使得国富民殷,引起了相邻的部落垂涎。一次,犬戎昆夷部落带兵攻打周国,希望能掠取大量财物。当时周国的国力正在发展中,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强悍善战的昆夷,在这种情况下,文王决定以忍为上。他派人对昆夷说:“不就是要财宝吗?给你们。”昆夷见周国屈服,得寸进尺,得了财物后,仍然不肯退兵,还索要地盘与百姓。这时,周国的百姓愤怒了,纷纷请求出兵打昆夷。文王说道:“百姓们拥立国君,目的是为了带来好处,现昆夷要的是土地和百姓,百姓在我这里与在昆夷那里,有什么区别?如果因为我的原因引发战争,杀人流血,我实在不忍心。”于是就满足了昆夷的要求。
文王并非是不忍心,他知道在自己实力还不足时,只有忍让是最好的措施,反正昆夷也没有更大的野心,用有限的土地和百姓可以换来几年的和平发展,才是国家的最大利益。
几年以后,周国的实力迅速壮大,也逐渐走上了扩张版图的道路,首先就拿犬戎昆夷开刀,结果原来得意一时的昆夷被周国军队打败,其民众都来归附,其领土成了周国的国土。
后来,文王姑事昆夷就成了著名的典故。这个经典事例教导人们,在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不妨采取低一点的姿态,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营造有利于自己的环境,借机发展自己,等到实力和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雪耻也不晚。
曾国藩从文王身上学到这一条处世智慧,主要将它用在了外交上。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力贫弱,而列强得尺进丈,不断从中国获得非法的利益,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曾国藩的救国之策就是文王的“姑事昆夷”战术。如他曾在给彭玉麟的信中说:“(洋人之事)事端纷纷,总以坚守条约,不失信于外为是。只可力求自强,不可轻易动气。若无自强之实,而徒有争气之言,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如耻之,若莫师文王姑事昆夷……”认为对于洋人,清朝政府及臣民应该力求自强,而不能逞一时之气,否则只会带来灾祸;如果以被洋人侵略压迫为耻辱,就应该学习周文王“姑事昆夷”的做法,以求获得休整、喘息,最终达到自强的目的。现在我不如你,所以就尽量忍让,利用时机发展自己。他的自强运动,目的正是为了增强国力,从根本上扭转屈辱的局面。他的这番用意是好的,但在当时的形势下,无法实现,这是时代局限性决定的,但他的忍辱负重,徐图自强的苦心孤诣,还是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
周文王之礼贤下士、勤修内政,以及外事昆夷,无不是在为灭商建周做准备。虽然他并没有亲自统帅周军攻灭商纣王,但他所创建的各项制度显然为增强周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打下了基础:尤其是他罗致天下人才,使姜尚等贤士为周所用,为武王伐商储备了强大的智囊团队,最终为平灭商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