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国的政治经济、语言宗教和环境生态
从1979年到2009年的整整30年中,我完成了自己的世界百国考察,花30年的时间绕地球26圈,游历世界六大洲的100个国家,究竟看到了什么呢?从大类来看,不外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环境生态。下面就在这套总共20册的系列书中的最后一册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百国的政治和经济
当前世界的政治经济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即政治上的和平和经济上的发展,但是,我在考察中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绝不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统一化,恰恰相反,在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反而较冷战时期有了更多的模式,大致有传统工业化、激进改革、渐进改革和封闭的社会主义四种模式。以下根据在这些国家的亲历做一简单分析。
传统工业化模式即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模式,指以发达国家为主的模式。我考察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各国的模式又有许多不同。一种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模式,即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以自由市场为基础,但在遇到了危机和挫折后,又出现了强调政府调控的凯恩斯主义。此后又出现一种中央政府有较强控制力度的市场经济模式,以法国为代表。而后,又出现了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社会福利型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又糅合了这些模式而创造了一种政府调控、福利社会的新模式;后起的日本则融人了许多东方文化,创造了政府主导,家族企业和自由市场的模式。采用这些模式的国家不只是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原来的殖民地国家也全盘照搬了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如我考察的亚洲的菲律宾和非洲的贝宁,基本上是全盘西化。
自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种程度不同的、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激进改革模式。它们都经历了激烈剧变的阵痛以致动乱,又都由绝对的私有化和春笋林立的政党局面,变为国家有较大控制能力的经济和强大政党执政的政治体制。我对欧洲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这种现象现在正以从北欧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到中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到俄罗斯再到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顺序逐步回转。
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改革模式是另一种类型,在原有政治体制基础上,注重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循序渐进地进行了经济政治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我考察了亚洲的新加坡和韩国成功的例子,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最后一类是坚持封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基本隔绝。这类国家不多,如亚洲的朝鲜和美洲的古巴,这些国家基本坚持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只有一个政党。我在实地考察时看到,这些国家的经济都处于困难状态,是典型的短缺经济。
所有这些国家都是我考察过并与当地人交流过的,这是仅阅读书刊、观看音像制品所无法取代的,只有实地考察才能有比较,有比较才能有分析,有分析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选择。今天世界几大政治经济类型国家的亲历,有助于对国家命运和人类前途的认识。
百国的语言和宗教
民族文化是构成国家的基本人文特征,那么什么是民族文化呢?第一是人种,第二是语言,第三是宗教。我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接触过160个国家的人,有亲身体验,下面做一简单分析。
世界上有四大人种: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
蒙占人种的特征是黄肤黑发,脸平鼻低,眼睛黑色、眼外角高于内角,嘴唇厚度中等,身高中等。蒙古人种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还有西伯利亚及美洲的土著居民,总计约27.5亿人,占世界人口的41%以上。在世界十个人口大国中有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三个属蒙古人种。与一般人印象不同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我见到的住在欧洲金发碧眼的匈牙利人和芬兰人都属蒙古人种。
欧罗巴人种的特征是白肤黄发,但印度的印地等族人是棕肤黑发,欧罗巴人面突鼻高,眼睛蓝色或黑色,眼外角和内角在一条水平线上,嘴唇较薄,身材较高。欧罗巴人种原来主要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后来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南非,总计约28.2亿人,占世界人口的42%左右。与一般人印象不同的是,肤色黝黑而居住在亚洲的印度人属欧罗巴人种。
尼格罗人种的特征是黑肤黑卷发,脸窄鼻宽,眼睛黑色,嘴唇很厚,身材高矮不一,主要分布在非洲北回归线以南,后来部分移去美洲,总计约11.9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7%。
另有澳大利亚人种,棕肤黑波状发,面平鼻宽,眼睛黑色,嘴唇厚度中等,身材较矮,生活在大洋洲和太平洋的岛屿上,总计约2000万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约0.3%。
世界上有2000~30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在百万以上的200多种;千万以上的50多种,占世界人口的96%。使用人口在1亿以上的主要语言有12种,即:汉语14亿,占世界人口的20.9%;英语5.9亿,占8.8%;印地语3.5亿,占5.3%;西班牙语3.3亿,占4.9%;俄语2.5亿,占3.7%,阿拉伯语2.4亿,占3.6%;孟加拉语2.0亿,占2.9%;印度尼西亚语1.9亿,占2.8%;葡萄牙语1.65亿,占2.5%;日语1.28亿,占1.9%;法语1.18亿,占1.8%;德语1.16亿,占1.7%。总人数占世界人口的61%。
上述语言的发源地分别为中国、英国、印度、西班牙、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葡萄牙、日本、法国和德国,这些国家我都去过。使用葡萄牙语人数最多的不在葡萄牙而在巴西;使用阿拉伯语的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几个国家的人口都超过沙特阿拉伯,而使用最多的是埃及。印地语只是印度主要民族的语言,使用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1/3。
这些语言中,前六大语言中的五种,即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再加上法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相当于使用其他五种语言人数的总和。法语虽然使用人数少,但由于历史原因很重要,联合同文件起草要用英、法两种语言,一般联合国官员选拔的基本条件是懂英语、法语和另一种联合国工作语言,而对外联络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再加一种联合国工作语言,即至少四种语言。
尽管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不过6亿,但世界上可以使用英语的人数超过34亿,即世界上半数以上的人基本会讲英语,所以英语这种1500年前即中国唐朝时才形成的、并不严谨的平民语言,今天已成为“世界语”。而世界语虽已产生了百年之久,却推广不了。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而其他宗教则主要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创立于巴勒斯坦,后来分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教徒主要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和南美,新教教徒主要在英国、德国、北欧、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而东正教教徒主要在俄罗斯和东南欧。目前世界上有教徒约16亿,占世界人口的24%。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在沙特阿拉伯半岛创立,现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斯兰大国为伊朗,但各伊斯兰国家都有什叶派信徒。伊斯兰教分布在从欧洲巴尔干半岛到中北非、西亚、中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直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广大地域,穆斯林达12亿,占世界人口的18%。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创始于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地区,但目前在当年唐三藏取佛经的印度和尼泊尔的信徒已很少,而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广泛传播。佛教的派系为:在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结合的喇嘛教,主要在蒙古和中国的西藏、内蒙。小乘佛教主要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目前世界上有佛教徒约5亿,占世界人口的7.5%。
印度教也是信徒众多的一种宗教,公元八九世纪后流行于印度,早期叫婆罗门教,现较集中地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信徒约9.3亿,占世界人口的14%。
世界性三大宗教的信徒总和约占世界人口的50%,加上其他主要宗教如印度教、犹太教、中国的道教和日本的神道教共是七大宗教,信徒占世界人口的2/3以上。
除语言外,宗教是文化的最主要部分。世界上主要的文化遗产就是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庙和伊斯兰教的宫殿和城堡。因为伊斯兰教是政教合一,所以宫殿与城堡就是宗教的遗产。
所有上面写到的地方我都到过,提到的各类人我都与其攀谈过,所获得的感受是阅读任何最优秀的中外文书籍都不可能得到的。所以,世界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和民俗,以至由此产生的思维逻辑、处世哲学和人生价值,对于我来说都不是学术名词而是活生生的东西,任何大家对文化的总结都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不亲历是不可能真正了解文化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