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伊始,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生活方式,这种文化消解和重构的过程一直还在延续。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1年4月四川省文化厅完成起草《四川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草案)》工作以来,该州更加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是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确认和申报工作,并准备初步建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州、县两级名录。
二是确认了一大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使羌族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三是该州于2006年在素有“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遗都”之称的阿坝州汶川县萝卜寨,举办了“首届中国古羌文化艺术节”,集中展演了羌族非物质文化的精华部分。
四是阿坝州政府下发了《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确定了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是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鼓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年、羌绣传统刺绣工艺、苏布士(古羌释比文化)、瓦尔俄足节等名列其中,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目前,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该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属于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有《羌语简志》、《羌族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集》、《羌族民间故事选》、《羌族民间文学资料集》;叙事诗有《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和《赤基格布》等。自从国家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羌族地区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取得了新的成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