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在《读书杂志?淮南子》中,订正《淮南子》凡900余条,谓:“推其致误之由,则传写讹脱者半,冯意妄改者亦半也。”他复细数其讹误种类,共罗列64事(昀案:据今本列数,实为62事),这可以说是把包括《读书杂志》所校的《逸周书》、《战国策》、《史记》等其他古籍在内的所有古籍中的讹误情况基本上都点到了。<br> 王氏《读书杂志》所运用的校勘方法,大致就是在《广雅疏证》中运用的方法。比如,“美女破舌”(《逸周书》第一),王氏志日:《武称篇》:“美男破老,美女破舌。”念孙案:“美女破舌”,于义亦不可通。舌,当为后。“美男破老,美女破后”,犹《左传》言“内宠并后,外宠二政”也。隶书后字或作看,与舌相似而误。这里是据语义校其误。“刘氏危”(《史记》第一),王氏志日:“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疆授我妃。”念孙案:危本作微,谓刘氏衰微也。今作危,后人以意改之耳。微字古今同音,故与妃为韵。若危字,则古音鱼戈反,不得与妃为韵。这里是据音韵知识校其误。“天下之功;功义”(《汉书》第十),王氏志日: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念孙案:伤天下之功义,功,与公同;公义与私怒相对为文。报仇雪耻,一己之私怒也;按兵恤民,天下之公义也。故日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公义。公借为功,又脱去义字,词意遂不完备。这里是据章法,结合语义校其误。“请受而甘心焉”(《管子》第四),王氏志日:“管仲,雠也,请受而甘心焉。”念孙案:《左传正义》引作:“请受而戮之”,是也。下文施伯日:“非戮之也”,正对此句而言,则本作:“请受而戮之”,明矣。今作“请受而甘心焉”者,后人依《左传》改之,而不知与下文不合也。且是书之文,不必皆与《左传》同也。这里是据他书所引,结合上下文之语义关系校其误。<br> 《读书杂志》勘正讹误多同时分析其致误之原因,使人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广雅疏证》亦如此。当然,对于其致误原因极为显著者,则无须加以分析,以免枝蔓。比如,“塞,满也。”(卷一上《释诂》12)疏证惟日:塞,各本讹作寒,惟影宋本不讹。“儵,疾也。”(卷一上《释诂》22)疏证惟日:僬,各本讹作倏。今订正。“程、见、经,示也。”(卷四下《释诂》131)疏证惟曰:示,各本讹作不。今订正。这里,其致误显然是因为塞与寒,儵与鯈,示与不两形近似,不说自明。<br> 校勘工作最忌主观臆测,随意增删。孔子曾慨叹道:“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论语-卫灵公》)意谓己尚及见古史阙疑之文,古史掌书,有疑则阙,以待能者。此犹有马而不能调良,借人乘习之。而时俗多穿凿,往往强作解人,失却古史之风。据此,可见妄改古书之习,由来甚久。此妄改古书之习,演至明代而登峰造极。由清代至今,人们对于古书,比较看重宋、元椠本,而不很信任明刻本。究其所以,即在于宋、元二代虽亦不免对古书有所改窜,但不如明代之放肆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