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国文化名人在上海:1919-193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16562
  • 作      者:
    邢建榕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邢建榕,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和档案文献研究。曾任《档案与史学》杂志主编。现任上海市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上海市档案史料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教授或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编、译有《上海不了情》、《民国文化人的最后归宿》、《车影行踪》、《老上海珍档秘闻》、《陈光甫匪记》、《上海银行家书信集》、《鲍威尔对华回忆录》等,另在《史学月刊》、《史林》、《民国档案》及《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云际会,巨匠云集。1919年4月30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问上海,拉开了外国科学文化名人来访的序幕。之后,罗素、爱因斯坦、桑格夫人、泰戈尔、郎之万、萧伯纳、马可尼、卓别林、玻尔等人纷纷来中国访问,酿成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奇观。他们或着迷于东方的传统文化,或感兴趣于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或像杜威一样被中国弟子的热情所感染,因而受邀来华访问。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他们对中国的关怀、同情和支持,给大变动中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上海,上海,海纳百川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云际会,巨匠云集。
    1919年4月30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问上海,拉开了外国科学文化名人来访的序幕。之后,外国文化名人罗素、爱因斯坦、玻尔、泰戈尔、马可尼、萧伯纳、卓别林、郎之万等人纷纷来中国访问,酿成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奇观。他们或着迷于东方的传统文化,或感兴趣于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或像杜威一样被中国弟子的热情所感染,因而受邀来华访问。来访的具体原因,大多为讲学,也有将中国作为他们环球旅游的其中一站,更多的似乎是出访他国途中顺道一游。
    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转型时代。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上海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和桥头堡,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相对迅速,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外国科学文化名人的到访,不仅给上海带来了新的思潮和活力,同时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上海,往往是他们中国之行的第一站。
    1.现代都市的形成
    开埠之前的上海,属于清代1300多个县之一,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并没有特别之处。然而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凭借其濒江临海的地理优势,及其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开始飞速发展。很多国外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率先到达上海,然后通过租界这块实验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杂交的品种,有时比纯种的物种更能抵御风雨,茁壮成长。
    ……
展开
目录
总序

一、上海,上海,海纳百川
1.现代都市的形成
2.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
3.国际航运中转站
4.从留学生到学界中坚

二、西风东渐,外国名人纷至沓来
1.杜威在中国流连忘返
2.罗素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3.桑格夫人沪上谈“性”
4.爱因斯坦在上海获得诺贝尔奖
5.泰戈尔三到上海
6.物理学家朗之万来华考察教育
7.萧伯纳上海“闪电行”
8.马可尼为上海刮来了一股无线电旋风
9.卓别林、梅兰芳上海相会
10.尼尔斯·玻尔上海低调之旅

三、台前幕后,纷纷访沪为哪般
1.欧美访客谁最多
2.寻根问底为何而来
3.新闻舆论的造势
4.谁在邀请外国文化名人
5.杜威访华经费的插曲

四、在沪足迹,一幅异样的文化地图
1.名人在上海的演讲
2.名人眼中的上海
3.日本作家笔下的“魔都上海”
4.黄浦江畔的《伏尔加船夫曲》

五、风云际会,留给上海的思想遗产
1.新思潮的涌入
2.三大论争中的作用
3.教育和科学推波助澜
4.文化消费全线飘红
5.对国内知识分子的影响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