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801286
  • 作      者:
    熊月之,周武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上海》“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前半段看广东,后半段看浦东”,上海更是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大潮走向世界的象征。关于上海历史的读物已经相当繁富,但是,要想得到一部史实准确、篇幅适宜,既可比教材之科学、系统、连贯,又备具活泼、实感与情趣的,集学术价值、知识实用和生动可读于一体的作品,殊属难觅。这部由著名上海史专家熊月之、周武联袂主编,著名摄影艺术家尔东强担纲图片插配的《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填补了足以实现各界读者夙愿的空白。
展开
精彩书摘
  初一日,人们常常会聚寺庙,烧香答愿,寺庙也各建岁醮以迎香客。杂耍游戏,书画工艺,百货小吃,皆齐集于名寺大庙之外。
  初一日的忌讳规矩颇多。禁扫室中,不能汲水、乞火,不能倾秽倒粪,讳吃粥。男子出门,必须按历书所指明的喜神方位而行,叫做兜喜神方。男妇必须穿新衣新鞋,相见各道吉利语,等等。
  初一正逢立春,则还有一番仪式。前一日,官绅陈列彩仗,到东郊迎春,男女竞观。立春日,官府祭芒神,鞭土牛。春牛身上挂着红绿彩绸,人们竞以米、豆、麦等物抛打春牛,称为“打春”。同时,设春宴,吃春饼。
  从初四日开始,人们开始忙于接财神。初四清晨,上海的各街巷已有新鲜鲤鱼叫卖。因鲤鱼与“利余”谐音,故为初五日接财神必备。鲤鱼因此又称“元宝鱼”,有人用红丝扣鱼鳍,挨家挨户地送,称为“送元宝”。接财神,又称接路头。路头神最早为行神,后渐用作财神,相传正月初五为路头神诞辰。接财神讲求争先,一到初五子时,各家各户争迎财神。接财神时,一般都在家中供列蜜枣、桂圆等干果,以猪头、鲤鱼、雄鸡为三牲,点香燃烛,辉煌二室,外边爆竹不绝,直到天明。随着上海地区商贸活动的繁盛,初五接财神之风日益盛行,场面也很隆重。一般各商铺工场都于正月初一至初五停业休息,叫做“封关”。初五接财神,供三牲,鲤鱼祭神后放生于城隍庙荷花池中。晚上吃财神酒,初六,各店铺相继开门营业,称为“开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按习俗,于元宵夜张灯,故亦称灯节。闹元宵在上海地区是一件盛事,影灯巧丽,为其他地方所不及。家家户户悬挂出各色花灯,有兔子灯、元宝灯、鲤鱼灯、荷花灯、荠菜灯、鳌山灯、走马灯,等等,城内外各大闹市,纷纷搭起灯栅,各色花灯齐集,蔚为壮观,其中尤以城隍庙灯市规模最大。从正月十三夜试灯起,一直到十八日落灯,罗绮成群,管弦如沸,火树银花,异常璀璨。各大寺院在门前场地上用竹竿扎成塔灯,农家在郊野田间挂望田灯以照田蚕。最为热闹的要数“龙抢珠”,又称“掉龙灯”。以竹箔环成笼状,有首有尾,上层有龙鳞,称为龙灯,旋舞街巷。有的编篾作一大球,称为“滚灯”。滚灯遇龙灯,必械斗,此谓“龙抢珠”。届时,数十条龙灯争抢,并伴以锣鼓。元宵之夜,黄浦江边桅樯林立,密泊无隙,各船也纷纷在桅杆上挂灯。桅灯倒映水面,上下一色,成为奇观。
展开
目录
序言
一、从渔村到县城
上海自然地理与名称由来
华亭县与青龙镇
从上海镇到上海县
黄浦江疏浚与上海港崛起
土著与侨姓

二、东南壮县
十县一厅格局形成
行政建置和基层组织
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人文蔚然
物产与手工艺品
风俗民情
名人·名景·名园

三、北市兴起
早期西方人的上海观
上海开埠与租界辟设
小刀会起义与上海城市嬗变
租界扩张与一市三治格局形成

四、近代市政新姿
道路规划与建设
照明·供水·消防
交通工具演进
书信馆·电报·电话

五、多功能经济中心奠基
航运发达,贸易兴盛
金融先行,工业奠基

六、早期中外混杂的社会生活
外侨人口的增长与波动
“上海心理”与外侨生活
洋场与洋货

七、西方文化输入基地
墨海书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
《北华捷报》·《申报》·《点石斋画报》
新式教育发轫
图书馆·博物馆

八、城市化速度加快
日益扩大的越界筑路地区
闸北兴起
城墙拆除,南市发展
洋泾浜、泥城浜填平筑路
法租界最后的扩张

九、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道路质量变化
汽车·电车·火车
房地产业繁盛
港口·码头
著名景观

十、清末政治“中间地带”
华洋之间:和谐与冲突并存
民族主义涌动
政治大舞台:租界与晚清中国政局

十一、民国政治重镇
辛亥起义
五四运动中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五卅运动:民族矛盾大爆发
国共争夺上海
特别市政府时期
收回上海租界部分权利

十二、多功能经济中心形成
迅速崛起的工业中心
工业与城市化
东方的纽约——远东金融中心形成

十三、“东方巴黎”的社会风情
服饰·饮食·住房
贫富之间:天堂与地狱
娱乐休闲
都市里的外国侨民
同乡组织与帮会
烟·赌·娼
习俗之变

十四、成为文化中心
大众文化繁荣
东方好莱坞
中国现代文学中心
中国美术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教育发展迅速
新闻·出版
世界文化名人访沪

十五、战时都市生活
一·二八事变
八一三事变
孤岛时期
抗日救亡运动
一市三治局面结束
盟国侨民集中营
乱世人物举要

十六、国民党统治的恢复与垮台
日本投降
令人失望的接收
美国势力重来
第二条战线
“无可奈何花落去”

十七、时代转换与城市嬗变
政权递嬗和国际环境变化
城市功能改变
社会改造
政治关系变动
文化调整

十八、从“大跃进”到经济调整
区域扩大与人口控制
大跃进与城市人民公社
经济调整

十九、“文化大革命”期间
经济结构
动荡的社会
市政建设举步维艰
文化事业

二十、改革开放初期
拨乱反正与政权建设
改革开放与经济变迁
社会关系调整
文化振兴

二十一、向新型国际大都市迈进
重建“通向世界之桥”
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市政面貌巨变
社会变迁:“八大历史性交化”
文化中心的再造
新上海景观
附录
一、上海大事记
二、新旧路名对照表
三、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简表
四、上海市部分著名建筑名称中外文对照表
五、上海国际友好城市、上海与外国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城市表
六、上海主要宾馆、酒店一览
七、上海主要购物场所一览
八、上海主要休闲娱乐场所一览
九、上海各式菜系一览
十、上海交通概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