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史十二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830224
  • 作      者:
    宁欣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唐史十二讲》主要讲述了:泱泱华夏,悠悠岁月。六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提供了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素材与智慧,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与教训。也正缘于此,在时代的当下,历史热持续升温,通俗化的历史读物、历史讲坛不断涌现,并受到社会的长久追捧。但细析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历史读物还是历史讲坛大多数都还只限于介绍史实、普及知识的层面,只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告诉人们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什么事,而缺乏对重大事件、重要问题的集中阐述,即专题式的、纵向的深度论述明显缺乏。换句话说,市面上的读物、讲坛,基本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讲“史”。历史是长时段的,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单纯地讲故事,只能使读者、受众流于对史事的了解,却不能领会历史深处的奥妙,在无形中失去了真正触摸历史脉搏的机会。纲不举,目安能张?!
  有鉴于此,我社于2007年开始陆续出版“中国历史大讲堂”系列丛书。在当年1月,涵括《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朝史话》等十三册的“历朝史话”系列顺利出版,并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读者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史话”系列的基础上,我社于2007年初又制定了出版“历朝十二讲”系列的计划,约请当今史学界最为活跃的专家学者,从各断代中,遴选出最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十二个专题进行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  载舟与覆舟——贞观之治的启示
  大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唐都长安大内北门——玄武门,一场兄弟残杀,喋血宫门。三天之后,政变的主角被立为太子。两个月之后,他正式登基为皇帝。
  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同他的名字一样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在他统治时期内出现的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盛世之一——贞观之治。
  李世民年少成名,不过不是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政坛,而是在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战场上。他不仅首谋义旗,帮助父亲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之后又伐薛仁杲,征刘武周,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为唐王朝的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李世民在他29岁当上皇帝之前,主要是在戎马倥偬的疆场上度过的,对政治、统治国家等事情并不是很精通。诚如他自己所说:“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
  但是当上皇帝之后的李世民深知守成以文的道理。他开始“手不释卷”,并且逐渐“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他把大臣奏疏“粘之屋壁,出入观省”,以“尽臣下之情”;他“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一个兢兢业业、夙夜求治的皇帝,加上一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文武百官,为我们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贞观长歌。
  一、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贞观方针的制定
  历史是教训与经验并存的,后人观前史,总是要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也。不过我们总是易于吸取历史的教训,却难于积累历史的经验。因为教训是深刻的,是惨痛的,是刻骨铭心的;经验却是平淡的,是轻微的,是隐于深处的。贞观君臣之所以能够开启一段盛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既能吸取历史的教训,又能借鉴历史的经验。
  太宗即位时,唐王朝虽已建立了约有九年的时间,可是除去讨伐各种割据势力、统一宇内的时间,唐王朝真正致力于国家治理工作不过才一两年的时间。摆在李世民面前的首要问题便是寻求治术,从而把整个国家纳入正常的运转轨道。
  太宗即位初,曾与群臣讨论治理之术,并且感慨:“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也就是说,隋乱初戢,太宗担心老百姓不容易被教化。谏议大夫魏徵接着皇帝的话说:不是这样的。太平盛世的百姓容易娇贵散漫,娇贵散漫则难于教化;历经乱世的百姓深感愁苦,深感愁苦则易于教化。这就好比是“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太宗觉得魏徵的分析很有道理。但右仆射封德彝站出来表示了不同意见:夏、商、周三代以来,百姓日渐浇讹,故秦朝以法律来理国,汉朝则杂用霸道,他们大概不是不想教化好百姓,只是做不到罢了。魏徵是个书呆子,不识时务,如果信用他的虚妄之论,必定会国破家亡。魏徵也不甘示弱道:每个朝代都有各自治理国家的方法。像黄帝、颛顼、商汤、周武等人之时,都是太平盛世,难道不都是大乱之后的大治吗?若说人心不古,渐致浇讹,那么发展到现在,人恐怕都变成鬼魅了,还谈什么治理百姓。
  这场辩论以魏徵的胜出而结束。
  为什么唐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徵的意见?正是因为魏徵的意见不仅吸取了历史的教训,而且借鉴了历史的经验。
  太宗起于戎伍之间,历经隋末动乱,深知隋炀帝乱政的教训。百姓乱中思治,唐太宗在起兵反隋的经历中深有体会。魏徵认为百姓乱后易于教化,正是基于此考虑的,这与太宗的经历体会相符。这就是所谓的吸取历史的教训;吸取教训并不意味着否定历史,历史上好的经验我们还是要学习。魏徵的意思是说: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统治方法,我们唐王朝也不例外。只要采取符合时情的统治方法,我们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大家试想,此时的李世民初登王位,又正值中年,志得意满,正是希望一展身手之时,再加上战场上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哪里有连百姓都治理不好的道理?魏徵的意见与太宗的心思不谋而合。反观封德彝的言论就没有这么高明了。魏徵的意见最终得到李世民的认可自是情理之中了。
  这次君臣讨论在贞观时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中所讲:这次讨论是为贞观时代“定策”。也就是说,通过这次讨论胜出的魏徵的意见成了唐王朝今后二十多年问的总的指导思想。孟宪实因此把魏徵称为贞观之治的“设计师”。
  有了总体方针,接下来就是怎么做的问题了。唐太宗是贞观之治的主角,“怎么做”这个问题自然也应该由他来决定。
  二、至公无私。诚信为本——唐太宗的人格表率
  唐太宗的帝位来之不易,里面凝聚了太多文臣武将的心血。如何处理好这批功臣的封赏问题,非常棘手。
  武德九年九月,也就是太宗即位后一个月,他把群臣召集起来,面定功臣的封赏爵邑,并说:大家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尽管提出来。太宗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不服道:想当年臣首应义旗,跟随陛下起兵反隋。现在论功行赏,却在房玄龄、杜如晦等舞刀弄笔之人之下,臣心不服。太宗怎么会不知道叔父的大功大德,于是不慌不忙地说:叔父虽然首倡举兵,可是与窦建德一役,叔父几乎全军覆没;兴讨刘黑闼之时,叔父望风而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邦固国,功劳自宜在叔父之上。叔父是皇亲,但我不能因为私恩就随便给您封赏。大家一看这种情况,连自己的叔父太宗都考虑得这么公平,也就都心悦诚服、无话说了。
  太宗这步棋走得漂亮。不仅顺利地解决了功臣们的封赏问题,而且通过这件事向文武百官展现了一种处理问题的姿态:至公无私。
  自古帝王最难处理的便是公私问题。中国古代自夏朝以来便是一种“家天下”的局面。不管天下多大,对帝王来说,都是自己的家业。众口难调,要想让天下人都觉得你这个皇帝是公平的,实属不易。
  唐太宗一直贯彻一个理念:以天下为公。他经常要求自己,作为一个君王,要以天下为公,不能对任何事情存有私心。解决功臣们的封赏问题,就是贯彻了这个理念。他先从自己身边的人下手,从皇亲国戚下手,更是让群臣无话可说。
  我们说到公平、公正,往往会联想到依法办事。唐太宗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百姓。比如曾有人请求用重法来禁盗。太宗不屑一顾地说:百姓之所以去偷盗,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盘剥,他们饥寒交迫,迫不得已而为之。作为君王,我应该“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让百姓丰衣足食,他们自然不会再当盗寇,哪里用得着什么严刑峻法!
  太宗不主张依重法治国,并不意味着他对手下纵容。应该依法办事时,太宗则能秉公办理,即便犯法对象是自己的旧友故交,也能割爱循法。贞观三年(629),濮州(今山东鄄城西北)刺史庞相寿因贪污罪被革职,自言曾在秦王幕府供职,为太宗故旧。太宗可怜他,打算让他官复原职。魏徵以为不可,谏道:秦王府之幕僚,中外甚多。陛下此举之后,恐怕会有很多人倚恃旧恩,投机取巧,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太宗转而对相寿说:当初我为秦王,是一府之主;现在我为君王,乃一国之主,不可唯独对故人抱有私心。况且臣下据理力争,但愿你能体谅我的难处。于是“赐帛遣之”,与之挥泪而别。太宗赐庞相寿以绢帛,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毕竟大家故交一场。但他终不以私害法,公正地处理了这个贪污案件。
  君主示臣下以公,臣下自然也是执法必公、处置公允。贞观六年,太宗亲临大理寺监狱视察工作,对死刑犯逐一询问,皆言自己死有余辜,没受冤枉。太宗觉得他们很可怜,就对他们说:我和大家做一个约定:现在是冬天,我放你们回去;来年的秋天,你们再来这里集合受死。当年共有390名死刑犯被放回家。到了第二年,全部如期而归,无一人逃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死囚四百来归狱”的故事。
  390名死刑犯无一人逃漏,其中除了太宗人格魅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贞观君臣公平公正地判决,使他们知道自己该死,没有被冤枉,他们死得明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神话。
  太宗处理问题不仅公平,而且讲究诚信。太宗即位不久,大臣裴矩上奏:百姓遭受突厥侵扰的,请每户给一匹绢,以表安抚之情。太宗说道:我以诚信御使天下,不会只求虚名、不讲实效地去发布一些空头命令。每家每户,规模大小不同,口数多少各异,怎么能够给相同数量的封赐!最后,太宗下令,以各户人口数为标准,加以抚恤。
  太宗不仅以诚御民,而且以诚使臣。他常以喜欢疑忌臣下的隋炀帝来规诫自己。他曾对群臣说:隋炀帝多猜忌,上朝之时,面对群臣,往往一句话都不讲。我不会这么做,我同大家“相亲如一体耳”。
展开
目录
绪言: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隋唐帝国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二、隋唐五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隋朝(581年至618年)
(二)唐前期(618年唐建立至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三)唐后期(755年安史之乱至875年黄巢起义)
(四)唐末农民战争一五代十国(875年至960年)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四、隋唐五代的历史地位
(一)经济方面
(二)政治方面
(三)文化方面
第一讲  载舟与覆舟——贞观之治的启示
一、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贞观方针的制定
二、至公无私,诚信为本——唐太宗的人格表率
三、任人唯贤,用人不疑——唐太宗的用人之策
四、克己之欲,以民为本——唐太宗的治民之术
五、从谏如流、犯颜直谏——贞观君臣的鱼水关系
六、以我为主,海纳百川——贞观年问的对外政策
七、权责明确,运转良好——贞观之治的体制保障
八、后宫稳定,贤良助佐——太宗皇后长孙氏
九、长子被废,储宫不稳——贞观政治的转折点
十、居安思危,载舟覆舟——贞观之治的启示
第二讲  诡异风云:唐代的储位与皇位之争
一、唐朝前期
二、肃宗至宪宗时期
三、宪宗、穆宗、敬宗时期
四、文宗、武宗时期
五、晚唐时期
第三讲  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的武则天
一、由木材商到寒门新贵
二、从才人到皇后
三、“二圣临朝”
四、从圣母神皇到大周女皇
五、让帝位去帝号
第四讲  大运河的开通与经济中心的南移
一、大运河的开通
(一)隋炀已晓京杭动
(二)千里长河一旦开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一)唐宋帝国运河牵
(二)城市格局由此变
(三)文化重心向东南
第五讲  一日看尽长安花——科举制漫谈
一、科举考试科目
(一)常举
(二)制举
(三)武举
二、科举考试的过程
(一)发解试(初试)
(二)省试(复试)
(三)吏部铨选
三、唐代科举的问题
(一)得意蛟龙失水鱼——落第举子
(二)行卷
(三)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座主和门生
四、科举制的影响
(一)科举和学校
(二)科举与婚姻
(三)科举与唐代社会风气
第六讲  忽然烽火连天起——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一、玄宗后期政治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二、德宗削藩:四镇连兵与奉天之难
三、元和中兴:淮西大捷与河朔归顺
四、长庆之政与藩镇势力的复活
五、黄巢起义后藩镇势力的重组与相互兼并
第七讲  外族盛衰与内政之连环性——唐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一、唐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一)突厥(突骑施,薛延陀)
(二)回纥
(三)吐蕃(吐谷浑,党项)
(四)南诏
(五)西域诸邦国
(六)东北诸族
二、唐朝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
三、唐代民族关系的两个连环性
(一)唐周边民族盛衰兴废的连环性
(二)外族盛衰与唐廷内政的连环性
第八讲  万里写入胸怀间——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初唐诗的发展
二、盛唐诗歌的繁荣
三、中唐:诗歌的转型时代
(一)中唐诗歌的发展
(二)中唐诗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四、晚唐诗歌的回光
(一)晚唐诗歌的发展
(二)晚唐诗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五、唐诗的成就
第九讲  红妆满地烟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岁时节日里的唐朝
一、上元:燃灯与狂欢
二、寒食清明:冷食与新火
三、端午:祈福与竞渡
第十讲  事死如生——唐代丧葬风俗概观
一、唐人的厚葬之风
二、碑志、纸钱、道祭、佛事
三、服丧、归葬、招魂葬、拜扫
第十一讲  开启赵宋以降新局面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一)从《三字经》上的名人看漕、盐制度的变化
(二)“两税法”
(三)从“开元通宝”看唐代的货币经济
二、中枢职官制度的转型
三、兵制的变化
四、社会结构的转型
五、边境和都城选址的变化
(一)边境的变化
(二)都城选址的变化
六、文学艺术上的启下作用
(一)“古文运动”
(二)前蜀、后蜀及南唐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第十二讲  盛世辉煌——世界性的帝国
一、由唐人街联想唐代盛世
二、由六十一宾王像谈唐代的外国人
(一)使臣
(二)人质
(三)“贡人”
(四)外国奴婢
三、三大发明在唐代发展和传播
(一)造纸术
(二)印刷术
(三)火药
四、唐与当时“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交流
(一)与日本的交流
(二)与新罗的交流
(三)与林邑的交流
五、唐与当时“汉字文化圈”以外国家的交流
(一)西行求法
(二)唐代外来历法
(三)外来的医学及药物
(四)外来的饮食文化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