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隋朝那些花花事儿.贰,乱世终结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56497
  • 作      者:
    宋文庆著
  • 出 版 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阴谋,背叛,谋杀,投机,无处不在。战火四起,武夫当国。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br>    书写中国历史上最真实的狼图腾,再现激荡时代下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狼性和铁血。<br>    全程演绎隋朝前后百年兴衰风云,详细解密隋亡唐兴李家崛起的内幕。
展开
作者简介
    宋文庆,山东省成武县人,现住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百灵网文化频道主编,17K文学网驻站作家,著有《赶尸匠》《血魔艳姬》《山君》等多部长篇小说。
展开
内容介绍
    侯景之乱后,萧梁亲贵陷入内战,不久,陈霸先起兵统一江南,建立陈。北方的拓拔魏势力被最后消灭,北齐、北周互相争雄,在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中,北齐陷入了极其疯狂极其荒诞的政局内耗,高欢的三个儿子相继做了皇帝,开始极为荒淫糜烂的宫廷生活,国力也日趋衰微。北周却在武帝宇文邕的励精图治下,日趋强盛,最终打败北齐,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此时,杨坚已经粉墨登场,在北周王朝中历经数次生死大劫,劫后重生,羽翼渐渐丰满。在宫廷权臣与皇族内线的帮助下,杨坚窃取了北周政权,以外戚而控制天下,铲除异己,扶植党羽,很快登基坐殿,建隋开皇。他建隋后立刻厉兵秣马,铁骑纵横南北,先对北方突厥各部落的分化瓦解,并进而控制,紧接着挥师南下,踏碎了陈后主的诗情画意。乱世终结,天下一统。
展开
精彩书评
    以一个女人开篇,纵横捭阖、天马行空,尽管像小说演义,但不乏史实根据,对于拓宽历史视野大有裨益。丰富的知识含量,有趣的历史故事,不会像读正史一样乏味。
   ——王德伟(博客中国副总编辑)

    以轻松的笔法,诙谐的语言,审视这段岁月流金的段落。铁骑胡马,萧萧寒风下,裹挟出一场旷古罕见的军事画卷,这是一个战神肆虐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岁月。勇武与彪悍的胡风,涤荡了已显文弱的中原大地,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民族融合。
    ——布茂发(百灵网总编辑)

    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很多熟悉的人物:宇文泰、杨坚、李渊……通过时空的回放,英雄聚集在同一片大陆上。一个个面目模糊或相似或迥异的男子身后,所有的沙土灰砾扬起,他们在大漠笑着等我们,隔着薄薄的书纸和我们走过轰轰烈烈的年华。
  ——网友潘林(小酒窝儿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十四章 高澄死在了厨子手下<br>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繁华江南经过侯景之乱,民生凋敝,政情纷扰,萧梁亲贵争权夺利,自私猜忌,中兴破局,王朝倾覆,已然无药可救。我们且看北方两个乱世强盗的明争暗斗。先从北齐说起,然后再讲述北周的局部统一与隋朝天下一统的故事。<br>    东魏高齐的兴替嬗变,是历史的必然,即便高欢对傀儡皇帝如何毕恭毕敬、甘居下臣,可拓拔魏皇室只不过是一个堂皇的门面而已,苟延残喘于强权之下,灰飞烟灭只是早晚的事情,这是政情发展的必然。<br>    高欢死了,风流倜傥的高澄坐稳权相地位,在他的手下,高齐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拓拔魏皇室殿堂倾覆,已然近在眼前了。<br>    回顾的时光得倒流到侯景叛逃之前了,高澄也没什么顾忌了,强扭的瓜不甜,既然谈不到一块,那就打吧,这就有了’慕容绍宗对侯景的追杀,应该说,高澄对侯景的处理还是明快且有成效的。后来慕容绍宗在颍川窝窝囊囊地意外战死,高澄亲自率军,打败困守孤城年余的名将王思政,在军事上的表现,不输于当年的老高欢。<br>    对内,高澄可比老高欢跋扈太多,老高欢逼走魏孝武帝,在当时民间议论中,名声不怎么好,忠君思想在那个时代还是第一位的,所谓天地君亲师嘛,高欢又没有信心直接做皇帝,那就必须恭敬地捧着拓拔魏的老牌位,让幼小的孝静帝给自己扛大旗。<br>    为了表示自己对拓拔魏皇室的尊重,高欢对孝静帝比对孝武帝更加恭敬,来显示自己对君臣分际的重视。<br>    史载:事静帝礼甚恭,事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每侍宴,俯伏上寿;帝设法会,乘辇行香,欢执香炉步从,鞠躬屏气,承望颜色,故其下奉帝莫敢不恭。<br>    看这段描写,大大地颠覆了对高欢这个乱世枭雄的武夫形象,不仅大小事情都向傀儡小皇帝请示,并且每次陪皇帝宴饮的时候,竟然俯伏上寿,低声下气地向皇帝敬酒,表现得像皇帝身边一条老狗,可叹。同时,皇帝大设法会的时候,高欢竟然在后边小心翼翼屏息静气还躬着身子,捧着香炉,像一个奴才跟随着小皇帝。<br>    高欢这么干,就是表示自己对皇室的尊重,大家看连他都这么低声下气,也就没人敢对小皇帝颐指气使了。<br>    所以,高欢在世的时候,孝静帝过得非常舒服,自从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之后,还没有。_‘个皇帝像孝静帝这样有尊严有权威。<br>    孝静帝锦衣玉食,外边有忠诚的老高欢征战四方,内部有老高亲自选拔的能臣治理,东魏一度国势兴旺。孝静帝也成长得不错,虎背熊腰,英武非常。史载其“能挟石狮子逾宫墙,射无不中”,相当厉害,很有当时北方勇士的风采。同时,“好文学,从容沉雅”,可谓文武双全。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能做到如此修身习武,真是难能可贵,如果在太平年代,定能做一代明君。幸运的是,他得到老高欢的忠心辅佐,不幸的是,很快他就要与高欢几个豺狼般的儿子共事了。<br>    从领袖才能到个人风采,孝静帝都不输于花花公子高澄,可是,大权却牢牢地掌握在高澄手里,有力者主天下,孝静帝无法摆脱傀儡的宿命。<br>    经过侯景之乱与颍川之战,高澄完全掌握了东魏政权,这小子虽然行事飞扬跋扈,可治国才能还是有的,高欢有开国之才,高澄也有守成之能,可性情却与老高欢差别太大了,高欢这个人在当时看来,还是不大有悖常理的,可他的几个儿子,却个个荒淫无耻,简直性如禽兽,接下来的几章将叙述一下高欢的几个儿子手下的花花北齐。<br>    高欢死了,东魏孝静帝原想喘口顺心气儿,虽然高欢对他不错,还将女儿嫁给他,可毕竟是个傀儡皇帝啊,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老是在深宫里被人供着也受不了,何况,孝静帝也是很有些才能的。<br>    但是,在高澄掌握了东魏政权之后,孝静帝发现,自己的希望落空了,处境不但没有改善,还从高欢时期的养尊处优急转直下。<br>    关于高澄与孝静帝的关系,史书中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孝静帝与高澄一起在邺东打猎,前边说过,孝静帝骑射功夫不错,另外,在古代天子出猎,没人敢超过他的马头,他一高兴,就纵马驰骋,把高澄等人撇下了。这时候,高澄很不耐烦。孝静帝的一个侍卫就大喊:“皇上你慢点儿,跑得太快大将军要愤怒了。”千古奇闻啊,孝静帝超过高澄的马头,都不乐意,这皇帝干得也着实窝囊,可这事还没完,更离谱的还在后头。<br>    打完猎,照例是群臣宴饮。高澄可能带着点气儿,便在酒桌上想给孝静帝一个下马威。中国人的酒席文化也是一流,尤其这种大型宴会,那可不能乱来的,可高澄不管那一套,上来将满满一碗酒就端到孝静帝面前,说:“臣澄劝陛下酒。”这是劝酒吗?在酒桌上这么干,这属于灌酒了,而且是灌皇上的酒,真是古今奇闻。<br>    孝静帝愤然,干脆说:“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直接就说了,反正自古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我这么活着有什么意思,你要取就取走得了,有点士可杀,不可辱的意思。高澄怒了,觉得孝静帝太不给面子了,所谓敬酒不吃吃罚酒嘛,干脆和皇帝对骂起来:“朕,朕,狗脚朕。”够狠的,把个皇帝说得一文不值。这还不算,摆摆手,让亲信,崔季舒上来揍孝静帝三记老拳,这崔季舒本来是高澄安插在孝静帝跟前的耳目,在宫内也跋扈得很,内外事儿都得听他的,这等于唤狗咬主子了。<br>    事儿还没完。第二天,高澄派崔季舒向孝静帝表示歉意,孝静帝再恼恨,也得借坡下驴,不然怎么办,他竟然也表示歉意,并且还对揍他老拳的奴才赏赐丝绢百匹。<br>    看到这里,大家已经能了解孝静帝的窝囊了。在权臣卵翼下,做皇帝那是玩命的差事,可不是什么好事,想不干都不成,从来没听说哪个退位的皇帝还能善终,同样,孝静帝的悲剧命运已经渐露踪迹。<br>    另一出荒诞剧又要上演了,话说孝静帝实在受不了高澄的侮辱,又天天担忧脑袋难保,这天,孝静帝吟诵谢灵运的诗,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心情可知,旁边的侍讲颍川荀济与孝静帝还是很有感情的,老夫子知道孝静帝的苦闷,便出去找几个和高澄不对眼的大臣,有祠部郎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大器、淮南王宣洪、济北王徽等密谋,想办法诛杀高澄,这些人都是忠心于皇室的,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铤而走险,大干一场。<br>    几个人商量了一个妙计,对外说要在宫中建造土山,皇帝没啥权力,想修修家园,不过分吧,大家就打着这么个旗号,开始行动,在土山下开了个地道通向北城,工程进展倒是顺利,很快开到千秋门,千秋门守门的纳闷了,怎么地下有响动,这可不是小事,赶紧报告给高澄,很快发现乃是地道,且顺藤摸瓜摸到了皇宫大内。高澄一听也急了,既然地道从皇宫里出来的,很容易就猜想到,孝静帝想兴风作浪了,赶紧带兵进宫,径直来到孝静帝面前,大大咧咧地坐那里质问他:“陛下何意反?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邪!此必左右妃嫔辈所为。”毕竟是皇帝嘛,这杆大旗也不能说砍就砍,高澄故意地给他找个台阶,杀几个皇帝宠幸的妃嫔来泄愤,并且警告皇帝,孝静帝也豁出去了,正色道:“自古唯闻臣反君,不闻君反臣。王自欲反,何乃责我!我杀王则社稷安,不杀则灭亡无日,我身且不暇惜,况于妃嫔!必欲弑逆,缓速在王!”话说到这份儿上,真的很佩服孝静帝,这傀儡皇帝做得还是有点儿气节的,义正词严,说得高澄哑口无言,一个臣下来问皇帝为什么反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孝静帝也够狠,直接就斥责他,我杀你,天下安宁,不杀,我自身难保,就是想杀你,怎么着吧。简直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了。<br>    到了这种地步,就算跋扈如高澄,也只好下来叩头,哭哭啼啼地道歉,回去以酒壮胆,酣饮半夜,下定决心,过了两天,就将孝静帝幽禁于含章堂,将荀济等人残酷烹杀。可以说,废立只在一念间了。<br>    荀济表现得还是很出色,作为一个傀儡皇帝身边的文臣,能帮助孝静帝完成这垂死一搏,也难能可贵了。荀济其实是高家很赏识的人物,应该说,高家还有大恩于他,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看看苟济的传奇经历。<br>    荀济本是南朝人,小时候长居江东,与萧衍为布衣之交,年轻时候就在一起交往,相知甚深,知道萧衍这小子有反骨,也就是有称王称霸_的想法,可荀济对此并不赞赏,而且很不服气,大家都差不多,谁不知道谁啊,就你,还想成大事,应该说这小子也是恃才傲物之辈,常常对外宣称:“以后会以盾磨墨,发檄讨伐之。”这话传到萧衍耳朵里肯定很不舒服,岂止不舒服,简直视之为仇敌。后来萧衍还真夺得天下,坐了龙椅,荀济也没写檄文讨伐的本事,只好优游山林,迷恋上佛学,不管怎么说,从学问上看,荀济还是很有才能的。<br>    当时做官都是举荐,没有考试一说,萧衍做了皇帝,就有人向他举荐荀济,萧衍评价他说:“人虽有才,乱俗好反,不可用也。”可以说,萧衍对他的评价很是中肯。后来,荀济没有写讨伐萧衍的檄文,却写了个让萧衍崇信佛法的表章,不知道为什么作为古代中国最崇信佛法的萧衍先生,这次竟以此为借口,准备召集群臣斩杀他,皇帝要杀个人,那只是一念之间的小事,事后想来,萧衍这厮肯定一直对荀济心存忌恨。还是朱异救了他,知道萧衍要杀荀济的消息,赶紧秘密告诉了他,荀济不敢怠慢,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拼命奔逃,一气跑到邺城,到了高欢那里。<br>    高欢很喜欢荀济的才能,此时高澄在朝中作中书监,也很欣赏荀济,便请求高欢让荀济到宫内做侍读,高欢对高澄说:“我也很欣赏荀济的,也希望能成全他,只是如果进宫的话,肯定会身败名裂。”高澄这人,对人才还是很重视的,竭力请求用他,高欢想了想就听从了。事后再看,高欢这个老家伙真是有识人之明。<br>    所以荀济还是受恩于高家的,这次事败,好朋友侍中杨遵彦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何苦折腾这个呢?”荀济回答得倒是豪气,说:“壮气在耳!”也就是说,老夫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展开
目录
    序<br>    第五十四章 高澄死在了厨子手下<br>    第五十五章 丑八怪高洋得了花花江山<br>    第五十六章 北齐出了个变态皇帝<br>    第五十七章 宇文泰英雄垂暮<br>    第五十八章 皇帝杀手宇文护<br>    第五十九章 两姑之间难为妇<br>    第六十章 权臣阴影下的青年杨坚<br>    第六十一章 傀儡皇帝宇文邕翻身了<br>    第六十二章 高演被哥哥的阴魂惊吓至死<br>    第六十三章 高湛暴戾荒淫的后宫生活<br>    第六十四章 高俨过家家一样玩造反游戏<br>    第六十五章 小怜玉体横陈夜 <br>    第六十六章 惊报周师入晋阳<br>    第六十七章 两代皇后竞沦落烟花柳巷<br>    第六十八章 算命先生帮杨坚死里逃生<br>    第六十九章 宇文赟打造自己的人间天堂<br>    第七十章 杨坚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br>    第七十一章 控制京师诛除异己<br>    第七十二章 权力迷局中的盛宴<br>    第七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br>    第七十四章 韦孝宽为追兵留下丰盛宴席<br>    第七十五章 战神韦孝宽的最后一战<br>    第七十六章 杨坚柴燎告天,我要建隋开皇了<br>    第七十七章 萧绎引狼入室兄弟相残<br>    第七十八章 萧绎讲经声被铁骑无情踏碎<br>    第七十九章 萧梁王朝最后的绝唱<br>    第八十章 花花江南迎来了陈霸先时代<br>    第八十一章 兵户之子王琳乱世崛起<br>    第八十二章 萧梁孤臣王琳的千古悲歌<br>    第八十三章 村长陈霸先翻身做了皇帝<br>    第八十四章 陈蓓与男宠上演一出绝世风流<br>    第八十五章 陈顼偏安江南坐山观虎斗<br>    第八十六章 “锻奴”子孙雄霸草原<br>    第八十七章 文攻武吓扫除了北方边患<br>    第八十八章 杨坚向父亲英灵禀告,我要伐陈了<br>    第八十九章 陈叔宝逃脱“盗墓贼”夺位阴谋<br>    第九十章 “狎客”陈叔宝迷醉于《玉树后庭花》<br>    第九十一章 杨素楼船顺江而下<br>    第九十二章 陈后主与“狎客”布阵抗隋<br>    第九十三章 杨广的梦中情人张丽华被斩杀<br>    第九十四章 突厥人拜俯于杨坚脚下<br>    第九十五章 独孤伽罗要杨坚过一夫一妻生活<br>    第九十六章 杨广终于谋得太子之位<br>    第九十七章 独孤伽罗奇妒情爱终送了卿卿性命<br>    第九十八章 诡异的官变后,杨广君临天下<br>    后记<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