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阻塞“丝绸之路”的割据势力是汉族曲氏建立的高昌政权,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原基本相同。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区域)地处西域和中原之间,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贞观六年(632)七月,焉耆遣使向唐朝人贡,请求唐朝恢复从焉耆到内地的碛路,以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得到唐太宗的支持。高昌王有意识堵塞碛路,派兵袭击焉耆,大肆掠夺。又勾结西突厥,占领焉耆五城,掠男女1500余人。
贞观十三年(639),曲文泰又进攻唐朝的西伊州,“伊吾之右,波斯以东”,本来“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现在却“琛赉遭其寇壤,道路由其拥塞”(《册府元龟》卷九百八十五)。阻挠和破坏了各少数民族和唐朝政府友好关系的发展。
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唐太宗令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钧,率兵讨伐曲文泰。
贞观十四年五月,曲文泰病死,其子智盛即位。唐军到达柳谷渡,听说曲文泰已死,高昌正忙着办丧事。唐朝将士主张乘机进攻高昌。大总管侯君集说:“皇帝陛下因高昌无礼,才勅令讨伐。如果我们乘人之危,袭人墟墓,岂不是同样无礼吗?我们不能那样做。对于高昌我们要正正堂堂地去打他们。”等高昌办完丧事,侯君集便下令进攻,一举攻陷了田城,掳男女7000余口。又令中郎将辛撩儿为前锋,乘夜前进,一直打到都城。侯君集亲自督战,把高昌都城团团围住。这时的高昌王曲智盛依恃与西突厥订有盟约,还幻想西突厥来援。但是西突厥兵在途中听说唐军已达高昌,中途折回,实际高昌已完全孤立。侯君集用高达十余丈的巢车攻打高昌,站在车上可以俯瞰城内。高昌无计可施,只得开城出降。侯君集分兵出击,连下22城,收降8000余户,1.7万余人。
平定高昌以后,唐政府在高昌故地设立西、庭二州。贞观十四年(640),在西域建立了安西、北庭都护府,治所暂设交河城。
展开
——白幼蒂(北师大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高级中学实验课本编委)
本套丛书是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编辑的,扣住了教学大纲,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有适当的延伸,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很有必要,是一套质量很高的学生课外读物。
——李明赞(北京四中历史特级教师,国家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编撰者之一)
此书最大特点就是将知识、学术融为一体,既有严谨治学态度、科学辩证唯物史观,又能够栩栩如生描述再现一个过去,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人生哲理深入浅出,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层面要求,更有助子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对于青少年学习、探究历史,《中国读本(史话分卷)》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范桂英(北京十五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