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崇德”是西周的社会思潮<br> 韩宣子见《易象》,便赞叹由此而知“周之所以王”;文王演《易》,又被称为“演德”。这其中究竟隐含着什么东西呢?如果我们不了解殷周之际的社会背景,就很难理解其中的深义。<br> 《淮南子·要略》指出:“文王之时,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康梁沉湎,宫中成市,作为炮烙之刑,刳谏者,剔孕妇,天下同心而苦之。”殷商的意识形态是天命神学体系,殷人迷信上帝鬼神的神秘力量,事无大小都要向神问卜。殷人并且相信上帝也是他们的祖先神,是专门庇佑自己子孙的,而无论这些子孙做得怎样。商纣王虽然危机四伏,却不屑一顾,有恃无恐,说:“我生不有命在天!”②<br> 周为小邦,要实现“翦商”的战略目标,其卓有成效的政治方略就是重人事,修道德。《史记·周本纪》说:西伯被囚菱里,放归后“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周人联合诸侯的政治方略是“阴修德行善”。<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