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通史:普及图文版.卷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94901
  • 作      者:
    李伯钦,李肇翔主编
  • 出 版 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伯钦,1963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八年。后期负责《国务院古籍整理简报》的编辑和出版。1997年任智品图书(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先后策划和主编的出版项目有《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等。

  李肇翔,1953年生,山东曹县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华书局编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古籍整理专家。曾主持《唐宋八大家全集》、《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历代禁书》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近年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编写了《中国通史可以这样读》、《故事里的中国》、《话说明代帝王》等多部历史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4)(普及图文版)》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4)(普及图文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4)(普及图文版)》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展开
精彩书摘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卒,姜维统诸军,被封为平襄侯。延熙元年(238),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延熙六年(243),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他曾恩威并施,多次平定周边各族的反叛。
    姜维继承诸葛亮的军事政策,一直主张对外用兵。延熙十二年(249)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驻军在洮城。魏将郭淮与刺史陈泰统兵抵御。而此时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使曲城蜀军困窘不堪。姜维领兵救援,到了牛头山(甘肃岷东南,洮河南岸),被陈泰大军阻拦。郭淮则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姜维不得已迅速撤回。邓艾已经抢占洮城。姜维遂撤军退走。在这场战争中,魏军料敌准确,处处占得先机,使蜀军一无所获。
    蒋琬死后,姜维屡求对外发兵,持重的费祎常加以节制,每次给他的兵不过万人。费祎死前,姜维未能发动大规模北伐曹魏的战争。费祎死后,姜维行动有较大的自由,常出动数万之众北击。不久出陇西,破魏将徐质,乘胜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
    延熙十八年(255)七月,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出兵数万人攻魏,取狄道。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到达后,再钳击蜀军。王经不等陈泰军到达就擅自进攻蜀军,结果伤亡惨重,残部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司马昭命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到了,土气大振。姜维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
    ……
展开
目录
三国
东汉末世,群雄纷起
黄巾起义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黄巾起义
郡守们打着讨董卓的旗号
董卓立汉献帝/曹操起兵陈留/关东军兵陈酸枣/父子反目为“美人”
曹操实力发展壮大
曹操两征徐州/挟天子令诸侯
刘备辗转四方
织席贩履的皇孙/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徐州牧/青梅煮酒论英雄
江东蓄势
孙坚战死襄阳/孙策回取江南

魏、蜀、吴三国鼎立
曹操统一北方
招降张绣,诛杀董承/官渡之战/曹操征乌桓
孙权立足江东
孙策遇刺/屯田和讨山越/孙权讨黄祖
赤壁之战
三请诸葛孔明/刘备南撤/唇亡齿寒/赤壁之战/曹操攻破马超、韩遂
三分天下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备得益州/进位汉中王/孙、刘三争荆州/建安风骨/魏蜀吴三国建立

分久必合
动荡中发展的三国
刘备兵败獍亭/吴蜀重修盟好/诸葛亮治蜀/七擒孟获/孙吴开发江南/诸葛亮六出祁山/卫温浮海至夷洲/司马懿智取公孙渊/日本卑弥呼女王遣使来魏/扭丘俭东征高旬丽/蒋琬、费神治蜀/精于治国的曹操
统一的趋势
姜维屡次北伐/吴魏交恶/东吴的王位之争/曹魏大权旁落/司马懿非人臣也/蜀亡

两晋
西晋统一全国
西晋建立
司马氏代魏/竹林七贤/吴末帝孙皓/金陵王气黯然收
短暂兴盛中的危机
太康之治/分封诸王埋隐患/驾羊车游幸后宫/白痴太子

内忧外患,分裂在即
八王之乱
“何不食肉糜”/贾南风弄权/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巴氐李氏大成国/匈奴刘渊称汉王/石勒从奴隶起兵/石勒投靠刘渊
短命王朝的惨剧
晋军主力尽失/智囊团君子营/刘聪杀兄夺位/晋愍帝求降

东晋十六国
暴虐的刘聪
陈元达冒死进谏/刘聪日益残暴骄奢/皇太子谋杀皇太弟
晋室南渡
司马睿建康登基/“王与马,共天下”/经营江南/祖逖北伐
匈奴势力在中原的消失
刘曜改汉为赵/最后的匈奴王/后赵灭前赵

鲜卑族慕容氏的兴起
鲜卑辽东三部/大棘城一战成名/慕容魔身后之乱
羯族的后赵政权
后赵皇帝石勒/暴君石虎/犹豫铸大错

兴亡交替
各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慕容鱿建前燕/今是友,明为敌/王敦武昌叛乱/苏峻叛变

有兴必有亡
三朝元老王导/慕容鱿统一辽东/桓温灭成汉/石虎诸子骨肉相残/冉闵下《杀胡令》

前秦兴起
北伐梦落空/苻坚力挽狂澜/提拔王猛/前燕亡国
前秦统一北方
桓温的野心/谢安东山再起/凉州风雨飘摇/苻坚统一北方

统一反成分裂之势
淝水之战
苻坚一意孤行/兵败淝水

北方再度分裂
慕容垂志在复燕/姚苌自称大秦王/苻坚困兽之斗/东晋的反攻

北方的混战
慕容垂灭西燕/塞外强国北魏/灭后燕主力/鸠摩罗什译佛经/兄弟相残亡后凉

东晋衰落
东晋内乱/渐趋融合的南北文化

刘裕的专权
征孙恩、平桓玄/刘裕灭南燕、后秦

南北朝
南北对峙之势
东晋灭亡
刘裕入主建康/刘穆之辅国
北魏统一北方
拓跋硅连年征战/“成吾业者,必此子也!”/太武帝两攻统万城
北魏的汉化
去“胡气”推进汉化/“国家之宝”古弼

元嘉之治
铲除权臣/力主北伐的宋主/刘义隆排解内患
元嘉草草,仓皇北顾
刘义隆一怒北伐/拓跋焘遭戏弄

政权盛衰、融合统一
南北政权更迭
太监宗爱弑二帝/萧道成堂皇称帝/女政治家文明太后/“使黄金与泥土同价”/迁都洛阳与鲜卑汉化/有魄力的孝文帝/南朝:萧鸾夺权

南朝换代,北魏分裂
荒唐的萧宝卷/南齐各地纷纷造反/萧衍灭南齐/梁武帝舍身事佛/“恨石崇不见我”/侯景之乱

北齐与北周
北齐代东魏/酒鬼皇帝高洋/北周代西魏

天下归隋
南北朝的宗教、艺术与科技/陈霸先自封陈王/陈后主《玉树后庭花》/北方再度统一/杨坚篡权建隋/隋文帝统一全国/中外文化的交融流通

附录索引: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明历程表
三国大事索引
中国三国鼎立形势图
两晋大事索引
南北朝大事索引
中国南北朝魏宋时期形势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