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罪犯为什么到菜市口?
菜市口是清代杀人的刑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戏文中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拉到菜市口砍头。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覆盖上,尔后便有人在此卖菜,菜市生意兴隆,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不同朝代的刑场也在不断变化。在元朝时,处决犯人的刑场设在柴市口。到明代后,刑场搬到了西四牌楼。明清两代,北京西南的永定河经常泛滥,北京城正南方的南郊是一片沼泽。中国南方各地与北京城的旱路交通,是沿太行山东麓,经北京城西南的卢沟桥跨越永定河,然后进出广安门,在菜市口路口分流,向北拐可入宣武门,向东直行可入正阳门(前门)。这一带会馆林立,商家云集,是明清两代京城重要的商业中心。清军人关后,八旗兵占领北京,京城实行满汉分居,内城由八旗驻守,老百姓被赶到外城居住。汉人被迁往外城后,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外城的繁荣。中国古代行刑有“弃市”之说,就是死刑必须在最繁华的闹市公开行刑。这和我们今天选择刑场不一样,在古代,刑场是一个张扬王法、惩恶扬善的重要场所,选择在繁华地段设立刑场有一种警示的作用。清朝初年,朝廷把杀人刑场从内城的西四牌楼迁移到菜市口,主要是为了加强行刑示众的效果。
菜市口之所以名气大,主要是在这里杀的人太多。清代有不少名人就是在菜市口被斩首的。辛酉事变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就是在菜市口被斩的。肃顺在菜市口被斩之时骂声不绝,直立不跪,最后行刑的刽子手硬是打断他的双腿才算跪下受刑。二十八年后,菜市口再次血光映天,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义士被推上菜市口的断头台,他就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据说谭嗣同在走向菜市口的路上从容自若,临刑之际,毫不畏惧,向四周的人们微笑了一下,便大步走向菜市口中央。
知识链接:雍正帝为什么要废除腰斩酷刑?
腰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即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如果刽子手要犯人快死,就从身体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如果要犯人慢点死,就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罪犯的家人一般都会花钱买通刽子手,让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给犯人来个快的,使犯人能够少受一些痛苦。如果故意让犯人慢死,在行刑后,人的上半截往往还是活的,要过段时间才痛苦地死去,其景象惨不忍睹。
腰斩主要用来惩治犯大罪的人。秦朝著名的丞相李斯在获罪后,就是被施以了腰斩的刑法。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腰斩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这次腰斩是雍正帝亲判的,而之后废除腰斩的也是雍正帝。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被施以腰斩之刑的是河南学政俞鸿图。俞鸿图,字麟一,浙江海盐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及第,入选庶吉士。雍正十年(1732),俞鸿图以翰林侍讲学士身份被任命为河南学政。学政一职主要负责一省学校教育和各种文化学术,也包括科举考试。俞鸿图在任时严格管理,坚决杜绝考场传递资料的行为。但是俞鸿图手下的仆人都是些贪婪之徒,一心想从科举考试中获得不义之财。正好俞鸿图的小妾也是个贪钱财的女人,于是俞鸿图的小妾和仆人相互勾结作案。为了不让俞鸿图发现,这些人想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每次作案时,把要传递的资料贴在俞鸿图换洗的衣服上,由外面的仆人送进来,再由里面的仆人揭下来送给考生。俞鸿图因大意并不知道。但纸里包不住火,作弊的事很快就闹得满城风雨。雍正十一年(1733),河南巡抚王士俊借机弹劾俞鸿图,告他贪污索贿。雍正十二年(1734)三月,雍正帝派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审理俞鸿图案件。开始俞鸿图否认自己有接受贿赂的行为,但其妻妾仆人承认了作弊、接受贿赂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俞鸿图不得不认罪。之后陈树萱向刑部提出将俞鸿图处斩的意见,刑部同意并报雍正审批。三月十二日,雍正批准对俞鸿图斩立决,并命邹士恒监斩,邹士恒慑于天威,不敢把此刑罚告诉俞鸿图。
在行刑的当天,邹士恒才告诉俞鸿图是执行腰斩。由于事先没有给刽子手钱财加以通融,刽子手给了他一个慢死。俞鸿图被截为两半后,上半身在地上打滚,痛苦万分。他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写了7个“惨”字,才痛苦地死去。邹士恒向雍正帝报告了这一惨状后,雍正帝下令从此废除腰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