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文化常识全知道:经典珍藏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31463
  • 作      者:
    李问渠主编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浓缩世界五千年文化精髓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浩如烟海,无穷无尽,任何一个人无法做到对人类文化面面俱到、事事无巨细胞地了解。即便是专业人士,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也不过是人类文化的冰山一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是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文化盲区,如“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国际象棋”是怎么来的?什么是“冷战”?……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并非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但这并不表示人们乐意做一个无知的人,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轻松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点滴文化常识,作者组织编写了《世界文化常识全知道》,希望能帮助读者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文化修养。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是人类社会在过去时间内的发展进化成果,也是孕育人类辉煌未来的基础。正是文化的一脉相传才造就了人类社会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因此,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识,不仅是完善个人素质的必经之路,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世界文化常识全知道(经典珍藏版)》是一部浓缩了世界五千年灿烂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曲艺、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天文历法、地理、交通、生物环境、科技、医学、传媒、影视等诸多方面,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广,涉猎面多,让你在畅游广阔的世界文化知识海洋的同时,享受无与伦比的阅读感受。
展开
精彩书摘
    哲学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所组成,即为“爱智慧”,表示这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黑恪尔曾指出,第_个用“哲学”这个名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后来,哲学的“爱智慧”的含义在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位于爱琴海东岸,是希腊人在亚细亚殖民地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孕育的一批哲学家以及他们的哲学思想,被称为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哲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他们开始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宇宙万物到底从哪里开始。他们把某种有形体的东西,如水、空气作为万物的始点宇宙之本原。自然中的一切东西,软的、硬的、冷的、热的,都是通过转化从同一个本原中派生出来的。由于他们第一个提出宇宙本原问题,所以被公认为西方第一代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前580至前570之间~约前5001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古代作家常把他描绘成一个半人半神的形象。他在南意大利学派招收门徒,成立了一个集哲学、宗教和政治于一体的团体,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数本原说和灵魂不死论。他们认为一切皆源于“数”,一切可以认识的事物都包含着数,没有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被思考或被认识。他们还认为,灵魂是一种永恒运动的自动的实体,所以它是不朽的,并类似于神,而且灵魂能够转移到其他生物体中。当人的肉体死亡后,他的灵魂则进入正在此时降生的另一人体内。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广泛而久远。毕达哥拉斯死后,该学派又分为数理派和信条派。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一个平民之家,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主张哲学的目的是探讨幸福与道德的关系,美德来自于知识,任何人要获得美、应当首先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摒弃旧理念、树立新思想是寻求新的思想和新的教育方式的前提。苏格拉底因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认为犯了渎神罪,最终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
    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本名阿里斯托克勒,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是他的绰号,意为“大块头”。柏拉图出生于一个大奴隶主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20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学习哲学。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在外漫游12年。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在那里创办了一所哲学学校——柏拉图学园。柏拉图的核心理论是“理念论”。他建立了一整套哲学体系,以一个真与善完美结合的“理想国”来体现自己的政治思想。
    原子论
    原子论是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它通过具有不同形体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的组合。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的五光十色和千变万化,是西方哲学史中唯物主义观点的最早代表。原子论与以后的柏拉图主义相对立,其奠基人分别是留基伯(约前500~约前440)和德谟克里特(约前460~约前370)。
    原子论者认为充实和虚空是本原。充实是存在,虚空是不存在的。这二者一起构成了万物的质料因。原子间的区别是生成不同事物的原因。这种区别共有三种,即形状、次序和位置。原子非常小,以至于它们不能为感官所感知。它们在数量上无限,不可分割。
    伊壁鸠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1出生在萨莫斯岛,当时马其顿人正在入侵希腊。他的父亲是雅典的一位教师。
    伊壁鸠鲁从小就对世界的起源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致力子探求世界的本原。伊壁鸠鲁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混沌或者虚无的东西,世界是出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不能被分裂成更小粒子的物质性微粒。他还认为宇宙中除了我们这个世界外还存在着其他世界,那些世界和地球一样,也有着自己美丽的大海和高山,有着自己的人类和飞禽走兽。
    理念论
    所谓理念,即各种具体事物的一般形式。柏拉图把这种存在于人们主观世界的一般的东西称为理念。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他研究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独立于人们的认识和事物之外,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任何个别事物只是理念的“分有”。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享了理念,是理念的“影子”,是“分有”理念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有:(1)绝对实在。只有理念是真实存在且不变的。(2)多中之一。理念是许多个别事物之共同本质。(3)事物的目的。理念是绝对完满的、纯粹的,是具体事物追求的目标。(4)知识的对象。具体事物是感官的对象,从中只能获得意象,只有从理念中才能获得知识。(5)真理的标准。事物真实性的评判视距离理念的远近而定。越近者越真实,越远者越虚幻。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出生于爱琴海西北岸的古希腊殖民城邦斯塔吉拉。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开始致力于研究柏拉图的“理念论”。后来建立起包括“实体说”、“四因说”、“潜能现实说”的哲学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具体的客观事物被看做“第一实体”,种、属概念被看做“第二实体”。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经验由予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和记忆而形成,这种经验经过主体努力进一步发展为“技术或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十种范畴和三大基本规律为后代的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
    逍遥学派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教学十二三年。他常和学生一起在林荫遂上边散步边讲学,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死后,其学生继承了他的思想,其中许多人能够独立思考,“逍遥学派”兴盛一时。公元前269年,吕科接替斯特拉图作为领导人以后。“逍遥学派”失去了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被人忽视。到公元前1世纪,这个学派转向文字审定和解释工作,一直延续很多世纪。依靠这种工作,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才得以保存下来。
    爱留根纳
    爱留根纳是经院哲学的先驱,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拿完整韵唯心主义体系。为经院哲学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爱留根纳也因此被尊为“中世纪哲学之父”。
    爱留根纳是基督教内部第一个明确指出信仰应该服从理性的哲学家。他主张信仰与理性的统一,神学与哲学的统一;认为启示和理性都是真理的来源,宗教和哲学具有同等的权威,理性和启示不可能互相矛盾。但他认为理性和启示一旦出现了矛盾的时候,那就应当采取理性。
    爱留根纳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关于理念是万物的原形、事物是理念的实在化的观点,后来发展为经院哲学中的实在论。而他的泛神论,如崇尚理性、反对权威的思想,则成了后来反正统经院哲学的异端恩潮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提出的反对中世纪教会神学的宗教哲学。他认为上帝是信仰的唯一对象,而不是理性的对象,上帝的旨意是超越理性的,只能信仰,不能理解。他反对天主教对个人信仰的干预,强调信仰必须以个人的内在心灵为基础。在他看来,每个基督教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往.用不着以教会和僧侣为中介。也不必经过那些烦琐的宗教仪式,这就是所谓的“因信得救,不靠事功”。
    马丁?路德还把《圣经》作为最高的权威,主张每个信徒都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他认为对《圣经》的解释,应完全以个人的理解为基础,任何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主教教皇,都无权把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强加予人。他强调个人信仰高于一切,宣扬个人信仰自由。
    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12岁时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学业完成后被任命为英国驻法使馆随员。1582年,培根在获得律师职务的同时被选为国会议员。此后又接连担任副检察长、检察长、掌玺大臣等职。
展开
目录
哲学
哲学
米利都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苏格拉底
柏拉图
原子论
伊壁鸠鲁
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
逍遥学派
爱留根纳
因信称义
培根
四假相
科学归纳法
唯理论
我思故我在
自因
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
无神论
百科全书派
卢梭
社会契约说
康德
黑格尔
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
唯意志论
新康德主义
海德格尔
人权
物竞天择
人文主义
沙文主义
结构主义

宗教
图腾
释迦牟尼
南无、如来、阿弥陀佛
轮回
三界
“大千世界”的由来
和尚的由来
僧、尼、法师、活佛、罗汉、喇嘛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古兰经》
犹太教
基督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的分布
耶稣
十字架
三位体
教堂
西欧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
教皇的选举
耶路撒冷
袄教
摩尼教
印度教
锡克教
非洲的原始宗教

神话
古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主神
普罗米修斯
爱神丘比特
特洛伊之战
伊甸园
诺亚方舟
古希腊神话与古罗马神话的区别
《千零夜》的由来

语言
世界上的语言和文字
语系
语种
英语
世界语
古埃及象形文字
纸草
楔形文字
最旱的拼音字母
拉丁字母
盲文的发明
“Good-bye”的由来
PK
胜利之“V”
问号
替罪羊
黑马

文学
古典主义
感伤主义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迷惘的代
垮掉的代
意识流
新小说派
黑色幽默
狂飙运动
宪章运动文学
骑士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著名文学家及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的异译
世界十大文豪
世界文坛三大怪杰
世界三对著名兄弟作家
勃朗特三姐妹
世界三太短篇小说之王
科幻小说之父
《荷马史诗》
《伊索寓言》
《源氏物语》
《巨人传》
《罗密欧与朱丽叶》
《鲁滨孙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老实人》
《新爱洛伊丝》
《格林童话》
《少年维特之烦恼》
《唐璜》
《红与黑》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人间喜剧》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简·爱》
《呼啸山庄》
《茶花女》
《羊脂球》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老人与海》
《尤利西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但丁与《神曲》
桂冠诗人彼特拉克
十四行诗
七星诗社
墓园诗派
湖畔派
英国诗坛的三颗巨星
抒情诗之王
惠特曼
东方"诗哲"泰戈尔
莎士比亚及四大悲剧
外国作家的怪癖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国际安徒生奖
以作家姓名命名的文学奖

书籍
20世纪三大禁书
世界书籍之最
世界奇书集锦
书的"器官
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文献书籍
工具书的类别
世界八大图书馆
影响世界历史的十部著作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藏书票

美术
古埃及雕塑的特色
古埃及绘画
爱琴文明时期的绘画艺术
西方艺术史之父
皇帝的画像师
法国绘画之父
西方美术流派
油画的由来
米开朗琪罗画西斯廷教堂壁画
达·芬奇的创作历程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日出印象》
《梅杜萨之筏》
凡·高和《向日葵》
浮世绘
失踪、被盗的名画
为何古希腊雕塑都是裸体
大卫
断臂维纳斯
撒尿小孩铜像
贝尼尼
美国拉什莫尔峰国立纪念像
古代西方建筑风格
建筑流派
包豪斯建筑风格
国际风格派
贝聿铭

名胜
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圣彼得教堂
圣索非亚教堂
米兰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白宫
唐宁街10号
克里姆林宫
凡尔赛宫
白金汉宫
卢浮宫
大英博物馆
帝国大厦
巴西议会大厦
红场
悉尼歌剧院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比萨斜塔
科威特大塔
埃菲尔铁塔
自由女神像
巴黎凯旋门
华盛顿纪念碑
泰姬陵
吴哥窟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罗得岛太阳神巨像
帕提依神庙
埃及亚历山大灯塔
阿耳忒弥斯庙
巴米扬大佛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空中花园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
罗马斗兽场
庞贝古城
哭墙

音乐舞蹈
五线谱的由来
数字简谱的来历
音乐指挥和指挥棒
古典音乐
交响曲
圆舞曲
协奏曲
奏鸣曲
进行曲
小夜曲
室内乐
爵士乐
摇滚乐
军乐
浪漫主义音乐
"甲壳虫"乐队
世界流行音乐十大流派
电子音乐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
美声唱法
世界十大男高音
音乐家的美誉
巴赫
海顿
"音乐神童"莫扎特
贝多芬
小提琴之王
舒伯特
《摇篮曲》
肖邦
钢琴之王李斯特
……
曲艺
教育
体育
饮食
服饰
风俗礼仪
文身
节日
历史
政治
军事
经济
法律
天文历法
地理
交通
生物环境
科技
医学
传媒
影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