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视艺术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69037
  • 作      者:
    蓝凡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蓝凡,曾任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艺术家》杂志社社长、主编。现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上海市文学艺术大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上海市群众艺术表演奖、上海文化基金项目评审等。 <br>    撰写和编撰的著作有《中西戏剧比较论》、《高则诚与琵琶记》、《舞蹈论文选》、《中国京剧史》(上卷主编)、《芭蕾》、《上海民间舞蹈》、《电视艺术通论》、《艺术历史空间的哲学思考》等,发表论文《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汤显祖四梦中的佛学禅宗思想》、《吕天成品评戏曲作品的美学标准》、《安格尔的绘画美学思想论》、《DV艺术论》、《MTV艺术》等数百篇。近期进行中的科研项目为《人本哲学导论》、《人本艺术学》、《中外艺术比较史》、《公共艺术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电视艺术教程》是一部系统论述电视艺术本体的教程类著作。全书共分为六章:引论:作为艺术的电视、电视剧:最日常化和大众化白勺叙事、音乐亲近电视:MTV/MV、电视与舞蹈的联姻:电视舞蹈、新的大众视像书写:DV艺术、特殊的大众传播艺术:电视广告艺术。每章后均附有若干思考题。<br>    《电视艺术教程》从中外电视艺术的创作实践出发,从实例中总结电视艺术的规律和特征,希图用比较的方法,特别是在与戏剧、电影的比较中,从哲学、历史学、比较学和艺术学的角度,从本体上探讨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规律,提升电视艺术的理论层面,对认识和了解电视艺术,以及对中国电视艺术的建设和实践,有一定的启迪和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由此可见,艺术与文学的最重要区别就是媒介和手段上的区别。<br>    文学的表现媒介是语言文字。虽然文学也运用形象、意象、象征和想象等手段反映和创造客观现实,但文学不具有直接的感性客体形式,不是用直接可感知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石头、声音或身体动作等,而仅仅是用语言文字来间接地表现现实。语言文字是一种人造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而这种符号必须通过形象的“转换”和“翻译”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所以,与艺术不同,如果说文学的语言文字是一种读者与文学作品内容之间的“抽象”中介物,那么,艺术的颜料、石头、声音或身体动作等就是一种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形象”中介物。这就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观念性和想象性。虽然,在历史上,各民族的文学中最初都存在口头(仅为语言)的传说、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谜语、格言、传奇和诗歌等,但在本质上,它必须通过语言/符号的形象“转换”和“翻译”——通过大脑的理解等理性认识过程,才能生成文学形象,这与文字的功能完全一致。况且,当人类创造了文字以后,口头的文学作品最终都以文字的形式得以传承。<br>    换句话说,艺术所创造的形象都是可观、可听、可触摸的直感(直接感觉)形象①,黑格尔把它称为“可用感官察觉的”②。但文学形象却不是直感形象,读者不能从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上直接看到或听到艺术形象,所以不能产生直感性的艺术效果,它需要读者通过理智的观念活动,理解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思,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换”和“翻译”,重建艺术形象。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诗人的想象和一切其他艺术家的创作方式的区别……在于诗人必须把他的意象体现于文字而且用语言传达出去”③。<br>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的想象力具有如古印度《爱经》般的无限性,艺术的想象力却受到自身媒介和手段的制约。<br>    虽然,随着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变得日趋模糊,但艺术与文学在表现生活上的这种媒介和手段上的区别,泾渭仍非常分明。<br>    我们对电视艺术与电视文学的犹豫,正是建立在这种基本认识上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论:作为艺术的电视<br>一、电视的发明与电视艺术<br>二、电视艺术概念的两个基本误区<br>三、电视作为艺术的再思考<br>四、电视艺术的基本定义<br>五、电视艺术的基本身份特征<br>六、新电视艺术类型的可能性<br>七、电视艺术学的框架及回应<br>八、余论<br>思考题<br><br>第二章 电视剧:最日常化和大众化的叙事<br>一、电视剧释义<br>二、电视剧的分类辨析及意义<br>三、电视剧的构成特征<br>四、电视剧的基本艺术特征<br>五、电视剧结构论<br>六、电视剧的时空美学<br>七、电视剧语言的性格特征<br>八、电视剧的表演性格<br>九、戏曲电视剧论<br>十、电视剧的明天<br>思考题<br><br>第三章 音乐亲近电视:MTV/MV<br>一、概念梳理:电视音乐与MTV<br>二、MTV的类型分析<br>三、MTV中的镜头/蒙太奇语言<br>四、MTV的审美特质<br>五、MTV的意境创造<br>六、与未来接轨——MTV文化<br>思考题<br><br>第四章 电视与舞蹈的联姻:电视舞蹈<br>一、电视舞蹈的界定<br>二、电视舞蹈的形态与类型<br>三、电视舞蹈的基本语言和语法<br>四、电视舞蹈的美学特征<br>五、余论——电视舞蹈的创作与传播<br>思考题<br><br>第五章 新的大众视像书写:DV艺术<br>一、引子——DV概念的厘定<br>二、DV参与者的身份确立与界定<br>三、DV:影视产业的颠覆文化<br>四、DV的根基美学<br>五、有意味的真实:镜头后的DV影像<br>六、DV鱼眼:游戏/政治与娱乐/艺术<br>思考题<br><br>第六章 特殊的大众传播艺术:电视广告艺术<br>一、引子:广告中的艺术<br>二、电视广告艺术界说<br>三、电视广告艺术的类型分析<br>四、速度/冲击:最具有电视特性的画面<br>五、从吆喝到故事:万变不离其宗的声音基本特征<br>六、电视广告艺术的创意解码<br>七、广角镜头:电视广告背后的文化<br>思考题<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