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蓝印花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19412
  • 作      者:
    吴元新,吴灵姝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蓝印花布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全天然植物染料(蓝草),刻板、刮浆印染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仅蓝白分明,而且质地纯朴,品格高雅,端庄秀丽。 本书主要对对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工艺制作程序、应用功能及图案造型、工艺特性和纹样的文化内涵、故事传说、传承与现状及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区艺术特色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张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主编,现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吴元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通大学研究员,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创新的作品连续三届荣获“山花奖”。
    吴灵姝,江苏南通人,吴家染织第六代传人,收集、整理古旧蓝印花布、夹缬等实物资料近千件,论文在《民俗研究》和《东吴文化遗产》书中发表。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强,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蓝印花布》为我们介绍的是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蓝印花布,介绍她的起源与发展、工艺制作程序、应用功能及图案造型、工艺特性和纹样的文化内涵、故事传说、传承与现状及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区艺术特色等内容。共计八章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2.缠枝花,是把散花用枝蔓连接起来的一种图案组织,又名“串枝花”、“穿枝花”。湖南印染布中缠枝花品种最多,最受群众喜爱的有“喜鹊登梅”、“鸳鸯戏莲”、“蝶扑牡丹”、“小燕迎春”等;还有“画眉穿花”、“锦鸡闹菊”、“梅兰金鱼”等。缠枝花较散花更活泼自然,同时洋溢着一种富有韵律的动感。缠枝花布料既适宜做衣料,也可用作被面与门帘等。
    3.格子花,是在几何形格子中填充散花的图案组织,民间又称“锁链”、“金砖”。主花的排法与缠枝花大体相似,格子的形状有菱形、方形‘的及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其他框格,如常见的“万年花香”、“花开万字流水”等纹样。格子花图案规正端庄,常用作被面和床单,农家流传有“金砖铺床头,吃穿不用愁”的吉祥语。
    4.满地花,是在浮纹下面铺满地纹的二重图案组织,又名“花包花”、“铺地花”、“锦地”。浮纹大多比较粗而实,排列大体与散花相同;地纹则比较细而虚,大都采用万字、鱼子、格子、散花、缠枝等作衬底,如“盘长秋菊”、“满地菊”等图案。这类花纹组织的蓝白之间,色彩层次比较丰富,花纹显得绵密而明亮。
    湖南蓝印花布上散花、缠枝花、格子花、满地花图案组织,基本源于我国古代的织绣纹样,例见长沙西汉墓出士的织绣实物等,便可知其源远流长。
    民间印染花布,从实用意义上讲,是物质产品;从装饰纹样来看,又是精神产品,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也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同时它选用的纹样素材往往都会含有某种吉祥的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传统的民间风俗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等。
    湖北天门蓝印花布
    两千多年前,湖北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活动中心,孕育了包括染织艺术在内的荆楚文化。湖北天门历史悠久,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地区,濒临长江,土质、气候十分有利于棉花种植,它与江苏南通气候地质特点相近,都是棉花高产区,是全国著名的棉乡。天门随着种植棉业的不断扩大,其产量不断提高,棉纺业已成为当地的一个主要副业。据考证,天门在明代已开始种植蓝草,为农民印染蓝印花布提供了原料上的保证,从而促进了天门蓝印花布的起源和发展。蓝印花布所制成的被面、包袱等具备了日用和装饰功能,也是天门蓝印花布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纹样不断翻新,促进了蓝印花布在民间的应用。自纺、自织、自染的色织布同时也得到成熟的发展,农家把自纺纱根据需要染成不同的颜色,再织成各类条状布、方格布,用这些布做成的服装、被夹里配合蓝印花布一起使用。据统计,全县在民国初期,染坊有52家,染棉布60万匹,加二染纱10万多斤。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
蓝印的起源与发展
蓝印花布防染技法的历史渊源
印花版的发展变革
棉花的种植与纺织业的革新,推动了蓝印花布的发展
制作靛蓝工艺“打蓝调”的流传

第二章 蓝印花布的工艺制作程序
染料的制作
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第三章 蓝印花布纹样解析
蓝印花布纹样概况
蓝印花布吉祥图案寓意

第四章 蓝印花布的应用功能及图案造型
蓝印花布分类
蓝印花布图案造型

第五章 蓝印花布的工艺特性和纹样的文化内涵

第六章 蓝印花布主要产区艺术特色
江苏南通蓝印花布
浙江桐乡蓝印花布
山东蓝印花布
江西瑞昌地区蓝印花布的艺术特色
湖南蓝印花布
湖北天门蓝印花布

第七章 蓝印花布的传承与现状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启东工艺品印染厂
通州市二甲印染厂
桐乡蓝印花厂有限公司

第八章 蓝印花布的故事与传说
蓝印花布图案的故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