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封信如果说,画速写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手头表达”能力。那么,你会把它列入“练手”的范畴。对,但也不全对。实际上, “速写”练的不光是手,更是眼。首先,你面临的问题是:画什么?我们说,就画你看到的一切。但这句话未必就能引起你的兴趣。可能你早已习惯了寻找“具有新奇感的对象”。人们对身边的日常的环境麻木了,甚至多少有些讨厌它们。对于“非艺术设计专业”的人而言,这倒是个挺正常的现象。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习惯就让人觉得很悲凉了。我们说,要学会“用创意的眼光看世界”,是让你学会一种非常的本领:从一般的、司空见惯的对象中看出点“内容”来。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些东西是再平常不过了,宿舍里的鞋子乱糟糟地摆在那里,桌子上的杂物堆在一起,它们也许只是你“懒得收拾”的一种心理写照,一点都不好看。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沉闷感。不就是由这些“一点也不好看”的东西构成的么?于是就寄希望于“有一个能让你兴奋起来的环境”。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能让你兴奋的环境,一般都是需要花钱购买的。比如壮美的名山大川,比如古朴的大镇小城。它们一定离你很远(就因为远。才会形成你的“新奇感”)。你总不能指望着靠它来唤起你的兴趣。要想突破这样的局限,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让你身边的日常杂境显出光彩来。 “用创意的眼光看世界”是要求你能从平凡中看出创意来,而不是靠“有创意的对象”唤起你的仓U意。这就要靠你自己了。你要努力地学会从身边的环境里找出“入画”的内容。眼睛不是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可能会让你的眼睛敏感一些,但也就是灵敏些罢了。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只要轻轻地按一下。所有的景色都被它“收录”了。也正是来得太容易,你会发现被它收录的东西越来越多,多得你都找不到它了。我见过太多的人无法找到那些照片的去处。找不到拍过的素材还是小事,真正的问题是:被这些“轻轻一按”所惯出来的毛病——视觉的懒散。这才是最深刻的威胁。用笔和纸,把你选择的东西(或对象)徒手勾勒出来。肯定比数码相机费事多了。数码相机再“笨”,也能将对象照搬过来。徒手勾勒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你一笔一笔地描画。缺少训练的人。会把对象画得很难看,这种“难看的效果”多少会给你造成沉重的打击。手指不听你的使唤,这是一件足够让你沮丧的事情了。被这种沮丧感吓退的人有多少?数不清了。但是,翻阅一下这本教材里的图例。你会发现,也有“数不清”的学生,在与沮丧感的抗争中,逐渐地让手指变得“灵巧”起来。练得多了,手指自然会灵巧起来。让手指灵巧起来并不是这本教材的目的。它最感兴趣的,是来自你的视觉的反应。眼睛看东西应该是有选择的。一些东西为什么会引起你的兴趣,这里有心理学的原因。在这里,不想和你讨论太多的心理学的内容。我们只是对“如何在一般的东西里找到令人感动的内容”感兴趣。无论你是学“纯艺术”的,还是学“艺术设计”的,都要面对此类的训练,用“老话”讲,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本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