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余像绘画:[中英文对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90137
  • 作      者:
    夏可君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夏可君,哲学家,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佛莱堡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已经发表个人著作:《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学林出版社),《变异的思想》(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生命的感怀——福音书的图像解经》(台湾),《论语讲习录》(黄山书社),《中庸的时间解释学》(黄山书社),《平淡的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编辑主持翻译了相关法语著作:《德里达: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和《让一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展开
内容介绍
    《余像绘画》提出了“余像绘画”的新观念。所谓余像绘画,是在历史处于后历史的剩余状态下,在中国面对现代性的危机中,追问绘画艺术的可能性,余像绘画是无余主义的艺术实践,是图像之余和绘画之余,是对“余”的中国经验,并且体现为“剩余-余外一无余”的三重褶皱,因为“余”最为体现中国人的生命经验以及艺术的余韵,因此余像绘画在当代中国也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对话,同时也最为体现中国人面对现代性危机时独特的反应方式。《余像绘画》所讨论的这些画家为我们展示了这个对话的可能性以及回应的成效,他们深入了时代与艺术的混沌,从绘画的流淌与渗透、书写性的诗意以及“光气融合”等观念上,为架上绘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周洋明的抽象作品:平淡的工夫<br>    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平淡之为平淡(fadeur,blandness),是天骨带来的,是生而知之而不可学的,甚至都不可能通过修炼获得,更不用说通过工作了。平淡之为平淡,一直是对不可能的经验,这是平淡与平庸的差异,尽管平淡可以平常得不露一丝痕迹,但平淡一直有着内在的生机和对余地的敞开,因此平淡不可能成为作品,它必须把整个作品转变为空白(blank.empty),留下来的仅仅是空白,这空白敞开了未来。<br>    对平淡的阅读,也要求读者不能把艺术作品当作作品来看待,平淡的作品一直不是作品,平淡的生成,那仅仅是呼吸的工作,是生命本身在打开自身,是生命和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最少的能量、最小的触点,发现生命的形式,触及物质或世界的实在性——触及的其实仅仅是空白(what has touched is only empty.blank)。<br>    如果平淡之为平淡,一直是不可能成为作品的,是非功效的(unworking),那么,就不再有任何的禅意,任何物都不可能有着意义。平淡,如果开始工作,那也是“虚无”在劳作,平淡的工作要求艺术家顺从于“无”,是让“无(nothing,nihilo)”自身生长出来(如同让一吕克·南希指出,在拉丁语中,res与rien,“物”与“无”之间有着某种内在关联)。虚无主义(艺术之为虚无主义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最为含糊不清的)的后果或者说来源在于:<br>    ……
展开
目录
导言:何谓“余像绘画<br>周洋明的抽象作品:平淡的工夫<br>徐红明的《非云非雾非qi》:光气的融合与伸缩<br>游浩的《心印》:世界贴近着世界<br>张建波的《预言》:灵魂边界上的战栗之光<br>卫保刚的烟雨系列:惚恍的余像<br>老丹的绘画:自由的幻念与生命线的舞蹈<br>刘文中的《品像》<br>陈羲的《罔像》系列:身体的余像与生命的本相<br>吴震寰的玫瑰:涂写的诗意<br>李晓林的绘画:对肉体与植物的深切触摸<br>赵峥嵘的《简单生活》:世界之肉的腹语<br>罗奇的人物肖像画:抓神的古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