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汉词语互译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70318
  • 作      者:
    何家宁,刘绍龙,陈伟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家宁,籍贯:广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博士,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词典学访问学者及华威大学词典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副教授,词典学研究中心、国际商务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词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词典学;已(正)承担6项科研项目(包括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出版了1部学术专著《大学汉英学习词典模式构建》(科学出版社,2008),在学术期刊(包括《现代外语》)及论文集上发表了28篇论文,(参与)编写或翻译了7部教材、教辅和词典(包括《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br>    刘绍龙,籍贯:湖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博士;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副院长,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浙江工业大学外国学院教授、院长;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现代外语》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CSSCI源刊)匿名审稿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课题名称:基于词义习得表征的翻译词汇转换心理模型研究)(2008-2010);研究方向:翻译心理学、二语习得;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套(《听说教程(1至4册)》,2007-2008),主编教材、教辅和工具书20余部,出版代表性学术著作《翻译心理学》(2007)和《英语词汇学习与发展模式研究》(2006)。<br>    陈伟,籍贯:江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2006-2008):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与词典研究所所长;中国辞书学会会员,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翻译协会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兼职编辑(2005-2006),《辞书研究》特约通讯员(2007,2008)及特约撰稿人(2009);研究方向:翻译学、理论词典学、教育科学、语言哲学;出版学术专著《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2006)、《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2007)等,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编或参编词典、教材1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一般来说,译者不是以词语作为翻译的单位,但是词语是理解和表达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处理单位。而且在一些翻译活动(如菜名的翻译)中,词语本身就是翻译的单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解释诃语翻译,同时兼顾词语翻译的实践。与一般翻译论著不同,本书突出词语翻译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目前的词语翻译研究集中于词语翻译的微观层面,而基于词语翻译实践和操作技巧的理论提升显得较为薄弱,致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就事论事”般的词语翻译研究现象依然普遍。在凸显和探索词语翻译理论基础或理论思想的同时,本书尽量兼顾传统的微观研究及其相关成果,并具体介绍了词语翻译的技巧、工具以及词语翻译研究的方法,使词语翻译更为准确恰当,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br>    我们认为,词语翻译既是理论,也是实践;既涉及翻译结果,也涉及翻译认知心理过程;既需具备可供操作的具体方法,也需掌握可供研究的理论方法。同时,对翻译检索工具及研究方法的了解和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引论<br>    本章首先讨论翻译的单位问题以及词语作为翻译处理单位的可能性,然后论述词语翻译研究的意义,最后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br>    1.1  词语作为翻译的单位<br>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两千多年前老子的一句经典名言不偏不倚揭示出词语意义流变、模糊的根本特征。翻译(活动)是语言在不同具体环境中的动态使用,语句是其具有交际价值的最小语言单位。但是无可否认,词语翻译是翻译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或最为基本的操作。因此,我们研究词语翻译,不能不首先立足“翻译单位”这一切入点,做一个基本的学理铺垫。对于翻译过程中翻译单位问题的探讨,即如何回答“以什么作为翻译单位最为合适”这一问题,本质上是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控制分析问题,也是翻译学研究的本体问题。不同翻译学派对此是各持己见,争论不休。<br>    1.1.1  “翻译单位”的定义及研究价值<br>    确定分析和操作单位,对于任何学科都具有重要意义,翻译学也不例外。确定翻译单位,是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对于翻译单位的研究,则属于翻译控制研究的范畴。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引论<br>1.1 词语作为翻译的单位<br>1.1.1 “翻译单位”的定义及研究价值<br>1.1.2 “翻译单位”的确立与争议<br>1.1.3 以“词”层作为翻译单位的看法<br>1.2 词语翻译研究的意义<br>1.2.1 词语的重要性<br>1.2.2 词语翻译的重要性<br>1.2.3 词语翻译的困难性<br>1.3 本书的主要内容<br><br>第二章 词语翻译的心理学基础<br>2.1 知觉、知觉理论与词语翻译<br>2.1.1 知觉的概念、实质和相关理论<br>2.1.2 知觉理论对词语翻译的启示<br>2.2 注意、注意理论模型与词语翻译<br>2.2.1 注意、注意理论模型<br>2.2.2 注意理论(模型)对词语翻译的启示<br>2.3 记忆系统、记忆模型与词语翻译<br>2.3.1 记忆二学说与词语翻译<br>2.3.2 短时记忆与词语翻译<br>2.3.3 长时记忆、语义记忆模型与词语翻译<br>2.3.4 词汇记忆表征与词语翻译<br><br>第三章 词语翻译的语言学基础<br>3.1 语音学与词语翻译<br>3.1.1 语音系统与词语翻译<br>3.1.2 押韵与词语翻译<br>3.2 词汇学与词语翻译<br>3.2.1 构词法与词语翻译<br>3.2.2 同音同形异义现象与词语翻译<br>3.2.3 一词多义现象与词语翻译<br>3.2.4 搭配理论与词语翻译<br>3.3 语义学与词语翻译<br>3.3.1 意义理论与词语翻译<br>3.3.2 义素分析与词语翻译<br>3.3.3 词义关系与词语翻译<br>3.3.4 语义韵与词语翻译<br>3.3.5 词义变化与词语翻译<br>3.4 语用学与词语翻译<br>3.4.1 语境理论与词语翻译<br>3.4.2 关联理论与词语翻译<br>3.5 社会语言学与词语翻译<br>3.5.1 文化词语理论与词语翻译<br>3.5.2 语言变体理论与词语翻译<br>3.6 功能语言学与词语翻译<br>3.6.1 语域理论与词语翻译<br>3.6.2 语言的纯理功能理论与词语翻译<br>3.7 认知语言学与词语翻译<br>3.7.1 原型理论与词语翻译<br>3.7.2 隐喻理论与词语翻译<br>3.7.3 意象图式理论与词语翻译<br><br>第四章 词语翻译的翻译学基础<br>4.1 翻译学派与词语翻译<br>4.1.1 美国翻译培训派与词语翻译<br>4.1.2 翻译阐释学派与词语翻译<br>4.1.3 翻译语言学派与词语翻译<br>4.1.4 翻译功能派与词语翻译<br>4.1.5 翻译文化派与词语翻译<br>4.2 词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br>4.2.1 直译法与意译法<br>4.2.2 归化法与异化法<br>4.2.3 增词法与减词法<br>4.2.4 词类转译法<br>4.2.5 词序调整法<br>4.2.6 正说反译法与反说正译法<br>4.2.7 分译法与合译法<br>4.2.8 词义引申法<br>4.2.9 语态变换法<br>4.2.10 音译法<br><br>第五章 词语翻译的检索学基础<br>5.1 工具书与词语翻译<br>5.1.1 工具书简述<br>5.1.2 工具书在词语翻译中的应用<br>5.2 电子词典与词语翻译<br>5.2.1 电子词典简述<br>5.2.2 电子词典在词语翻译中的应用<br>5.3 语料库与词语翻译<br>5.3.1 语料库简介<br>5.3.2 语料库在词语翻译中的应用<br>5.4 搜索引擎与词语翻译<br>5.4.1 搜索引擎简介<br>5.4.2 搜索引擎在词语翻译中的应用<br><br>第六章 词语翻译研究方法论<br>6.1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br>6.2 数据收集的方法<br>6.3 数据处理的方法<br>6.3.1 语料库数据的处理方法<br>6.3.2 数据统计的处理方法<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