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语篇与语言在我们试图建立的语篇概念体系中的不同。在中国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生、博士生的迎新会上,系主任介绍了英语系的历史,各位导师也对学生提了要求,接下来系主任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这时,一位硕士生站起来,问英美文学导师一个问题:“学习文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位导师很有耐心地告诉学生学文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开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情操等等,而且还列举了一些文学家的作品,问道:“没有这些文学家我们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位同学立即站起来说:“这些都是大作家,当然对社会有作用。像我们这样研究文学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呢?”座位上顿时发出一阵嘘声。还是在这个迎新会上,另一个硕士生发言,向导师请教怎样读书。导师作答之后,她又一次站起来请导师推荐要读的一些书,说:“我很想读书,可不知读什么书,您能告诉我们读些什么书吗?”这时,座位上又一次响起嘘声。<br> 座位上的嘘声并非是对这两位同学的鄙夷,但肯定不是赞同。不赞同什么?是他(她)们那种不耻下问的求知欲?当然不是。如果嘘声夹杂着某种不赞同的成分,那肯定是在场的同学觉得这两位同学的提问不合时宜。这是一个迎新的仪式,而这两个硕士生却把它当成了讨论问题的课堂了。这里,座位上的嘘声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讨论语篇不应忽视的问题:语篇体现着潜在的社会规约。讨论这个言语事件中的语篇,首先要考虑这是一个欢迎仪式。欢迎仪式有它本身的规约,如有院长致辞,有导师讲话,当然也有学生发言。在仪式进行过程中,身份等级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运用中体现出来,如导师在讲话中对学生提出希望,学生在发言中表示要努力学习。讲话也好,发言也罢,都要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约,如要彼此尊重、讲话要有次序以及发言要简洁等等。这些潜在的规约构成了语篇的抽象力量,它要求讲话和发言的人不能像在课堂讨论中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如此,讨论这个言语事件的语篇问题还要考虑在这个欢迎仪式上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如系主任表达欢迎之意、学生表达有幸被录取的喜悦,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由此可见,语篇不仅包括涉及交流要遵守的规约,而且包括具体使用的、用以传达意思和实施功能的语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