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魅力之本,源于其球。
乒乓球运动诞生初期,球是用软木或橡胶做成,有时在外包上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这种球大多是实心球,分量比较重,弹性也较弱,而且容易损坏。大约在1890年,英格兰的一位退休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吉布(James·Gibb)到美国旅游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弹力很强,于是就产生了用赛璐珞球取代软木球或橡胶球的想法。他回到英国后,开始使用赛璐珞球,后来这种球因其分量轻、弹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从此,乒乓球由软球改为硬球,由实心球改成空心球,并且分量得到了减轻,弹性得到了提高。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打球者更容易控球、回合数增多、对抗性加强,乒乓球的比赛也更加精彩激烈,其观赏性也随之增强。
自1926年12月国际乒联成立之后,乒乓球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地规范。通过工艺技术的提高、生产能力的增强以及乒乓球运动的实践,乒乓球的直径被确定为38毫米,并且这一标准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期。伴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乒乓欣赏力亟待进一步提升的需求,国际乒联修改了对比赛用球的规则,并从2000年10月1日起,开始启用“大球”。从此,乒乓球的球体直径从38毫米增至40毫米。乒乓球直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气对球的阻力,降低了球在飞行中的绝对速度,减少了球的旋转程度,从而能够在两方面对乒乓球运动的竞争力产生影响:首先,对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言,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比赛的回合,提高运动员之间的对抗性,特别是在两名运动员对拉弧圈球或者一方进攻、另一方防守的过程中,增加运动员的回球成功概率和局面转变的可能性,从而通过对抗性的增加和悬念的增强来增加乒乓球的欣赏竞争力;其次,对广大参与者而言,球体直径的增加导致的飞行速度、旋转程度的下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乒乓球的门槛,球的可控性增加使得最初接触乒乓球的人感到乒乓球更容易打了,因而增加了人们参与这项运动的积极性,从传播的意义上扩大了乒乓球的影响力,同时培养了乒乓球的潜在关注群体,为其欣赏竞争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