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式40式太极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059851
  • 作      者:
    童红云编著
  • 出 版 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吴式太极剑以完整和传统著称强调以意导剑,在持剑方法上与众不同,且运剑多以弧形运动为主。其剑法具有矫健、勇锐、沉着的气度和精妙、潇洒、大方的风范。中国太极

    随名师,懂剑法,明剑理,方能成就大剑术

    融吴式太极拳拳招与乾坤剑剑术之精华铸就吴式40式太极剑精锐之气。

    攻击性剑法,防御性剑法,防中带攻的剑法,身随剑走,剑如凤头,身似展翅,身剑合一,伸缩有度,柔而不弱,刚而不强,备具矫健勇锐的气度和精妙潇洒的风范。

    

展开
作者简介
    童红云,传统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国家高级教练员。<br>    师从中华武术百杰李秉慈先生。<br>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研究生,自幼习武。十岁时入体工队开始专业武术训练,练习刀、枪、剑、棍、太极拳等,多次出入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进行武术表演。其中主攻吴式太极拳十几年。<br>    在全国武术太极拳、太极剑锦标赛中,多次获得吴式太极拳冠军、集体太极拳冠军,全国武术锦标赛八卦掌第一名,北京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枪、剑第一名等殊荣。<br>    现任深圳市体工大队武术队高级教练,其多名学生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亚洲武术青少年锦标赛、世界武术青少年锦标赛等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冠军。
展开
内容介绍

    吴式太极剑在持刽方法上别具特色,有双手剑法和单手剑,法,并突出双手合握及左右手换把动作。其剑法之间、动作之间多以弧形运动为主,没有直角的进击。

    吴式太极剑的传统刽法,概括起来有击、刺、格,洗、抽、带、提、崩、劈、点、搅、压、截十三字诀,包括了攻击性剑法,防御性剑法和防中带攻的剑法。其中,击、刺、格、洗四法在剑术中属主要用法,也是在对敌时经常使用的招法。

    准确拿捏剑花的挽法,掌握吴式太极四十式剑的核心剑招。

    演练吴式太极剑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明白各种剑法的特点、要求和动作要领,以及剑法之间的区别。初练时,根据动作名称来练习,并要做到动作基本连贯。

    在提高阶段则不仅要懂剑法,而且要明剑理。要求松腰沉胯、动作沉稳,剑法的劲力准确、协调;力由腰出,贯至臂腕。

展开
精彩书摘
    清朝同治年间,全佑先生跟随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799-1872)习太极拳。之后,他逐渐在杨式小架的基础上,经过发展、创新、修润,使其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一一吴式太极。全佑之子吴鉴泉(1870-1942)自幼喜练武功,在父亲的教导下,对太极拳的造诣日益精深。他在慢架中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和规矩,成为连绵不断、符合太极阴阳理论的功架,创编出小架子太极拳(又称中架子太极拳),也就是吴式太极拳。可以说,吴鉴泉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定型人。<br>    1928年,吴鉴泉先生受上海精武体育会邀请赴上海教拳。1935年创设“鉴泉太极拳社”,并于1939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会建“鉴泉厅”,为吴式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习武场所。1942年,吴鉴泉先生逝世以后,上海鉴泉太极拳社社务由其女吴英华(1907-1996)和女婿马岳梁(1901一1998)负责。鉴泉太极拳社现已发展到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联合国也有太极拳俱乐部教授吴式太极拳。<br>    吴鉴泉先生去上海后,全佑先生的弟子王茂斋(1862-1940)一直在北京传授吴式太极拳,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成为了北方的掌门人,人称“南吴北王’o l茂斋先生弟子很多,主要弟子有彭仁轩、赵铁厂、杨禹廷、刘光斗、修丕勋、李文杰、王历生、曹幼圃、朱家和等一百多人。<br>    吴式太极拳功架紧凑,松静自然,充分表现出了轻灵、圆活和动作连贯的特点。此外,吴式太极拳还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器械项目,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扎四枪等。<br>    吴式太极剑是由吴式太极拳的三位老前辈吴鉴泉、郭松亭、王茂斋将吴式太极拳拳招结合乾坤剑(乾坤即是阴阳,阴阳即太极)改编而成并流传至今的太极剑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柔化太极剑走轻灵【吴式太极剑概况】<br>一、由拳入剑的吴式太极剑<br>二、轻静柔化、身剑合一——吴式太极剑特点<br>三、吴式太极剑剑法十三字诀<br>四、吴式太极剑两阶段的习练要诀<br>第二章  跟起跟落筑基功支撑八面任意行【吴式太极剑基础入门】<br>一、剑的基本知识<br>二、八大握把方法<br>三、太极剑之剑指<br>四、挽剑花<br>五、练剑基本功<br>第三章  吴式太极剑【四十式剑谱】<br>第一式  太极起势<br>第二式  分剑七星<br>第三式  上步遮膝<br>第四式  翻身劈剑<br>第五式  进步取膝<br>第六式  卧虎当门<br>第七式  倒挂金铃<br>第八式  指裆剑<br>第九式  劈山夺剑<br>第十式  逆鳞刺<br>第十一式  回身点<br>第十二式  沛公斩蛇<br>第十三式  翻身提斗<br>第十四式  猿猴舒臂<br>第十五式  樵夫问柴<br>第十六式  单鞭索喉<br>第十七式  回身撩剑<br>第十八式  卧虎当门<br>第十九式  艄公摇橹<br>第二十式  顺水推舟<br>第二十一式  眉中点赤<br>第二十二式  反剪腕<br>第二十三式  翻身劈剑<br>第二十四式  玉女投针<br>第二十五式  翻身连环挂<br>第二十六式  迎门剑<br>第二十七式  卧虎当门<br>第二十八式  海底擒鳌<br>第二十九式  魁星提笔<br>第三十式  反手势<br>第三十一式  进步栽剑<br>第三十二式  左右提鞭<br>第三十三式  落花待扫<br>第三十四式  左右翻身劈剑<br>第三十五式  抱月势<br>第三十六式  单鞭势<br>第三十七式  肘底提剑<br>第三十八式  海底捞月<br>第三十九式  左右横扫千军<br>第四十式  合太极(收势)<br>附录  中华传统之剑文化<br>一、百刃之君<br>二、剑取天下<br>三、剑道高深<br>四、琴心剑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