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衣锦媚行: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8281729
  • 作      者:
    戏子著
  • 出 版 社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衣锦媚行(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侵凌,却依然消磨不掉它们的夺目光彩。钗头凤,耳畔珠,腕上盟,匣底珍,它们的雍容华美,朴拙大方,秀丽清奇,远比当下那些创意平庸的首饰更具魅力,它们每一件都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而每一件首饰的背后,都有一人凄美的故事,等待着你的聆听……<br>    历代红颜的最爱,洗练千年的佳赏,不世出的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精美佳饰典雅、婉约、魅惑、风情……穿越千年的回眸!
展开
作者简介
    戏子,很喜欢戏子这个名字,也听习惯了,所以就还是叫戏子吧。 生于1985年,在自己24年的生活中,只有两种身份——学生,还有短短的连一年都未满的建筑师。 书里的藏品都是自己的爱物,里面的情感都曾经让我动容。很庆幸自己可以写这些文字,因为自此生活中多了一份新的期盼。 感谢所有支持过我的人,尤其是我的亲人——其实可以永远无条件支持我的,始终还是你们。
展开
内容介绍
    《衣锦媚行(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内容:于很多人来说,老银饰是童年记忆里熟悉而悠远的一角。在儿时手腕上戴过的小镯子,脖子里挂过的小锁片,在奶奶的手腕上把玩过的绞丝银镯子,在外婆压箱底的木盒子里翻出的古朴银耳环,甚至刚刚从妈妈的手中继承了一把祖母的祖母传下来的银梳子……老银,在以前的很多年里,都是最亲切最生活化的物件,时而华丽,时而简朴,装饰着一代代人的生活。只是如今,这些美丽的小东西,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渐渐的,家里的老银被熔了打新首饰了,或者变卖了,或者只是一句不知所踪。正当我们要忘却的时候,这些原本很生活化的小东西成了一种古董,带着遥远的记忆,再次来到我们面前。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钗头凤<br>    1.盛唐<br>    中国人,自古以中庸为道,虽说多了份持重和内敛,可终究束手束脚了些,毕竟少了份大气与潇洒。若说自古有两个时代,比中庸之道多了份豪情与不羁,多了份传奇和浪漫,我想,一个定是春秋战国,而另一个则是盛唐。<br>    若说春秋战国是群雄并起,百家争鸣,那盛唐则是五胡朝华,海纳百川。盛唐,不同与其他王朝,帝王一半的血脉是胡族,因此思维更加的开放,在整个唐朝,胡族,异族,唯才是举,而且重文亦重武,开疆域守边塞的很多都是胡将,虽说由于中央集权太过分散,酿成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及晚唐的地方割据,但毕竟比后世王朝把天下精兵齐集京师做抱头挨打状,心胸开阔了,大气豪迈了许多。而且唐王朝虽重武,但文化更是集历史之大成,由于唐朝思想开放,尊重个性与创新,文人的思想,更是七分才气加三分豪气,虽说宋人风雅,但男儿本色与天地苍茫的豪情,依旧唯有盛唐。比后世同样霸气的蒙古铁蹄,多了份文人风致,那些个写入骨子的贵族情调,是蒙古人以及后来的满人,怎么也学不来的。<br>    盛唐的才子,早已灿若星辰,不说一流的李杜,小李杜,王维与白居易等,哪怕是金字塔二层的,年少轻狂的王勃,愈老愈真的贺知章,高古奥逸的韦应物,还有那一首鹳雀楼写的让李白止笔的崔颢,甚至是一有一首“春江花月夜”传世却冠绝古今的张若虚,都到达了后人再难超越的高度,疏狂中有份柔情,萧索中有份豪迈,不羁中,又有着份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雄才。哪怕是伤春悲秋,依然有份大格调,哀而不伤。<br>    长安春色谁为主,古来尽属红楼女。盛唐的女子,不似后世的如瘦梅幽兰般脆弱易伤、多愁善感,而是如盛放的牡丹,雍容张扬,在年轻的岁月里,把一生的美丽与热情,绽放的彻彻底底。盛唐,又是个对女子十分宽容的时代。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如此的装束,早没了“珍重芳姿昼掩门”的矜持和矫情,只是把人性之美,推向了极致。唐朝有三个最出众的风尘女子,薛涛,李冶,鱼玄机。薛涛感觉是最中性的,女校书之才不让须眉,也最无小女儿情致,可惜遇人不淑,碾碎胭脂所制的薛涛签,确是给了元慎这种骨子里凉薄的失德才子,终一生灭了进京团聚的念头,道袍缁衣的在蜀地终老。而鱼玄机,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性情至极,可惜终是太任性,以一种至今让人叹息的结局,红颜早逝。而李冶,又名李季兰,性最疏狂,也最看透,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传说她终身未嫁,至晚年,对她的评价是神情萧索,想来,也只有萧索这样的神情,能配的上如此清澈而冷眼的彻悟。<br>    盛唐的女子,哪怕未必是花好月圆的结局,也是一世的真性情。都说武曌的无情与铁拳,而她也依旧是个敢爱的女子,能写下“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这样缠绵缱绻的文字。全唐诗中的女性,有一首诗,未必是最上乘的,也正是整个唐朝女性的写照:<br>    上苑桃花朝日明,<br>    兰闺艳妾动春情。<br>    井上新桃偷面色,<br>    檐边嫩柳学身轻。<br>    花中来去看舞蝶,<br>    树上长短听啼莺。<br>    林下何须远借问,<br>    出众风流旧有名。<br>    这首诗的作者是长孙皇后,后世贤后的楷模,也不是那样正襟危坐,手拿《女则》,和庙堂中的泥菩萨一般不食人间烟火,无情无欲,没有半点“人味”。而依旧是妩媚而自信,真挚而坦诚。想来,这才是盛唐的女子,有血有肉的真性情。<br>    写的是盛唐,可是要说的簪子,确应该是晚唐,这种鱼形簮,晚唐温瑞安的诗中写过,想来应该是那个时期流行的款式。晚唐,帝国已经衰弱了,盛唐气象已过,只剩一个苍老的躯壳,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渐渐前行。这个簪子出土于洛阳附近,不知道晚唐洛阳的牡丹,还是不是那样如火如荼,极致而张扬的盛开?这个簪子被我清理的太过干净了,锈色都清了,总觉少了点沧桑,但想,唐朝的女子,要的是天天如牡丹怒放的美丽张扬,未必想如枯梅瘦竹般,苦苦等待一种沧桑不变的姿态,沧桑,对她们而言,应该已经不重要了。鱼尾巴后面有一抹紫红的沁色,我没有再动手清理,想留着一抹深邃的嫣红,作为这个时代,最后的祭礼。<br>    2.回宋<br>    第一次在朋友手上见到这个簪子,就不由的被它的凤凰造型震撼到了,这绝不是近代的审美取向,一问,果然是宋簮。<br>    最近,炒得风风火火的就是回唐。确实,雍容的盛唐,那海纳百川的气度,那些如牡丹般张扬的女子,都是一部部在历史中荡气回肠的传奇。可是很奇怪,自小,我就偏爱宋朝,那些个青衫布衣婉约词,那些文人墨客的名士自风流,那些如梅花般临水傲霜的女子,偏偏的,与一个如此孱弱的帝国纠缠着,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风雅的一章。<br>    宋,从赵匡胤把酒释兵权开始,就预示了这个朝代独特的风骨,没有太多的腥风血雨,一切都是淡然闲适而大度的。宋代的帝王,都是尊文轻武的,虽然造成了这个王朝一直被北方边境的问题困扰,最后屈辱的,在蒙古铁蹄下,踏碎了临安城内的后庭花,但是不能不说,由于帝王的宽容,也成就了两宋宽松的文化气氛,和对文人气度的尊重。<br>    宋代,有过“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柳三变,有过“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有过“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还有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一个个或不羁浪子,或潇洒文人,或铁血战士,或千古名臣,或柔或刚的,共同谱写了两宋传奇,把文人的风骨,写进了历史的骨髓,真名士,自风流。<br>    可惜,两宋的女子,在世俗的条条框框下,清雅的太过于单薄,总是有点失色,纵有能文如李清照,不逊男儿的能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迈的句子,可惜,垂老之年,依旧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而聪明灵慧的唐婉,一曲钗头凤,红颜薄命的,郁郁而终。<br>    一曲钗头凤,里面有着唐婉生命最后的泣歌,而这个簪子,也是钗头凤。宋时的凤形制高古,头似鹦鹉,看着,比现在的凤,野性大气了很多,谁又能想到,戴着钗头凤的女子,是这样的文弱清雅,在世俗与历史的双重压迫下,被碾的粉碎,只留下谈谈的余香,飘绕在历史的缝隙中,幽幽的,不知该让人欣喜,还是让人叹息的两宋。<br>    这个簪子的来历,听朋友说是海货。也就是由渔民打捞上来的,所以包浆是古漆黑,所以,完整的没有一点土咬。<br>    听到它来自大海,心不由的颤了下,所以我对朋友说,这个簪子的故事,我要写下来。宋朝,最后的宋朝,七岁的恭帝独演“楼船载国”的悲剧,最后入海的纵身一跳,终结了一段,再也不可能重演的风雅历史,宋朝的美丽与忧伤,都付与了深邃的大海,中原再大的烟火,也沸腾不了永远平静而广袤的大海,一切,终了,只是中原大地,自此,再无宋朝。<br>    恭帝跳海后,皇族,大臣,后宫眷属,有些也跟随跳海。一直在想,这个来自海里的宋簮,会不会就是那次动荡留下的呢?哪怕不是,在海里的簪子,背后的,总是个悲伤的故事。<br>    一个最风雅的朝代,最终的归处是大海,而来自大海的这跟宋簮,是不是,可以继续诉说,沉睡千年的故事?<br>    3.双全<br>    哪怕真的可以福寿双全,那么世事,又有多少可以双全?<br>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得之未必我所欲也,失之未必我所弃也。一生一世,错过的太多了,当我终老的时候,我是带着对谁一生的遗憾,和对来生的期盼入土为安?来生,若是真有来生,我一定,和你弥补今生的遗憾。可是,若是来生,那注定,也有来生的遗憾,那我要用多少个来生,来还呢?<br>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br>    4.倾城<br>    倾城,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城墙上“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美人,二是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里,用一个城市的覆灭来成全的一段爱情。<br>    一只绝美的簪子,不知曾经将它戴在鬓角的女人,是不是倾城倾国?也不知道这样倾城倾国的美人,有没有一段用一座城市的覆灭来成全的爱情?也许,她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他不过是个自私的男人,没人能爱得彻底。而当一座城市覆灭的时候,当什么琐碎都不重要的时候,当爱情可以彻彻底底的时候,当所有东西都变得原始而纯粹的时候,终于,两个人,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便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br>    倾城,只是个传奇,传奇下的故事,也许,去了华丽的外表,也只是一片苍凉,也只是凡夫俗子的生活,也只是一段彼此算清看透的爱情。<br>    ……
展开
目录
    一 钗头凤<br>    二 腕上盟<br>    三 耳畔珠<br>    四 匣底珍<br>    五 走四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