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修订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037687
  • 作      者:
    刘全礼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全礼,1981年大学毕业后,先在普通中学教了6年高中数学,1987年开始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等职。2006年获得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称号。 出版著作、发表文章600万字,主要著作包括: 《改变和塑造孩子的行为》2001年 《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才能》2001年 《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2001年 《学业不良儿童教育学——儿童学业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2007年 《随班就读教育学——资源教师的理念与实践》2007年 《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2007年 《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概论》2007年 《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纲要》2008年 《因材施教教育学——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 《临床家庭教育学导论》2008年 《教育咨询学引论》2009年 《学业不良儿童的特征与对策》2009年 《个别教育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特殊教育导论》分别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2006年优秀成果二等奖。
    丛书主编:
    戴淑凤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优生优育协会理事,《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生育健康》《全科医学杂志》等常务编委。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台湾奇德尔脑力开发教学联盟专家,中国关工委早教项目专家,北京儿童心理协会理事,北京东方圣童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65~1966年任学生辅导员,1966~1980年在北大医院从事妇产科专业,1972年,进修与妇产科相关学科一年。1981年,北大第一医院和国际接轨成立围产一新生儿专业,被调入围产与新生儿专业,同年进修新生儿相关学科一年。1982年,开始从事新生儿专业医、教、研工作和婴幼儿发展跟踪指导。1984年,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Dr,Brazelton)学习并研究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及其测评,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培训班和研讨会。
    1983年赴日本研修围产医学期间,涉足日本“胎教、早教”领域,并在实践中应用。1992年,研习了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矫治”的理论体系,借鉴北大第六医院相关的研究成果,又吸纳了东西方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矫治的经验,提出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感觉教育的方法。
    撰写了《0~3岁感觉教育同步指导手册》《戴淑凤育儿百科》《从胎教开始》《中国儿童早期教养工程》丛书,《SOS救助父母,救助儿童》丛书等几十部著作……许多著作被年轻父母和专业人士誉为儿童教养经典。
    由于在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在儿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方面颇具创新,因此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晚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美国CNN电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修订本)》从基本认识出发,从行为获得的角度,以儿童的年龄顺序为线索,就学前、小学和青春期前后几个阶段儿童发展中的主要行为问题的处理进行了介绍,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帮助。当然,儿童的行为并非仅仅是看得见的外显行为,也包括外表看不见的内隐行为;儿童的行为塑造也并非仅仅是矫正或消退他们的不良行为,相反,更多的是培养、塑造他们的社会认可的行为。
    我们做教师的常常说:学无定则,教无定法,行之有效就是方法。老师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在对理论、对知识的把握之上的。我希望家长们也要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而非仅仅想着寻找一些拿来就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们就会找到游刃有余的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
展开
精彩书评
    这套丛书由多学科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撰写,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是一套新颖、实用,对家长有帮助的好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奇
    对小儿脑瘫和孤独症儿童的矫治,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奏效的,必须采取综合矫治。这套丛书体现了这个特点,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家长和专业训练师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和综合矫治的好书。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学组组长  林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行为的学习或获得
    (一)行为的获得
    1.人的行为是怎么来的
    行为是心理学、教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狭义理解时,它是指个体——主要是人——能够被人观察到的或能够测量到的外显的反应或活动,如骂人、走路、吃饭,等等。  ’
    广义理解时,它是指个体能够被人观察或测量到的以及不能被人观察到的个体内在的意识活动或反应,如攻击他人、摇头晃脑以及心算、恨某人、喜欢某人等,都属于行为范畴。
    本书中的行为是广义理解的行为。
    那么,行为是怎么来的呢?
    从宏观上说,行为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忽略了先天素质或后天环境在人的行为形成中的作用,都是不恰当的。
    先天素质包括了遗传素质,也包括了生命早期尤其是孕期、产程中的那些获得性的不良影响,例如,对于声音的敏感程度,包括音色、音调等,主要和遗传有关系;而难产导致的孩子的多动行为,则和产程中的获得性损伤(如窒息)有关。
    后天环境包括了孩子出生后所接触的一切,包括孩子的饮食、家庭条件(如物质条件),生活的物理环境、自然环境(如空气的质量、空气是否有污染等),接受的教育,同伴的影响,电视、电影、网络的影响,等等。
    现在,许多人已经承认,遗传素质在人的行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遗传条件,要想具有相应的行为是困难的。如果某个儿童是色盲患者,要想使他成为一个画家就非常困难。
    统计表明,人的智力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父母都是智力优秀者,所生孩子智力优秀的比例,比父母都是智力落后者所生孩子智力优秀的比例要大得多,如下表所示。
    ……
展开
目录
一、行为的学习或获得
(一)行为的获得
1.人的行为是怎么来的
2.行为的学习和改变
(二)几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1.经典条件反射——经典学习理论
2.操作条件反射——操作学习理论
3.观察和模仿——社会学习理论
(三)行为的改变
1.行为的自我调节
2.异常行为和非异常行为
3.行为的养成和教育

二、改变行为的原理和方法
(一)行为改变的人文方法和环境滋养
1.身教
2.言教
3.情境教育
4.言而有信
5.夫唱妇随
6.家庭和睦与早期影响不良综合征
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8.家庭会议制度
9.家庭合同
10.长幼有序、角色固定
(二)消除不良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
1.溺爱
2.剥夺
3.催逼
4.家庭不和睦
5.家庭暴力
(三)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正强化原理
2.强化物
3.正强化的正用和误用
4.负强化原理
5.逃避或回避
6.消退原理
7.消退原理的正用和误用
8.惩罚原理
9.惩罚物
10.惩罚的正用和误用
11.体罚
12.隔离
13.制止、否定和斥责
14.学校的惩罚
15.相互抵制策略
16.系统脱敏法
17.厌恶疗法
18.自我控制
19.提供模仿榜样
20.行为改变原理和方法的使用
21.代币
22.塑造和任务分析策略
23.逆向结链法
24.渐隐
25.类化或泛化
26.分化
27.行为改变技术的使用

三、日常行为的培养和处理
(一)学前期儿童行为的培养和处理
1.生活自理能力
2.学说话
3.骂人
4.对性的好奇心
5.幼儿说谎
6.和小朋友冲突
7.偏食
8.任性
9.发脾气
10.过分依恋
11.智力发展落后
12.儿童孤独症
13.儿童视听障碍
14.儿童多动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行为的培养和处理
1.学习习惯的养成
2.孩子犯错
3.说谎
4.偷东西
5.睡懒觉
6.嘲弄父母
7.异食癖
8.逃避做家务
9.厌学
10.做家庭作业
11.一好不能遮百丑
12.生活无力综合征
(三)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学习行为的培养
1.学业不良
2.精神振奋法
3.父母榜样法
4.实例引导法
5.事件激励法
6.对比激励法
7.以长带短法
8.疑问引导法
9.兴趣带动法
10.未来憧憬法
11.环境熏陶法
12.挫折锻炼法
13.严厉要求法
14.学习障碍
15.学习障碍的训练
(四)青春期儿童的行为指导
1.自卑
2.退缩
3.儿童恐惧
4.自杀
5.强迫行为
6.追星
7.逃学
8.手淫
9.早恋
10.吸毒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