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21979
  • 作      者:
    庞海芍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庞海芍,女,1964年出生,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书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求学北京大学获得(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多年从事大学管理工作,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研究,先后参加完成了教育部、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项,2001-2003年,作为副主编之一出版了《WTO与中国教育发展》丛书3本。近几年,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有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首先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梳理,提出应从三个层面理解通识教育,即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常常指通识教育内容,其核心是强调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根据这样的理解,《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分析了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深入剖析了实践中面临的理念困境、内容困境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困境。同时,为了便于指导实践,《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专门总结了美国和中国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经验或范例供大家借鉴。最后,作者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希望与出路。通识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然而,通识教育理念听起来非常诱人,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希望便是《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探索的主题。该书内容紧密结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实际,有大量翔实的资料与丰富的调查数据,是对通识教育解疑释惑的好帮手。不仅适合教育研究人员参考,也非常适宜教育管理者以及对通识教育感兴趣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从通识教育视角看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以T大学为例)<br>    第五节  当前T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br>    这里所说的模式是指由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内容(以课程为主)、有关制度等构成的通识教育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br>    一、通识教育目标<br>    如本章前面所述,T大学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并于2003年首次将通识教育概念引入本科教学计划。因而,T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也分别体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规划和本科教学计划中。<br>    1996年,T大学提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基本目标: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把握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价值观念。注重从历史角度关注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养成系统性的思考能力,掌握正确进行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的标准;接触数学、物理、生物、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学会科学的对人、对世界的观察方法;学习人类文化相互交往和影响的知识。了解中外基本的重要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培养一种鉴赏和批判能力;提高文学和艺术素养。有较好的中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扩大眼界,扩充文化经验,吸收外国文化。<br>    T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文理贯通,人格健全,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但却体现出了通识教育的哲学观。当然,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中,针对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更突出强调了“文化”教育,包括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br>    ……
展开
目录
序一(王义遒)<br>序二(胡显章)<br>前言<br>第一章 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br>第一节 作为教育理念的通识教育<br>第二节 作为教育内容的通识教育<br>第三节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识教育<br>第四节 通识教育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br><br>第二章 从通识教育视角看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以T大学为例)<br>第一节 提倡通专结合,培养“革命通人+技术专家”(1940-1952年)<br>第二节 专业教育模式确立,通识教育“销声匿迹”(1952-1978年)<br>第三节 纠偏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在孕育中(1978-1995年)<br>第四节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的探索(1995年以来)<br>第五节 当前T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br><br>第三章 通识教育的理念困境<br>第一节 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缺乏深度<br>第二节 通识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br>第三节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难以平衡<br>第四节 通识教育理想面临功利主义现实挑战<br><br>第四章 通识教育课程及教学困境<br>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教育严重失衡<br>第二节 公共必修课没有全面体现通识教育理念<br>第三节 通识选修课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br>第四节 非正式课程的通识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br>第五节 关于通识课程设计的理论分析<br><br>第五章 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br>第一节 选课制与通识教育<br>第二节 专业选择制度与通识教育<br>第三节 科系(专业)组织结构与通识教育<br><br>第六章 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启示<br>第一节 通识教育在美国<br>第二节 通识教育在香港地区<br>第三节 通识教育在台湾地区<br>附录6.1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领域详表(2005)<br>附录6.2 MIT。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分布选修课(HASS-D)(2006)<br>附录6.3 香港中文大学“四范围”通识科目总表(2005-2006年度)<br>附录6.4 香港理工大学的通识课程(2006-2007学年)<br>附录6.5 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主办的通识教育报<br>附录6.6 台湾大学通识课程所属领域一览表(2008年4月)<br>附录6.7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目录<br>附录6.8 元智大学发展性通识课程一览表(2007年3月)<br><br>第七章 中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案例<br>第一节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学院)<br>第二节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br>第三节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br>第四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br>第五节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br>附录7.1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选择专业院系方案<br>附录7.2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导师制实施办法<br>附录7.3 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方案<br>附录7.4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07年)<br>附录7.5 复旦学院学生通识综合素养评价方案<br>附录7.6 复旦学院学年个人和集体荣誉评选方案<br>附录7.7 清华大学首批文化素质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一览表<br><br>第八章 通识教育:希望与出路<br>第一节 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与通识教育<br>第二节 知识的分化和综合与通识教育<br>第三节 社会的发展与通识教育<br>第四节 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建议<br>附录<br>附录1大学生通识教育调查问卷<br>附录2通识教育访谈提纲<br>附录3通识教育有关文献述评<br>附录4部分通识教育研究学位论文一览表<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