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促进校企合作 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451080
  • 作      者:
    郭新宝,姚仁杰,韩信传著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对于政府、企业和高校的科技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采用博弈方法分析公共资源配置、群体行为调整的研究人员,有较强的理论和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
内容介绍
  《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首先借助《洛桑报告》对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提取出了科技竞争力的评价要素,进而分析了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指出校企合作不足是制约当前我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微观层面,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高校两个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动因,得出了校企合作的直接动因是合作分工带来的效率提高的结论。在宏观层面,采用演化分析手法,考察了企业和高校作为群体的合作行为特征。在实证研究方面,以河南省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阶段校企合作三方(大学、企业、政府)之间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最后,参照不同专家前期的对策建议,给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大背景下关于校企合作的对策路线。
  《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适合从事产学研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从事科技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师生等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从相图可以发现,当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越大时,折线上方的ADBC部分的面积将越大,系统收敛于均衡点C的概率增加,越来越多高校与企业会选择合作策略。在实践中,就要求校企合作要注重合作双方能否实现资源的互补性、技术、产品以及财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以实现因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极大化,从而保证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稳定。
  (2)校企为合作而付出的初始成本。初始成本主要是指双方选择、评估合作伙伴等前期所付出的成本,它与合作环境有关。在良好的合作环境当中,企业或高校重视合作所带来的收益,合作愿望和诚意较强,容易寻找并评估合作伙伴,所付出的成本也就较低。从相图可知,因合作所付出的初始成本越小,折线上方的ADBC部分的面积也越大,演化系统收敛于C点的几率也就越大,供应商与制造商就越趋于选择合作策略。
  (3)高校与企业各自的贴现因子。贴现因子可理解为高校与企业对未来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的依赖或重视的程度。当贴现因子越大,说明未来收益对博弈双方带来的效用越大;而当贴现因子减小时,说明双方更看中眼前的利益。而且,当бS≠бM时,意味着双方对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的依赖或重视程度不同。从相图分析可得,当其他参数一定时,бS,бM的值越大,双方越看中未来的合作收益,折线上方的面积越大,系统收敛于C点的概率也就越大。
展开
目录
0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1.1  研究意义
1.1.1  我国企业在提高科技竞争力中的现实地位
1.1.2  我国高校在提高科技竞争力中的作用
1.1.3  校企合作是现代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
1.1.4  校企合作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现实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合作创新的研究
1.2.2  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实践现状
1.3.1  国外校企合作的现状与经验
1.3.2  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现状与不足
1.4  河南省校企合作现状与问题
1.4.1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
1.4.2  河南省校企合作的发展
1.4.3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的问题
1.5  本书的研究思路

2  科技竞争力与校企合作的关系
2.1  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评价
2.1.1  科技竞争力及其评价背景
2.1.2  科技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2.1.3  《洛桑报告》指标体系的变化及其对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影响
2.2  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
2.2.1  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2.2.2  我国科技竞争力的优劣势及主要问题
2.3  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
2.3.1  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模式分类
2.3.2  基于不同主体作用的模式分类
2.3.3  基于不同合作方式的模式分类
2.4  校企合作对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效应分析
2.4.1  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2.4.2  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2.4.3  校企合作的综合评价方法
2.4.4  校企合作与科技竞争力的关联分析

3  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
3.1  校企合作的动因
3.1.1  校企合作与现代企业竞争优势
3.1.2  校企合作与现代高校竞争
3.1.3  校企合作双方的直接动因
3.1.4  校企合作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的地位
3.2  校企双方的合作博弈分析
3.2.1  校企合作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3.2.2  校企合作是一种合作博弈
3.2.3  博弈分析
3.3  科技投入导向的博弈分析
3.4  校企合作的模式和伙伴选择
3.4.1  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差异
3.4.2  校企合作伙伴选择
3.5  产业和企业发展对校企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彩电行业为例)

4  校企合作的演化分析
4.1  校企合作的一般演化博弈分析
4.1.1  演化博弈的引入
4.1.2  模型假设
4.1.3  演化博弈模型
4.2  校企合作中企业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4.2.1  模型基本假设
4.2.2  预备知识
4.2.3  演化博弈分析模型的分析
4.3  企业技术创新“搭便车”现象与群体合作行为的形成
4.3.1  企业技术创新“搭便车”现象及危害
4.3.2  技术创新及“搭便车”现象的理论分析
4.3.3  企业技术创新“搭便车”现象的治理

5  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的经济活动角色
5.1  现代高校的经济性质
5.2  高校的组织资源及特征
5.3  高校的瓶颈资源——资金来源分析
5.4  高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风险分析
5.5  高校经济活动长期最优策略
5.5.1  模型假设
5.5.2  模型构建及求解
5.5.3  结论

6  河南省校企合作的三方分析
6.1  基于高校视角的河南省校企合作分析
6.1.1  河南省高校的校企合作案例分析
6.1.2  河南省高校产学研实例的综合分析
6.1.3  河南省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
6.1.4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6.2  基于企业视角的河南省校企合作分析
6.2.1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困境
6.2.2  河南省企业的校企合作案例分析
6.2.3  河南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
6.3  基于政府视角的河南省校企合作分析
6.3.1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6.3.2  河南省政府促进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6.3.3  河南省政府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取向

7  我国校企合作的政策评价
7.1  国外校企合作创新政策的启示
7.1.1  产业政策的启示
7.1.2  科技政策的启示
7.1.3  财金政策的启示
7.1.4  培养和吸纳人才政策的启示
7.2  我国现行校企合作政策述评
7.2.1  我国科技政策的沿革及政策要点
7.2.2  我国现行科技政策评价
7.3  我国部分省市区域校企合作政策的比较分析
7.3.1  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
7.3.2  部分省市校企合作政策的比较
7.4  政策的缺失与错位
7.4.1  政策的缺失
7.4.2  政策的错位

8  对策建议
8.1  校企合作主体行为及调整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8.1.1  校企合作创新系统
8.1.2  校企合作中企业行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8.1.3  校企合作中高校行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8.1.4  校企合作的关系结构
8.2  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对策
8.2.1  促进我国校企合作对策的国内学者观点分析
8.2.2  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