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中学教育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39642
  • 作      者:
    谢长法主编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中学教育史》以“中学教育的近代化”为主线,尽可能地在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中学的传入出发,阐述中学在清末由萌芽、到制度引入、再到制度确立的历史进程,《中国中学教育史》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展开
作者简介
    谢长法,1965年11月生于河南新乡,1987年、1992年、1998年先后于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和传统社会教化史。出版学术专著《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中国留学教育史》,合著的著作有《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中外教育交流史》、《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等,在《近代史研究》、《史学集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孔孟月刊:》(台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中学教育史》是我国第一部中学教育史专著。全书以“中学教育的近代化”为主线,从中学的传入着笔,对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嬗变,就中学教育宗旨、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教育立法、中学“男女同学”,乃至中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作了全面的分析说明。同时,全书贯彻点面结合的原则,制度和思想兼顾,对近代中国一些著名中学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影响也进行了重点剖析,从而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全面的中学教育历史图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学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
    第二节  教会中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19世纪70年代,不仅清廷所派的驻外公使开始向国人零星介绍西方先进的教育(包括中学教育),在华活动的传教士也不失时机地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学校教育情况,并将兴办教会学校作为其传教布道的重要途径。教会中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普通中学。
    一、教会中学的产生与发展
    外国传教士来华办学,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开始了。由于当时清廷执行严厉的禁教政策,传教士们不得不滞留在澳门、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活动。1818年,英籍基督教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及其助手米怜在马六甲开设英华书院,1842年该校迁往香港,称为香港英华书院,是为中国基督教中学的嚆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廷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获得了自由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办学校的特权。凭借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西方传教士越来越多地来到中国传教、办学校。1877年5月,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的召开,也使各国各差会之间的教会学校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教会学校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一时期的教会中学大部分是由教会小学升格而成,也有的是由数所小学合并而成,还有的是由传教士发起新建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教会中学如登州文会馆。该校前身是创办于1864年的登州蒙养学堂,1873年狄考文开始在登州蒙养学堂增设中学课程,1876年正式改名为文会馆。学制分备斋(小学程度)3年,正斋(中学程度)6年,课程有圣经、天道溯原、论语、天路历程、万国通鉴、八线备旨、测绘学、地石学、格物等。1864年,美国公理会女传教士以利莎在北京设立了一所女子寄宿学校,这就是贝满女中的前身。1895年学校有了一定的发展,添设了中学课程,设立了四年制中学,学校定名为贝满女塾。1865年丁韪良在北京设立一所蒙学,定名崇实馆。1891年崇实馆增设中学,定名为崇实中学。1849年,天主教会在上海创办徐汇公学,学制除普通的年级编制外,还实行分院制,小学程度编入下院,中学程度的学生入上院,其他学生人中院,每院又按年龄分甲乙班。1867年,美国公理会在通州城内设立小学,1893年改称潞河书院,为中学性质。1871年美国美以美会设立蒙学馆,1885年扩充高等小学和中学,名怀理书院,以后又更名为汇文书院。1881年,麦铿利(R.S.Mae1ay)教士发起建立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由于当时厦门人张鹤龄信奉基督教,为教会捐了1万银元以购买地皮建立校舍,为了纪念他,便把校名定为鹤龄英华书院。鹤龄英华书院于1881年1月开始招生,布道派派来的武林吉(Franklin On1iger)为第一任校长,其修业年限为8年,属中学性质。1875年,中国的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800所,学生约2万人,其中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约350所,学生约6000人,其余为天主教会所开设。这一时期的教会中学有五十六七所,约占教会学校总数的7%。到19世纪末,教会学校的总数增加到2000所左右,学生数增加到4万人以上,其中教会中学的数量大约有200所左右,占到了10%。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中学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 \1
第一节 早期游历官员对中学的介绍 \1
第二节 教会中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4
一、教会中学的产生与发展 \4
二、教会中学的课程 \5
三、教会中学的影响 \9
第三节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中学的倡导与实践 \10
第四节 普通中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 \14

第二章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及其在中国的确立 \21
第一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 \21
一、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 \21
二、《教育世界》对日本及西方国家中学教育及其规章的刊介 \28
第二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确立 \30
一、中学教育宗旨的演变 \31
二、中学教育课程的演变 \32
三、中学教育的师资问题 \32
第三节 清末中学的发展 \34
一、清末中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34
二、清末中学发展的典型省份分析
——以直隶省为例 \36
第四节 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41
一、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 \41
二、清末中学教育发展的问题 \42
第五节 清末中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 \46
一、中学教科书的编译 \47
二、中学教科书的审定 \53

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中学教育 \56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学教育 \56
一、确立新的中学教育宗旨 \56
二、建立新的中学教育体制 \57
三、民初中学的课程、教材与教法 \59
四、民初中学的管理 \63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学教育的问题和争议 \65
一、“文实分科”及设立二部制的争议 \66
二、分科选科制的探索与风行 \71
三、中学“男女同学”的争论及女子中学教育的发展 \73
第三节 陆费逵与民初的中学教育 \77
一、提倡中学学制改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77
二、重视中学国文教育,积极编写教科用书 \80

第四章 中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83
第一节 “新学制”与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83
一、“新学制”对中学教育的改革 \83
二、“新学制”下中学教学的改革 \88
三、“新学制”颁布后中学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97
第二节 舒新城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学教育改革 \102
一、积极参与学制改革 \102
二、倡导、实践道尔顿制 \106
第三节 春晖中学——20世纪20年代中学教育的奇葩 \110
一、经亨颐与春晖中学的管理特色 \111
二、春晖中学的教师教学特色 \112
三、春晖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 \115
第四节 教会中学的发展 \118
一、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 \118
二、典型教会中学举例 \119
三、教会中学的主要特点 \124

第五章 国民政府抗战前的中学教育 \129
第一节 战前的中学教育政策 \130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的确立 \130
二、《中学法》及《中学规程》的颁布 \131
三、中学教育目标的确定 \132
第二节 中学学制的调整 \133
一、“戊辰学制”关于中学学制的规定 \133
二、综合中学制度的废止 \134
三、中学学制的讨论 \136
第三节 中学管理的改革 \138
一、中学会考的厉行 \138
二、对中学教师的任用和训练 \143
三、中学训育的实施 \146
四、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的开展 \151
第四节 中学课程的订定和中学教科书的编审 \153
一、中学课程的订定 \153
二、中学教科书的编审 \158
第五节 廖世承的中学教育思想 \162
一、关于中学教育的目标 \162
二、对中学学制和课程改革的意见 \164
三、关于中学教育管理制度的革新 \166
四、对于中学教师的认识 \168

第六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学教育 \170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政策 \170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173
一、战时的中学教育制度 \173
二、战时的中学课程与教科书 \186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中学管理 \193
一、对中学生的管理 \193
二、战时的中学教师情况 \196
三、中学贷金的实施 \199
第四节 张伯苓与抗战时期的重庆南开中学  \201
一、“允公允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01
二、“以德育为万事之本”,重视学生品德培养  \202
三、严格学校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203
四、倡导团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5
第五节 战后中学教育的演进  \207
一、战后的中学教育政策  \207
二、战后的中学管理  \208
三、战后的中学教育经费  \213

主要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