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研活动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47719
  • 作      者:
    雷树福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雷树福,1943年生,四川广安人。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副会长。
    创设了选课、学课、议课等教研活动形式,创建了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创立了课的教研形式理论框架,提出了三类型六层次的教育研究分类构想,初步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教研活动研究系统。
    创办了《华蓥教研》,发表教研文章146篇,编著教研著作3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教研活动概论》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基础、原则、策略等基础理论,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及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等七个环节的操作模式,以及教师磨课、案例写作、专题研讨、专辑编印等常用方法,探讨了工作落实、研管结合、实验开展、效益提高等管理措施,提出了师范院校学生开展教研活动的新思路,还介绍并分析了教研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教研活动概论》可供广大在职教师、师范学生、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使用与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计划性原则
    为了减少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研活动的自觉性和时效性,必须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要简洁明了、切实可行。教研计划的制订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教师实际与学生实际,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地进行研究讨论。教研活动要有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及每次活动的计划,做到多种计划紧密结合。要经常检查计划实施情况,让计划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实用性原则
    教研活动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符合素质教育精神。要研究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是要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是要符合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教研计划时必须考虑各种教研活动是否切合教师教学、教研实际,是否符合教师的认知规律。四是要符合学校办学的条件。不能把城市重点学校的某些要求和做法,硬搬到农村学校。比如,教研活动采用行动研究法,需要专家的指导,但是农村学校难以找到专家来加以指导,这就需要变通处理。五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比如,不能单纯追求考试成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升学要考试、就业要考试……考试成绩影响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和家长都非常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
    四、探究性原则
    开展教研活动需要不断探究。首先,要主动探究以发现新问题。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新问题在不断地出现,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尽快地加以解决。其次,要合作探究以解决新问题。
展开
目录
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教研活动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学校教研活动的概念
一、教研活动的概念
二、校本教研的概念
三、两个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学校教研活动的基础
一、教研活动的哲学基础
二、教研活动的心理学基础
三、教研活动的教育学基础
四、教研活动的科研基础
第三节 教研活动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计划性原则
三、实用性原则
四、探究性原则
五、成效性原则
六、示范性原则
七、系统性原则
八、发展性原则
第四节 教研活动思想的转变
一、转变“展示样板”的思想,树立“提供靶子”的意识
二、转变“观看演出”的思想,树立“完成作业”的意识
三、转变“逢场作秀”的思想,树立“常规好课”的意识
四、转变“遍地挖坑”的思想,树立“集中掘井”的意识
五、转变“蜻蜓点水”的思想,树立“解剖麻雀”的意识
六、转变“评功摆好”的思想,树立“课堂捉虫”的意识
七、转变“立竿见影”的思想,树立“滴水穿石”的意识
八、转变“本本至上”的思想,树立“草根研究”的意识
九、转变“应付差事”的思想,树立“渗透科研”的意识
十、转变“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我材有用”的意识
第五节 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
一、直接目的——解决教学问题
二、间接目的——促进教师发展
三、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发展
第六节 开展教研活动的策略
一、教学、教研与科研三结合
二、实践、学习与研究三结合
三、预设、生成与反思三结合
四、个人、同伴与专家三结合
五、教研、师训与课改三结合

第二章 教研活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学研究活动的提出
一、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三、教学研究形式很多
四、教研活动广泛开展
五、教研活动紧扣教学
第二节 教研活动明显的优势
一、活动久盛不衰,具有长期性
二、适合所有学校,具有普适性
三、参与人员较多,具有群众性
四、活动密度较大,具有经常性
五、符合教师实际,具有实用性
六、能够发挥作用,具有有效性
七、推动教改发展,具有探究性
八、活动不断改进,具有发展性
第三节 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二、教研活动问题的归因
三、教研活动改进的措施

第三章 教研活动的操作模式
第一节 对构建教研活动模式的认识
一、模式含义的几种表述
二、教学模式引发的联想
三、教研活动需构建模式
四、教研活动模式的概念
五、教研活动模式的结构
六、教研活动模式的功能
第二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发展
一、讲课
二、讲课-评课
三、说课-讲课-评课
四、说课-讲课-议课
五、讲课-说课-议课
六、备课-说课-讲课-议课
七、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
八、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
九、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
第三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简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三、总结阶段
第四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特点
一、系统性
二、科学性
三、操作性
四、普适性
五、实效性
六、通俗性
第五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使用
一、围绕讲课进行研究
二、力求七个环节齐备
三、给予时间上的保证
四、加强教研活动管理

第四章 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选课
一、教研活动选课的误区
二、教研活动选课的思路
三、教研活动选课的要求
四、教研活动选课的管理
第二节 学课
一、学课的现状
二、学课的内容
三、学课的操作
四、学课的管理
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备课
一、备课的含义
二、备课的意义
三、备课的内容
四、备课的评价
第四节 说课
一、说课的概念
二、说课的性质
……
第五章 教研活动的常用方法
第六章 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
第七章 师范学生的教研活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