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和矛盾,以及所具备的条件,具体确定到底应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改革。比如,改革开放之初,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就属于革命式的改革,这种改革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甚至在同一领域,有些方面可以采用激进的改革,有些方面则采用相对较为缓和的方式改革,各方面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不同步。
从总体上讲,教育改革是适宜于采用渐进式改革方式的。这是由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相对于其他社会领域,教育涉及的利益群体众多,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差距甚殊,某一群体赞同的改革行为,可能恰恰是另一群体所反对的;某些群体认为得当的,另外一些群体则不见得有同样的认识。这使得教育改革在很多情况下处在因力量对抗不均衡所造成的此消彼长的状态中。某一或某些利益群体在某一时间占上风,对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形成了教育改革决策,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决策可以真正执行下去。决策过程中认同程度的降低,会使得它在执行层面上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与障碍,不少决策只能在决策层面上存在,而在执行层面则少有动作。
与教育改革相比,其他改革也涉及因素众多,关涉利益群体各异,但是却没有遇到如此多的阻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育还有一个特性是其他领域较少具备的,那就是教育自身的高度自主性。任何教育改革都需要落实到具体学校,体现为具体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否则,这种改革就是外在于学校的。
展开
在我们头脑中,“教学艺术”无疑是一个褒义词:是教师中某些特殊群体享有的专用名词,是与教有所成联系在一起的,是与独特教学风格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理解,与“艺术”原来指代的对象是否一致?有没有将“艺术”扩大化或狭窄化的嫌疑?
教育反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原有教育的含义。教育已经不再是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知识传递,教育也不再仅限于“上所施下所效也”,而是成为同代、上下代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
——郑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