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软科学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52420
  • 作      者:
    金新政编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软科学教程》理论与应用并重,学术性与应用性兼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常规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内容丰富,符合国情。
展开
内容介绍
    《软科学教程》共12章,内容包括软科学的概念、软科学的基本方法理论、软科学的方法体系、系统分析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模型技术、模糊数学分析方法、系统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模拟方法、评价方法及软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实例等。<br>    本教材全面地介绍了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详细地介绍了软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和基本理论。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软科学应用于预测、决策和评价的各种方法和体系,涵盖了当今社会软科学研究的大多数方法和策略。本教材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实例和图形、表格,形式多样,内容翔实,结构合理,便于读者的理解和吸收。<br>    本教材主要供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管理等有关专业老师、研究生、本科生阅读参考,同时可作为各级党政干部、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的培训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软科学的概念<br>    第一节 科学的哲学观念和理论问题<br>    一、科学的哲学观念<br>    (一)经验主义科学观<br>    经验主义科学观(Experiential Standpoint of Science)是随着经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观点,也称为归纳主义科学观。这种科学观以强调经验和归纳方法为特点。最先提出经验主义科学观的是弗·培根。弗·培根主张,一切科学都是从经验事实中“发现公理”,形成观念。弗·培根认为,认识源于经验,最低级的公理最接近经验,应当成为公理的基础,而科学发现是在经验基础上通过运用归纳法而实现的。惠威尔又发展了这一观点,并认为科学进步是概念不断通过“归纳一致”,把事实归并为定律和理论之中实现的,因此科学发展史也就是科学知识不断归并的过程。这种古典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不断累积和增长就是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也只能用“归纳一致”来证明。<br>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古典经验主义科学观在对科学的发现等问题的说明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新的科学观,即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或称为现代归纳主义科学观。古典经验主义科学观和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在强调经验的决定意义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后者比前者表现得更彻底。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严格地把科学与形而上学划分开,坚持科学就是经验范围的知识,经验以外的知识和经验不可实证的命题都是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命题。经验主义科学观者提出“实证原则”,并把它作为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准则,强调只有关于经验事实的陈述才是科学的命题,而作为普遍命题的科学定律和原理只是从个别事实的命题归纳而来的。两种经验主义的另一个区别是在归纳的方向(即经验的作用)上:旧经验主义坚持首先由经验通过归纳而得到科学定律,然后再由经验证实;新经验主义则强调首先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划分,然后再经过实验的归纳证明。也就是说,后者更强调由命题到实证。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软科学的概念<br>第一节 科学的哲学观念和理论问题<br>一、科学的哲学观念<br>二、科学认识<br>第二节 软科学的定义<br>一、软科学是一门科学<br>二、软科学是一组学科群<br>三、软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br>第三节 软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特点<br>第四节 软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br>第五节 软科学的学科体系<br>第六节 软科学处理问题时的模式<br>一、系统观点<br>二、数学方法<br>三、计算机技术<br>四、专家知识库<br>第七节 软科学产生的客观基础<br>一、实践基础<br>二、理论基础<br>第八节 软科学发展史<br>一、软科学的产生<br>二、软科学的兴起<br>三、软科学的发展<br>第九节 软科学的功能作用<br>一、科学认识作用<br>二、咨询服务作用<br>三、整体效能作用<br>四、预测未来作用<br>五、科学决策作用<br>第十节 软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br>一、唯实原则<br>二、动态原则<br>三、集思原则<br>四、自知原则<br>五、反馈原则<br>六、效率原则<br>七、系统原则<br>八、选优原则<br><br>第二章 软科学的基本方法理论<br>第一节 系统论<br>第二节 信息论<br>一、信息的概念<br>二、信息论<br>三、信息论在软科学研究中的意义<br>第三节 控制论<br>第四节 耗散结构理论<br>第五节 协同论<br>第六节 突变论<br><br>第三章 软科学的方法体系<br>第一节 前言<br>一、软科学研究的程序<br>二、软科学研究的方法<br>三、软科学研究的工具<br>第二节 主要的方法<br>一、观察法<br>二、实验法<br>三、比较法<br>四、分类法<br>五、抽象法<br>六、归纳法<br>七、演绎法<br>八、分析法<br>九、综合法<br>十、模拟法<br>十一、证明法<br>十二、反驳法<br>十三、公理法<br><br>第四章 系统分析方法<br>第一节 系统分析概述<br>一、系统分析的含义<br>二、系统分析的特点<br>三、系统分析的应用范围<br>四、系统分析的准则<br>第二节 因果分析图法<br>一、因果分析图的构成<br>二、因果分析图的画法<br>三、注意事项<br>四、因果分析图的适用范围<br>第三节 排列图法<br>一、排列图的画法<br>二、排列图的用途<br>三、注意事项<br>第四节 力量场分析法<br>第五节 成本效益分析法<br>第六节 KJ法<br><br>第五章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br>第一节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br>第二节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br>一、灰色系统理论的诞生<br>二、什么是灰色系统<br>三、灰色系统的特点<br>四、灰色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对比<br>五、灰色系统特征的简释<br>六、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br>第三节 灰色系统理论基础<br>一、认知模式<br>二、灰因果关系<br>三、灰朦胧集<br>第四节 关联度<br>第五节 灰色数、生成数、建模方法<br>第六节 五步建模<br>第七节 灰色系统的预测与决策<br><br>第六章 系统模型技术<br>第一节 系统与模型<br>第二节 模型的分类<br>一、形象模型<br>二、模拟模型<br>三、数学模型<br>第三节 模型的比较<br>第四节 对模型的要求<br>第五节 系统的建模方法<br>一、直接解析法<br>二、物理相似法<br>三、利用数据分析<br>四、试验分析方法<br>五、主观想象法<br>六、形态分析法<br><br>第七章 模糊数学分析方法<br>第一节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br>第二节 模糊预测和决策<br>一、获取模糊数据<br>二、确定多项式的阶数<br>三、确定模糊系数<br><br>第八章 系统预测技术<br>第一节 系统预测技术概述<br>一、预测的概念、作用和任务<br>二、预测的种类和特点<br>三、预测的过程和步骤<br>第二节 定性预测方法<br>一、专家预测法<br>二、特尔菲法<br>三、主观概率预测法<br>四、相互影响分析预测法<br>五、情景描述法<br>六、科学幻想法<br>七、偶然联想链法<br>第三节 定量预测方法<br>一、马尔可夫分析预测方法<br>二、灰色预测方法<br>……<br><br>第九章 决策技术<br>第十章 模拟方法<br>第十一章 评价方法<br>第十二章 软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实例<br>附录A 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br>附录B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管理办法<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