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揭密高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809858
  • 作      者:
    李国平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揭秘高盛》介绍了:高盛在美国政府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声望,也在悄悄地操控着美国经济。而在与各大公司的交手中,高盛也多数处于获利的位置。华尔街曾经盛传,是高盛的背后操纵导致竞争对手雷曼兄弟的破产,《石油战争》的作者愿道尔也在书中多次提到高盛如何操纵石油价格。汇丰银行股价的连续下挫,以及很多中国企业损失惨重的交易中都有高盛的身影。
  ——摘自郎成平《高盛如何绑架美国政府》
展开
内容介绍
  2008年,一场危机席卷美国乃至全球:从房贷业蔓延到整个金融业,从金融业蔓延到实业界,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美国股市跌回到了十多年前的水平:道一琼斯指数(DJIA)从14164点跌到6700点。华尔街的墓地上又添许多新坟:曾经显赫无比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中,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美联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一个个倒下了;美国国际集团(AIG)一、花旗集团(Citigroup)在一只脚踏进坟墓时,被美国政府拉了回来。
  然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仍然健康地活在华尔街上,活在全球每一个角落里,笑看“朋辈成新鬼”。
  高盛将其l999年上市以来从未亏损的纪录保持到了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
  在美国联邦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与执行中,高盛的人员无处不在,而领导美国应对这场危机的那位前高盛CE0则成了华尔街的国王,被称为“亨利国王”。
  美国人有理由担心,“民有”、“民治”、“民享”的美国正在成为“高盛所治”、“高盛所享”的美国。高盛,这个有着139年历史的公司,历尽危机没有倒下,反而愈加强大;在风云变幻中,曾经令它望尘莫及的华尔街豪门一个又一个地消失了,而它的血脉日益兴盛;无论白宫如何变换“大王旗”,总少不了它作为左膀右臂;当它开口说话,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高盛发迹史
  第一节 从初创到声誉扫地
  一、初创
  1869年,犹太移民马库斯·戈德门(MarcusGoldman)在纽约曼哈顿南部创建马库斯·戈德门公司(MarcusGoldman&C0),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公司只有一个办公人员与一个兼职簿记。每天早上,马库斯从附近的珠宝商手中收购商业票据,然后卖给附近的银行,从中获得微薄的利润。戈德门1882年,马库斯邀请小女婿山姆。萨克斯(SamuelSachs)加入公司。1885年,马库斯的儿子亨利·戈德门(HenryGoldman)与另一个女婿成为公司初级合伙人。就在这一年,公司成为一般合伙制公司,并采用现在的名称:高盛公司(GoldmanSachs&C0·)。1896年,高盛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
  在1882年以后的五十年中,高盛公司的合伙人全部是戈德门与萨克斯这两个互通婚姻的家族成员。经过这些人的努力,高盛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票据交易商,其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从没有被动摇过。
  二、19世纪90年代:进入海外市场的梦想
  马库斯退休后,亨利·戈德门与山姆·萨克斯掌管公司。虽然这一对郎舅时有冲突,但有一件事他们始终意见一致,那就是将高盛从一个商业票据交易公司发展成提供综合性金融业务的国际性合伙制公司。而且,他们付诸了行动——山姆·萨克斯将高盛带向海外,而亨利·戈德门则在商业票据交易之外为高盛找到了更多财源。
  19世纪90年代,过剩的资本导致英国利率低下。他们注意到,从英国借款交易虽然要承担汇率风险,却可以为高盛带来丰厚利润。1897年6月,山姆·萨克斯毛遂自荐去拜访伦敦的著名商业银行KleinwortSons&C0。在英国有着几近无可挑剔声誉的KleinwortSons&C0。在对高盛在美国的声誉进行调查之后,便开始了持续数十年互惠互利的合作,这一合作让高盛进入了欧洲资本市场。
  这一时期,随着美国西部的开发,为铁路项目融资、包销铁路证券的发行成为当时最有利可图的事情,而这也是JP摩根银行、斯培尔家族(Speyer&C0.)等美国金融家们热衷的事业。在要求参与铁路证券包销业务的愿望被斯培尔家族等拒绝之后,亨利·戈德门发现了新的业务,这就是为日益扩展的其他行业(例如零售业)提供融资。
  JP摩根们没有想到,数十年后,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立,铁路在美国没落了,铁路证券包销业务也随之没有了市场,而亨利·戈德门发现的业务仍然长盛不衰。
  凭着高盛的声誉,亨利·戈德门有能力赢得客户,而亨利的好友雷曼兄弟公司创始人之子菲利普·雷曼有的是钱,于是,亨利与菲利普(菲利普·雷曼为雷曼兄弟公司创建人伊曼纽尔·雷曼之子,1901~1925年任雷曼兄弟公司总裁)很快联手,共同包销股票的发行,所得利润对半分成。
  1906年,高盛与雷曼兄弟成功包销了当时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股票发行(IPO)——大型邮购零售公司西尔斯·罗巴克(SearsRoebuck&C0·)价值l000万美元的股票。正是在这一IP0中,亨利·戈德门提出以公司赢利能力,而不是公司实物资产来判断公司价值的观点,从而发展出价格一收益比(即市盈率)这一新概念。这一概念使那些实物资产少但无形资产多,因而赢利能力强的公司股票得到了投资者的信任。市盈率至今仍被普遍应用于股票价值评估。
  西尔斯·罗巴克上市成功之后,亨利·戈德门应邀加入它的董事会。此后,在高盛的主要客户中,高盛都派一个合伙人担任其董事成为高盛坚持至今的惯例。这一关系让高盛及其客户都获益:客户因为高盛而增强信誉,高盛因此而维持与主要客户的良好关系,并确保不会因为客户的违法违规行为损害自己的声誉。
  在20世纪初的近30年中,高盛与雷曼兄弟的成功合作让它们占据了IP0市场的绝大部分。然而,20世纪20年代末,两家公司关系恶化,因为高盛觉得自己带来了客户,理应得到更高的声誉与超过50%的利润。1936年,两家公司公开决裂;此后,虽然表面上相互尊重,但两家公司之间的敌对关系一直持续到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
  就在高盛快速成为综合性投资银行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高盛带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作为一个德国裔犹太人,戈德门公开、坚定而毫无保留地支持德国的态度不仅给高盛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导致了他与妹夫山姆·萨克斯及其家人之间延续到下一代的严重隔阂。1917年,亨利·戈德门从高盛辞职,失去亨利的才能和大量随他离开的资本,对高盛再次造成损害。
  三、1929年声名扫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股市不断攀升。聚集投资者的零散资金投资于股票的投资信托公司在美国变得非常流行。到l928年,投资信托公司以每天成立一家的速度增加。
  1928年12月,在合伙人之一的威迪尔·卡钦斯(WaddillCatchings)主持下,高盛成立投资信托公司,并命名为“高盛交易公司”(GoldmanSachsTradingCorporation)。在投资者眼中,“高盛交易公司”是由享有盛誉的“高盛公司”发起、运营的,而且高盛公司还是高盛交易公司的公开持股者。因此,他们认为,将资金交给高盛交易公司是安全可靠的,高盛交易公司发行的股票受到狂热的追捧。已故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斯雷思(JohnGalbraith)在关于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溃的著作《l929年大崩盘》(TheGreatCrashl929)第三章 的标题就是“我们信任高盛”。
  1929年7月,高盛交易公司成立信托投资公司“谢南多亚公司”(ShenandoahCorporation),不到一个月,谢南多亚公司在8月又成立一个规模更大的投资信托公司“蓝岭公司”(BlueRidgeCor-poration)。就这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高盛交易公司发行了超过2·5亿美元的证券,而高盛合伙人以大约2000万美元的合伙人资本控制了大约5亿美元的投资资金。高盛交易公司的股票在1929年2月2日为l36美元一股,5天之后,上涨到222·5美元,随后更攀升到326美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突然崩溃。高盛交易公司的股票价格狂跌到1·75美元一股,损失了95%。
  作为20世纪最大的投资失败案例之一,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对高盛是灾难性的打击。首先,它使高盛声誉扫地——在随后的五年中,高盛没有能够作为主承销商获得一起证券包销业务;其次,到1933年为止,高盛交易公司的4·2万名投资者损失了近3亿美元的投资,投资者对高盛提起了价值数亿美元的法律诉讼,这些诉讼让高盛在随后的十年中官司缠身。巨额的法律费用加上交易损失,让高盛直到1935年才停止亏损;第三,高盛合伙人资本大幅度减少,到1931年,一些初级合伙人的资本账户上甚至出现亏损。威迪尔·卡钦斯不得不离开了高盛。20世纪30年代初高盛高级合伙人之一的沃尔特·萨克斯曾经说,高盛有三个天才,他们是亨利·戈德门、悉尼·温伯格以及威迪尔·卡钦斯,但只有悉尼·温伯格逃脱了劫难。
  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导致高盛名声扫地,加上大萧条的到来,高盛在1929年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第二节 抢占交易先机
  一、重建高盛的声誉
  1930年,高盛选择沃尔特·萨克斯与悉尼·温伯格(SidnevJ·Weinberg)一起领导处于破产边缘的公司。悉尼·温伯格l907年来到高盛,作为杂务员助手,他的工作包括给高盛合伙人擦皮鞋,领取每周3美元的工资。在加入高盛二十年后,于1927年成为高盛合伙人,他也是高盛历史上第一个戈德门家族与萨克斯家族之外
  的合伙人。悉尼·温伯格重建了高盛的声誉,并带领高盛走出大萧条的阴影。
  为了改善高盛的声誉,悉尼·温伯格同时担任超过30家公司的董事。作为高盛在实业界的形象大使,在超过二十年中,温伯格平均每年参加250次董事会会议或委员会会议,并且为每次出席的董事会会议进行精心的准备。温伯格还与包括福特汽车、宝洁公司等数十家巨型公司的主管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在很长时间中并没有为高盛带来多少商业机会,但他给蒿盛留下了一长串重要客户名单,为日后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中,“大萧条”加上公司的声誉扫地,高盛没有获得多少业务。据估计,1930-1945年间,高盛的总利润为零,其间,悉尼·温伯格对高盛贡献巨大,因此获得高盛利润的三分之一。但是,正如悉尼·温伯格的儿子约翰·温伯格所说,零的三分之一还是零。然而,悉尼·温伯格从未想过离开高盛。
  1956年,悉尼·温伯格实现一项伟业——完成了福特公司6·5亿美元的IP0,从而使高盛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
展开
目录
前言:高盛的政府。高盛的美国
第一章 高盛发迹史
从初刨到声誉扫地
抢占交易先机
进入一流投资银行
繁荣与挫折
上市之后

第二章 不死的高盛
朋辈皆成鬼
高盛的九死犹生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完卵

第三章 接管美国
高盛与华盛顿问的旋转门.
保尔森怎样改变了小布什
金融危机中的高盛独角戏

第四章 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
美国央行的大股东
能源市场中的翻云覆雨
“金砖四国”与越南神话

第五章 由来已久无所不在的影响
由来已久的影响
无所不在的影响
国际舞台上的高盛人
对美国法律的影响

第六章 布局中国
帮助出售国有企业
席卷中国金融业
狙击中国农业
隐形的房地产大鳄
能源陷阱
直接投资的暴利
对高层的影响

第七章 总结高盛
明确的发展目标
谨慎的冒险
与时俱进的演化能力
长远上的贪婪
团队精神
声誉
不拘一格的人才招聘
结束语:未来之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