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研究: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改革路径选择》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知识,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非正规制度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商业银行股权制度、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高管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与经营风险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分析模型;进而指出,上述任何一个制度如有缺陷均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下降。<br> 回顾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演进历程,尽管在2003年前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及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政策措施,包括注入了2700亿元资本金,剥离近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但这并不是按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正规制度)进行的制度改进,而仅是一种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演变,以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拨备水平、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不仅没有改善,反而问题更加严重,甚至濒临财务破产的境地。2003年以来,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及其一系列按照正规制度所进行的制度改进,改善了其财务状况,构建了公司治理的架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即在非正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未能收到预期效果,改革不会成功;只有按照正规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结合中国现实进行制度改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本书运用业绩考核评价方法与估值方法对两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所进行的案例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br> 但是,应清醒地认识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演进过程。虽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现行制度中仍存在很多非正规制度安排,既有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仍难以实现改革目标。为此,本书在最后部分根据正规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继续深化改革。因此,本书对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br> 本书是一部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规范经济学著作。当然,所有的规范分析均建立在理论和经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思路来看,本书具有多维度的整体框架。一方面,以非正规制度框架下商业银行改辜乌评价、银行风险及治理困境作为研究的横线,另一方面,以对非正规制度的定量评估、正规化措施及后续改革建议为纵线,并且通过建立商业银行估值模型,将涉及到的所有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正规制度建立的因素进行统一整合,从而构成本书的立体研究框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