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理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66821
  • 作      者:
    张陆洋,傅浩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第一章 现代企业经济行为,1.1 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经济行为分类的新研究,1.2 创业性企业经济行为,1.3 成熟性产业的企业经济行为,1.4 企业创业、成长的边界,1.5 金融资产性的企业经济行为等等。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在发达国家兴起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金融投资产业——风险投资业。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研究,风险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其投入产出比例是1:11的关系。即自7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的风险资本总量,只占整个社会投资总量1%不到,凡是接受过风险投资而至今还存活的企业,他们的产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1%。据哈佛大学勒纳(Joshu Lerner)教授的研究,风险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是常规经济政策(如技术创新促进政策)作用的3倍。而且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业解决了当代就业增量的70%之多。我们在看到风险投资有如此之多的金融经济价值的前提下,同时也看到风险投资的投资行为给金融学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传统的证券投资有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夏普的定价理论;当代衍生工具投资有斯克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风险投资需要什么理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传统的资本市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理论体系。而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或者方法,它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资本市场;它需要什么样的交易机制与规则等等,值得我们进行比较与深入的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2)模仿型创业,即在别人创业获得利益的诱导下,跟随别人的步伐进行的创业。这种类型的创业,往往获得的是后发经济性,即在别人探索出来技术,或者冲开市场壁垒的条件下,进行创业,风险已经基本识别和认清,可以获得后发经济性。后发经济性往往是比较容易获得利润并以规模经济来取胜的,因为是模仿别人的技术创建企业的,垄断利润已经被别人赚走了,留下来的利润空间,是低利润率的规模化利润空间。虽然有后发经济性存在,但由于该创业者并没有自己真正的技术,往往有“追赶陷阱”的风险,始终受制于别人的技术。我国的计算机企业、手机企业,大多为这一类型的创业。<br>    (3)转移型创业,是指先导创业者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获得成功之后,将其技术转移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去创业、去扩张。该类型的创业,往往伴随着跨地区或跨国界的投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引进外资,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产品在我国的转移型创业。他们将其技术和产品转移到中国来投资,实际上是以扩张经济性为目的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往往是以压制本国的技术创新为代价的,或者是以让出本国的市场为代价的。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希望引进外资进行技术合作。像汽车企业,长期在这种背景下与外国的汽车企业合作。十多年来,我们虽然学到了产业加工技术,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但汽车的设计与工艺技术等自主创新的东西都受到了压制。反倒是浙江的吉利和安徽芜湖的奇瑞有了自主创新的汽车技术。现在是他们拿着自主创新的技术去换别人的市场。<br>    (4)综合型创业,就是将自主型创业与模仿型创业结合起来的创业,或者是将自主型创业与转移型创业结合起来的创业,再或者是自主型创业与模仿型创业以及转移型创业三者结合的创业形态。显然,综合型创业,是不给别人留下模仿创业的空间,以达到通吃的目的,从而获得综合经济性。发达国家在中国有很多的产品宣传,实际上就是在以科技成果创业,在全球是同步进行的。不给发展中国家有学习模仿的机会,同时又能够压制该国家技术创新,控制该国家市场的深化。<br>    我们研究和观察发现,在相同的环境下,往往基于科技成果的第一轮创业,失败概率较高,等到市场机遇到来时,才能够突破。而基于市场需求的第一轮创业,较容易获得成功。但到第二轮创业时,如果不能够与技术创新连接起来的话,也很快会被淘汰。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代企业经济行为<br>1.1 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经济行为分类的新研究<br>1.2 创业性企业经济行为<br>1.3 成熟性产业的企业经济行为<br>1.4 企业创业、成长的边界<br>1.5 金融资产性的企业经济行为<br><br>第二章 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结构<br>2.1 为企业经济行为服务的金融市场结构<br>2.2 为成熟性产业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体系<br>2.3 为金融衍生工具服务的资本市场体系<br>2.4 为创业性的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体系<br><br>第三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内在互动关系<br>3.1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成及相互关系<br>3.2 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br>3.3 风险资本市场与公开资本市场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br><br>第四章 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验借鉴(1)<br>4.1 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验概述<br>4.2 美国资本市场概述<br>4.3 美国股票市场的层次结构<br>4.4 美国债券市场的层次结构<br><br>第五章 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验借鉴(2)<br>5.1 美国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br>5.2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br><br>第六章 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验借鉴(3)<br>6.1 英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经验<br>6.2 韩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经验<br>6.3 印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验<br>6.4 中国台湾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br><br>第七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性<br>7.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br>7.2 中国资本市场在层次结构上存在的缺陷<br>7.3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br>7.4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br><br>第八章 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构想与思路<br>8.1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总体设计<br>8.2 各层次资本市场间的转板制度<br>8.3 培育发达完善的场外市场<br><br>第九章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创新与探索研究<br>9.1 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br>9.2 北京产权交易所创新与探索的成效分析<br>9.3 北京产权交易所具体项目案例分析<br>9.4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有关规则与办法<br>附北京产权交易所交易制度体系示意图<br><br>第十章 我国创业板资本市场最优模式研究<br>10.1 创业板市场推出的可行性<br>10.2 选择投资市场研究<br>10.3 纳斯达克和选择投资市场的综合比较与经验分析<br>10.4 创业板市场最优模式的设计<br>10.5 创业板资本市场相关问题分析<br>附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br><br>第十一章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创新与探索研究<br>11.1 报价转让系统的法律地位<br>11.2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问答<br>11.3 报价转让系统在中关村的试点成效<br>11.4 报价转让系统具体案例<br>11.5 报价转让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br>11.6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规则和相关协议文本<br><br>结束语<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