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业银行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2639
  • 作      者:
    刘惠好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惠好,女,1962年出生,湖南衡阳市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妇女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民建湖北省委经济委员会主任。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访问学者(1994--1995年由国家公派),曾短期进修于世界银行学院、韩国经济发展研究院和新加坡管理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银行经营管理和国际金融,先后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经济日报》等权威或主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主持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委托研究课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以及其他横向课题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其他奖项6项,多项课题中的改革建议被省部级机关采纳应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教材介绍商业银行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业务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发展,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商业银行基础理论、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力求突出以下特点:充分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业务,强调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风险管理,注重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做法,理论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
    本教材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财经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以及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培训辅导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商业银行的两种经营模式
    历史上,商业银行存在职能分工型和混业型两种经营模式。所谓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模式,是指法律限定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长期金融业务及证券买卖、信托业务等由其他专门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货币市场范畴之内,几乎不允许涉足资本市场业务。
    采用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模式的国家以英国、日本、美国为代表。英国是西方工业化最早的国家。19世纪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英国银行业,在当时英国产业已经很发达且不少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的长期资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仅仅需要对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即可满足工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开始就以办理短期金融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经营传统,并根深蒂固地一直保持下来。日本的商业银行是比照英国模式建立起来的。20世纪初,随着产业的急剧发展,日本也曾经吸收过德国式全能银行模式的经验,但在1915一1925年数次金融恐慌之后,日本再次倡导英国式的职能分工型模式,实行银证分离制度。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实行过几十年的全能银行制,在1921-1932年的银行倒闭风潮中,有10 000多家银行倒闭。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实行银证分业管理,人为地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竖起了一堵“防火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直固守着这种银行管理模式将近半个世纪。
    商业银行的混业化经营以德国为典型。德国的工业化较英国要晚,加上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较英美等国落后,其工商业不但在短期资金上,而且在长期资金方面都高度依赖银行。所以德国商业银行一开始就把短期商业或周转资金、长期固定资本、证券投资等业务作为己任,几乎可以经营所有银行业务。经济学家们把这种经营传统称为德国式全能银行制,一些资本市场发展较晚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也基本遵循了这一经营传统。德国式全能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1)业务范围几乎没有什么限制,有利于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展开合理的竞争和金融创新,有利于银行降低业务经营单位成本,取得范围经济效益。(2)业务的多元化符合资产分散化的御险原则,商业银行用多种资产形式运用资金,有利于降低业务经营的平均风险。
    (二)商业银行业务的混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实行职能分工型的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对相关的金融法规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大规模地放宽对银行业经营范围的限制,允许银行业与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进行业务交叉,使银行业在经历了长期的分业经营后呈现出多元化、混业化的发展趋势。
    英国的存款银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允许发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款单,吸收定期存款,发放中长期贷款;贴现公司可以购买存款单,进入银行同业市场。1986年10月的金融大改革法案则改变了英国近百年来的保守政策,允许本国银行、外国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交易所之外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购买持有交易所会员100%的股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作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二、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业务经营混业化
二、业务经营电子化
三、业务经营国际化

第二章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估
第一节 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四、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绩评估
一、财务比率法
二、杜邦分析法
三、经济增加值与RAROC

第三章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第二节 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二、早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三、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四、持续期缺口管理
五、模拟模型

第四章 资本管理
第一节 资本的构成与作用
一、银行资本的界定
二、银行资本的构成
三、资本的作用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率
一、银行资本充足率衡量方法的历史演变
二、资本充足率国际标准
三、中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
第三节 银行资本筹措
一、资本筹措计划
二、银行资本筹措方式的选择

第五章 存款管理
第一节 存款种类
一、交易账户
二、非交易账户
第二节 存款经营管理
一、影响存款的因素
二、存款经营策略
三、存款的稳定性分析与管理
第三节 存款定价
一、存款定价原则
二、存款定价方法

第六章 非存款负债及表外融资管理
第一节 非存款负债管理
一、非存款负债资金来源
二、非存款负债资金管理
第二节 表外融资管理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二、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三、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作程序
四、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五、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管理

第七章 资金来源的成本管理
第一节 银行资金成本的构成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
二、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
三、存款成本的管理策略
四、非存款性负债成本管理
第二节 银行资金成本的分析方法
一、成本分析方法概述
二、成本分析方法
第三节 商业银行成本的控制方法
一、定额成本控制法
二、指标成本控制法
三、相对成本控制法
四、弹性成本控制法

第八章 银行资金运营概述
第一节 银行资金运营原则
一、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的一般性原则
二、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的特殊性原则
第二节 资金运营政策
一、外部政策
二、内部政策
第三节 信用分析
一、对借款人一般情况的调查和了解
二、对借款人财务报表的项目分析
三、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分析

第九章 贷款管理
第一节 贷款种类及程序
一、贷款分类
二、几种创新的贷款产品
三、贷款程序
第二节 主要贷款业务经营要点
一、信用贷款
二、消费贷款
三、担保贷款
四、票据贴现
五、项目贷款
六、国际贷款
第三节 贷款定价
一、贷款定价的原则
二、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
三、贷款定价方法

第十章 投资管理
第一节 投资对象与原则
一、投资目的
二、投资对象
三、投资原则
第二节 投资收益与风险
一、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
二、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
第三节 证券投资策略
一、有效证券投资组合法
二、梯形投资法
……
第十一章 中间业务管理
第十二章 信用风险管理
第十三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四章 市场风险管理
第十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