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中美比较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36809
  • 作      者:
    王永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永德  1964年2月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现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会计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农产品贸易。先后主持完成农垦总局课题3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编教材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使中国农产品贸易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应对机遇与挑战、克服危机影响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全面深人的评估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绩效、潜力与影响因素,进而就如何把竞争力潜力转变为好的竞争力绩效提出有针对性的实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r>    与国内已有研究不同的是,《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中美比较视角》在翔实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建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竞争力潜力和竞争力实现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和相应的评估指标——竞争力绩效的主导评估指标为市场份额和赢利性,效率作为赢利性的参照指标,竞争力潜力的主导评估指标为成本和质量指标。<br>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各自农产品出口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的趋势相反,对各自农产品出口的贡献也截然相反。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则给其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br>    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日本市场、中美国内市场等不同市场的市场份额和赢利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参照效率指标,揭示了中美两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绩效及其动态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指标显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与美国农产品相比差距很大,但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获取指数指标则显示,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绩效呈改善趋势,与美国的差距有望缩小。<br>    基于成本和质量指标对中美大米和小麦等6种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中美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潜力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表明,就不同市场而言,中美两国均拥有国际竞争潜力较大的产品,且优势产品数量差距不大。<br>    从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识别对比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包括:种子、农资、机械与能源、水资源、资金、劳动力、土地、税收与保险、经营管理、科技和农业补贴政策11种因素。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运输和保险、国内运输和营销2种因素。<br>    最后在识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机制。对于具有国际竞争力潜力的农产品而言,其竞争力实现机制主要依赖于流通环节的国际市场推广与营销,但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成本和质量控制会进一步强化其竞争力潜力;对于不具有竞争力潜力的农产品而言,其竞争力实现机制则首先依赖于生产环节的成本和质量控制,而后同时也依赖于流通环节的成本质量控制与国际营销。<br>    通过构建概念框架和评估指标,从中美比较视角,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中美比较视角》初步回答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于农产品出口的贡献有多大,竞争力绩效表现到底如何,哪些农产品具有竞争力潜力,未来如何实现好的竞争力绩效等现实问题,同时也为国内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分析影响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增强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完善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提升中国农业技术,破除国外技术壁垒等。<br>    1.3.3简要述评<br>    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表明,虽然国内较多文献研究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且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之处,为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做出了贡献。但与国外研究相比,显然目前国内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已有研究总体仍然缺少一个比较清晰系统的概念框架;二是研究偏重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框架下进行国内各产业或产品间竞争力横向、纵向比较研究的范式,采用显性比较优势等指标进行评估,而基于这些理论和指标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估已被国外研究认为是不恰当的;三是缺少系统的国际对比研究,难以真正反映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有研究绝大多数没有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是从历史角度来比较中国农产品现在和过去的竞争力。这显然曲解了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因为无论如何定义国际竞争力,在分析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是无法脱离国际比较分析的。因此,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br>    1.4研究目标和内容<br>    1.4.1研究目标<br>    本书研究的目标在于构建竞争力绩效、竞争力潜力和竞争力实现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为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按照这一框架采用国际比较研究方法实证对比研究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竞争力潜力。
展开
目录
摘要<br>1  绪论<br>1.1  研究背景<br>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br>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br>1.4  研究目标和内容<br>1.5  创新与不足<br><br>2  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与衡量方法文献评述<br>2.1  竞争力的定义与层次<br>2.2  竞争力的理论基础<br>2.3  影响竞争力的因素<br>2.4  竞争力的衡量方法<br>2.5  小结<br><br>3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框架与评估指标<br>3.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框架<br>3.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估指标<br>3.3  小结<br><br>4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农产品出口的贡献比较<br>4.1  中美农产品出口变动:2002-2007年<br>4.2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br>4.3  实证估计结果<br>4.4  小结<br><br>5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br>5.1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世界市场<br>5.2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中美市场<br>5.3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第三地市场<br>5.4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基于赢利性指标<br>5.5  小结<br><br>6  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潜力比较<br>6.1  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潜力比较:成本指标<br>6.2  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潜力比较:质量指标<br>6.3  进一步的综合评估<br>6.4  小结<br><br>7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br>7.1  识别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br>7.2  识别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br>7.3  各因素对6种农产品的具体影响<br>7.4  小结<br><br>8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机制<br>8.1  生产环节:成本与质量控制机制<br>8.2  流通环节:成本质量控制与国际营销机制<br>8.3  6种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机制<br>8.4  小结<br>9  结论<br>附录<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