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经营制度
第一节 合作化与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一、土地改革实现了地权的平均分配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处于传统经济的状态。这种经济存在着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土地实行私有制,但土地所有权的分布不平衡,少数地主占有较多的土地,而多数农民只占有较少的土地;第二,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以自有或租佃来的土地实行规模细小的农业经营;第三,在家庭经营中,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相结合,以综合利用农业的副产品和充裕的劳动力,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自给程度较高;第四,市场关系发育较早,剩余农产品的市场交换、土地的买卖和劳动力的流动等,都比较自由。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农村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占有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土地的分散与集中一直是一个重大问题,其循环几乎与历代王朝兴衰的循环相一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的地权分配正处于极不均衡的状态,占总人口不到5%的地主占有了近40%的耕地,并且在质量上以上等地、水田居多。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实行了土地改革,特别是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的全面展开。到1953年春,除一些决定暂不进行土地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土改已基本完成。这一改革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土地分配的均等化,关于土地改革前后农村各阶层的土地占有情况请参见表1-1。
土地改革使广大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但应该看到,土地改革并没有消灭农村土地的私有制,而是通过平均地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普通农民的理想。因此从农业经营制度的角度看,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并未发生重大的变化,只是消灭了土地的地主所有制及由此形成的土地的租佃关系,使广大农民都变成了自耕农。
二、集体经济的分步确立
(一)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随着1953年春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农村社会逐渐趋于安定,农业生产也开始迅速恢复,但很快又出现了农户间“两极分化”的趋势。“两极分化”是指当时一小部分经济上升较快的农户开始买地、雇工、扩大经营,而另一部分因种种原因变得生活困难的农户则开始卖地、借债和受雇于他人,农村中的贫富分化正在悄悄地拉开。例如,根据当时中共山西省忻县地委关于143个村42215户农户的调查报告,已有19.5%的农户(8253户)出卖土地,共卖地39912亩,主要原因有生产生活困难、遇有疾病或灾害等。
如果说农村贫富分化仅仅是一个苗头的话,更加引起当时决策者担忧的是农民普遍想走旧式富农道路的心态。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对中国共产党表示真诚的拥护,但由于受几千年的传统习惯影响,农民的基本要求只是发家致富,希望自己能发展到过去富农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农民又存在着担心,害怕发家后再被戴上剥削的帽子,因而在生产中投工投资很不积极。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王朝建立初期大多实行过某种程度的平均地权,以缓解地主阶级与贫苦农民的尖锐矛盾,恢复被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小农户的破产和大地主的形成。实行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表明,防止历史上反复发生的土地所有权从平均化到兼并、形成大地主的轮回,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从互助组到初级社
针对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在经过讨论后发出了开展互助合作的号召,推行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这也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农业生产的互助合作实践最早开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后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也一直有发展。这些早期的互助合作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困难,也为后来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积累了经验。1951年春,政务院在《关于1951年农村生产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各地要加强对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要加强互助组的发展与巩固工作,并以此来达到进一步提高生产的目的。”到1951年年底,我国的互助组达到467.5万个,参加的农户达2100万户,占总农户的比重为19.2%。
随着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的正式下发,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开始加快。在1952年一年中,全国新增农业互助组335.1万个,参加的农户达4536.4万户,占全国农户的比重上升到39.9%。但在这一年的互助合作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单纯追求完成任务指标的倾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强迫农民参加互助合作组的不正常做法,造成了不良影响。
1953年10—11月,全国第三次互助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要求,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中心出现了转移,即从发展互助组为中心转向了发展农业合作社,首先发展的是初级社。在此前,我国虽有部分地区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但数量极为有限,从1953年冬开始,初级社迅速发展。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总结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十大优越性后,还规定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指标,如到1954年秋收以前,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发展到35800个以上。
在农业生产互助组阶段,农民只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打破了家庭的界限,在各个生产环节上实行互助,而属于各户的土地并没有合到一起,各户土地上收获的农产品,还是归各户所有,只是需根据地亩来分摊生产的共同费用,以及结算相互问的互助费用。这是一种不改变生产资料的归属、劳动者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协作,来解决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匀的经营形式。这种形式对于一些缺乏劳动力和耕畜的农户来说,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与互助组则大有不同。尽管土地属农户私有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加入初级社,农户的土地是必须以入股的形式,交由社里统一经营的。劳动成果也由社里统一分配,只是保留了入股土地的分红,以体现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块具体耕地的产出状况,与这块耕地的所有者已经没有了直接的经济联系,所有的农户(社员)都必须根据合作社全部土地的绎营状况,决定社员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尽管保留了农户土地的私有权,但农户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土地的直接控制权,这是一个深刻变化。
(三)高级社的建立和加速发展
当初级社在一部分地区实行了才短短的两三年,到l955年夏季以后,一场以普遍建立高级社为目标的掀起“农村社会主义高潮”运动即迅速地席卷整个农村。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会议上否定了1953年和1955年春对合作社的两次整顿工作,批评了主张发展合作社要稳步前进的同志,说他们像小脚女人,对合作化运动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戒律,看不到主流,犯了右倾的错误。毛泽东同志认为,农村不久将出现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1955年12月底,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作序。序言中说:1955年下半年,中国的情况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中国的1.1亿农户中,已有0.7亿农户加入了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件事告诉我们,只需要1956年一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
但由于“社会主义高潮”的席卷,农村合作化,尤其是兴办高级社的发展速度,比毛泽东同志的估计还要快得多。到1956年2月中旬,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总数的85%,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已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8%。而到1956年年底,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8%。1953—1957年全国参加初级社和高级社的农户数请参见表1—2。不难看出,实际上只用了从l955年夏到1956年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就不仅实现了农村的合作化,而且基本实现了取消土地私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普遍化。
从农户家庭的单干,到互助组,再到初级社,这中间无论是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还是劳动成果的分配方式,显然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但是,土地仍属于农民私有,这一农村经济中的基本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那种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实际上是在初级社消亡、高级社建立之后,才逐步形成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生产资料集体共有基础上的统一经营、共同劳动、统一分配。在这种特征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经营体制,一直运行到1978年实行农村改革,它总共运行了约25年的时间。尽管高级社普遍建立之后不久,又迅速地在全国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体制,但高级社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因此可以说,高级社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前农业经营制度基本形成的标志。
(四)农业合作化的经验和教训
回顾我国农业合作化的进程,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合作化体现了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我国工业化总体战略的需要,但也存在急躁冒进的问题。在前期阶段,合作化工作体现了渐进和自愿的原则,以示范和帮助为主,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这三个既有联系又有交叉的阶段,是小农可以接受的方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