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政策改革的经济影响研究》运用局部均衡理论探索国际农业政策改革的经济影响,并借助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定量分析国际农业政策进一步改革对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影响,进而提出中国参与农业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国际农业政策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选题分析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国际农业政策改革的经济影响研究》首先回顾了国际农业政策改革启动的国际环境,分析了乌拉圭回合国际农业政策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国际农业政策进一步改革启动的原因。
乌拉圭回合国际农业政策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首次将农业纳入多边规则,推动了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但是,乌拉圭回合国际农业政策改革是不彻底的。(1)在市场准入方面,发达成员的关税高峰问题依然严重影响世界农产品贸易;关税升级使发展中成员农产品出口多样化面临严峻挑战,尤其会限制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许多成员的农产品关税实施税率和约束税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为部分成员提高农产品保护程度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新一轮谈判关税削减需要扣除的水分;发达成员的复杂关税结构和大量使用的非从价税,是阻碍农产品进口的隐蔽性保护手段;关税配额完成比率不高,实质上限制了配额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实际上延续了乌拉圭回合前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格局,在成员问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2)在农业国内支持方面,农业国内支持规则对发达成员农业政策的约束有限,即使发达成员能够很好地履行承诺的农业补贴削减义务,其扭曲贸易的农业补贴空间仍然较大,对农业仍然给予巨额补贴,农业协定并未对发达成员农业政策产生实质性约束;少数发达成员近年来的农业补贴呈增加趋势。(3)在出口竞争方面,出口补贴带有明显的倾销特征,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有明显的扭曲作用,对发展中成员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提高农民收人和改革经济政策有不利影响。由于乌拉圭回合规则允许成员滚动使用和转移使用出口补贴,使部分成员可以在一些年份和某些产品上突破出口补贴承诺。此外,出口信贷和粮食援助成为经过乔装改扮的出口补贴新形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