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37149
  • 作      者:
    王钦敏[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立足于福建省信息化系统工程——“数字福建”的建设实践,以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为对象,针对目前“条块”分隔、各自为政的基础数据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信息化工程和信息服务现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和网络的效益,提出了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概念,设计了低成本、集约化、可持续的区域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体系框架,并从信息资源的时空化再造和区域信息共享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建设人手,实现了“数字福建”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为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区域和数字中国的信息资源利用、共享与应用服务问题提供了先导和示范。<br>    《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可供从事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和技术人员,从事数字地球、数字区域、数字城市工作的研究、开发、教学和应用人员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正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服务方式,推动世界从传统的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取决于信息的占有程度。谁占有了信息,谁就占有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制高点。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其经济总量中已有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艰巨任务。因此,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无论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从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br>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牵引机车”。它包括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涉及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必须注意到,目前信息高速公路上“车辆繁多、车速不一、货装松散、缺乏规矩”。重大信息化工程更是缺乏国家信息化顶层设计指导下的“条条”和“块块”统筹协调的系统工程规范。特别是在涉及信息化核心问题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用服务方面,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可推广的数字区域建设工程和信息共享技术服务体系。<br>    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存环境,更为了确保人类的后代及与我们共享地球的其他生物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我们不但迫切需要对地球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需要一个共同的框架来获得和共享我们对地球的认识。1998年美国提出的“数字地球”就是希望构建一个全球范围、以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为框架的完整的地球信息系统,以便于彼此间通过互联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信息的查询、协同、共建、共享、增值和应用,并避免信息源、知识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高速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收集可靠、易用并且实时更新的信息。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1章 绪论<br>1.1 背景<br>1.2 国内外发展现状<br>1.2.1 国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br>1.2.2 国内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br>1.2.3 本书结构安排<br><br>第2章 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br>2.1 相关概念和领域<br>2.1.1 数字地球和数字区域<br>2.1.2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br>2.2 数字区域信息基础设施<br>2.2.1 数字区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br>2.2.2 数字区域信息安全基础设施<br>2.2.3 数字区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br>2.2.4 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br>2.3 数字区域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构成<br>2.3.1 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机构<br>2.3.2 信息化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br>2.3.3 信息化公共应用服务软件平台<br>2.3.4 信息化关键技术<br>2.4 本章小结<br><br>第3章 数字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技术体系<br>3.1 区域信息资源再造与增值服务<br>3.1.1 信息资源再造的技术标准<br>3.1.2 信息资源标准化、时空化、网络化再造与建库<br>3.1.3 信息资源挖掘利用与增值服务<br>3.2 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br>3.2.1 区域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总体框架<br>3.2.2 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关键技术<br>3.3 区域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br>3.3.1 分布式的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共享<br>3.3.2 GIS体系结构的演进<br>3.3.3 地理信息网络服务——GIS从系统到服务的转向<br>3.3.4 “熔·享”——地理信息网格<br>3.3.5 区域空间信息资源网络服务体系的总体技术框架<br>3.4 本章小结<br><br>第4章 区域信息共享软件应用服务平台<br>4.1 基于XML和web服务的软件平台设计<br>4.1.1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设计<br>4.1.2 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设计<br>4.1.3 基于工作流的业务协同设计<br>4.2 区域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研究与实践<br>4.2.1 区域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总体概念模型<br>4.2.2 区域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设计<br>4.2.3 区域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应用案例<br>4.3 区域信息资源交换服务平台研究与实践<br>4.3.1 区域信息资源交换服务平台体系结构设计<br>4.3.2 数据共享方案设计<br>4.3.3 系统功能设计<br>4.3.4 区域信息资源交换服务平台应用案例<br>4.4 区域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研究与实践<br>4.4.1 SircMap体系结构设计<br>4.4.2 SircMap的数据库设计<br>4.4.3 sircMap的地址匹配引擎设计<br>4.4.4 sircMap应用服务模式设计<br>4.4.5 SircMap的部署<br>4.4.6 sircMap应用案例<br>4.5 本章小结<br><br>第5章 结论与展望<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