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于审计需要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股份制公司走上历史舞台,并且由于其强大的筹资能力而成为在经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相比,股份制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代理冲突,具体而言,即经营者作为代理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所采取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使经营者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为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付出最大的管理努力,所有者会采取一系列的约束和激励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借助于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鉴证。在这种背景下,审计(主要是民间独立审计)便应运而生,并且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民间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审计界一直面临着两大瓶颈需要突破:一是高昂的审计成本,二是审计人员责任与风险的界定。而且这两大瓶颈的突破还要以不影响(或不显著影响)社会公众对审计界的信任为前提。在18世纪产生的最初民间审计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运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是详细审计。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详细审计所带来的高昂审计成本已成为审计界的不能承受之重,由此带来审计方法的创新,即由对重要账户进行分析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审计逐渐取代了传统交易事项的详细审计。进入20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日益发展,企业从证券市场上筹集的资金越来越多,同时,随着股份公司经营的日益复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的范围和深度也空前加大,而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依赖审计人员出具的鉴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期望差距便凸显出来。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社会公众对审计所应发挥作用的需求与审计界在自身利益诉求和诸多限制因素下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安排之间的差距,具体而言,审计期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现方面。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能够发现所有重大舞弊差错的行为,而审计人员由于抽样审计方法和审计成本的限制,再加上差错与舞弊行为的隐蔽性,很难达到此要求。二是保证程度方面。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能够对其审计报告所鉴证的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水平提供绝对的保证,但是审计人员认为依据审计程序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三是信息的范围方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