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契约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406706
  • 作      者:
    汪中求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
  中国充满着“粗放增长”的机会未来中国三十年;
  中国必然建立具有“契约精神”的新商业文明。
  一部公务员、企业老板、员工的必读书。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
  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分工和合作。分工使得每一个人的工作简单化,易于培养专家;合作首先需要程序,程序的主体是步骤及其标准。只有培养契约精神,才能够有真正的分工和合作。
  职业化的训练是人性化。只有培养契约精神,才能够有真正的职业化。
  抛弃契约精神耍弄小聪明的人,无视契约精神把小聪明用得极好的民族,终将丧失获取大智慧的机会。
  ——汪中求格言
  《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新力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汪中求,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资委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陆军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
    江西九江人,1992年进入商界,先后就职于香港恒雅、清华同方、泰豪科技等知名企业,从业务员做起,历任区域经理、分公司经理、企划部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等职,积累了丰富的企业营销和管理的实战经验。
    2003年8月,出版《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对自己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做了总结,提出了“简单的招式练到jz就是绝招”、“做人优先于做事”、“人生难掌握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等人生格言。
    2004年1月,出版《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提出“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精细化管理的新时代。
    2005年6月领军推出《精细化管理》系列图书,着力推进中国的精细化管理事业,并率领团队从事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咨询和实践。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优秀管理培训师”、“杰出管理专家”、“亚洲十大培训师”等称号。
    2007年5月,出版《细节决定成败Ⅱ》,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对“什么是细节、细节的本质、细节的功用、我们为什么做不好细节以及如何做好细节”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提供了一些培养员工细节意识的训练方法以及实用的细节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在推广精细化管理的事业中,在与企业和社会的深入接触中,深切感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社会充满着‘野蛮生长’的机会;未来中国三十年,中国必然建立起具有‘契约精神’的新商业文明,中国的发展才能告别粗放式增长,真正进入精细化时代,真正建立起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

展开
内容介绍
  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没有契约的文明就不是真正的文明。只有具有契约精神的民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可以肯定地说,走在文明世界前列的群体,无一不是契约精神的楷模。欧美国家商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辉煌,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优良契约精神。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
  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分工和合作。分工使得每一个人的工作简单化,易于培养专家;合作首先需要程序,程序的主体是步骤及其标准。只有培养契约精神,才能够有真正的分工和合作。
  职业化的训练是人性化。只有培养契约精神,才能够有真正的职业化。
  抛弃契约精神耍弄小聪明的人,无视契约精神把小聪明用得极好的民族,最终将丧失获取大智慧的机会。
  ——汪中求格言
展开
精彩书摘
  2.兽首竞拍:是毁约还是爱国?
  2008年10月,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宣布,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
  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十二生肖铜兽首,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清一色的红铜铸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五件已经回归中国,另外五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一直不知所终。这次佳士得宣布拍卖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极有可能是最后的两件。长期以来,兽首铜像都是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佳士得宣布拍卖两件兽首铜像的消息传出后,弓l起中国各方关注。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表示,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是历史上中国文物流失的见证,一方面我们尊重拍卖公司的商业规则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此次拍卖所得将用于公益事业,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拍卖战争劫掠的文物,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接受。“圆明园”绝对不能变成一个商标,否则就会导致流失文物的拍卖成为普遍认可的商业惯例。
  另有中国内地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兽首铜像。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乘机前往巴黎,试图阻止圆明园兽首拍卖活动。
  中国官方发言人发表声明称,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物返还原属国,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文化财产原属国人民不容剥夺的基本文化权利。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战争中掠夺的大量中国文物,包括从圆明园掠夺并流失出境的众多珍贵文物,应该归还中国。拍卖圆明园文物,有悖于相关国际公约的基本精神,将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感情。
  2009年2月25日,佳士得拍卖行在一片反对声中对兔首、鼠首铜像进行了拍卖。随后,佳士得对外宣布,中国籍男子蔡铭超以总计3149万欧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两尊兽首。
  然而,蔡铭超在成功竞得两尊兽首之后,竟然多次对外高调表示,将拒绝付款。蔡铭超在公开场合不断更改他拒绝付款的理由,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是这次竞拍纯属爱国之举。用蔡铭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而他只是尽到了自己爱国的责任。如果付款就等于成全了佳士得,做了他们的帮凶。
  二是因为国家文物局针对佳士得而下发的通知将导致两件拍品无法入境。“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规定,如果这两件拍品无法入境。自然不能付款。”
  三是蔡铭超在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中说:“这件东西本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拍品,对于来历不清不楚的东西,怎么付款呢?”
  我个人认为,蔡铭超先生此次竞拍成功后拒绝付款的行为,是违背契约精神的又一典型表现,蔡铭超先生的做法更是让我们丢人。
  首先。蔡铭超先生的行为与“爱国”两字根本就沾不上边。蔡先生宣称,竞拍和不能付款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爱国”。然而,稍有理智的人都可以看出来,参与一个国际性的商业竞拍,与“爱国”何干?中国政府历来要求个人不要参与竞购被劫掠的文物,认定这是赃物而去参拍赃物,不与国家保持一致,何谈爱国?国家不希望把这些本来价值并不算高的文物炒高,希望以外交或法律的途径索回,参与竞拍岂不是哄抬价格?形成价格炒高到三千多万欧元的既成事实,何谈爱国?真的希望兽首回国,那就买回来,为何最后又拒绝付款?这种搅局行为,何谈爱国?
  其次。兽首不能正常入境和兽首来历不明更是不能作为拒绝付款的理由。既然知道兽首来历不清不楚,为什么还要去参加拍卖呢?政府早在2008年就发了通知,要求商家为防止借拍卖炒作哄抬被劫掠文物价格的行为,不要参与竞拍、购买任何被盗或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明明知道文物是劫掠的,拍卖是可耻而非法的,依然参拍,最后怎么反而成了不能付款的理由呢?
  第三。蔡先生出尔反尔的行为有损中国人在国际上树立良久的诚信形象。更为严重的是,蔡先生违反拍卖规则的行为也将成为外国攻击中国诚信的借口。虽然拍卖后一些买家由于资金以及对拍品存在质疑等原因不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这种现象绝对是拍卖界的丑闻,过去国内发生的这种现象基本上都是被刻意地隐瞒。尽管如此,这种行为终究还是评判一个人诚信与否的标准。现在将这种失信行为放大到世界拍场,曝光在全球的视野之下,丢掉的就不是蔡铭超个人的诚信,还有中国人的信誉。从表面上看,蔡铭超失去的是个人诚信,但实际上却是以整体华人的诚信为代价的。日后,中国人前往海外参与竞拍的难度将更大,将会遭到严格的信用审核。
  第四。蔡铭超先生这种不讲诚信的做法让国人的脸面无光。兽首回国,有很多种途径,首选应该是通过追索等正常渠道进行返还,而竞拍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此次铜首之争,不论是外交部多次出面干涉,还是文物局发表对佳士得的严查声明,中国官方都表现得理直气壮,始终处在主动地位。然而,不管蔡铭超的目的是不是故意炒高兽首,但既成事实就是这一被劫掠的赃物被炒成了天价,而且拒绝付款的行为顿时扭转了原本存在的优势局面,媒体、舆论甚至国家相关部门都被搅人到一种尴尬被动的局面之中。中国仍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对于文物的追讨工作,需要长久不断的努力一步步地实现。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淡化处理文物回归之类的事件,绝不要以为依靠简单的爱国之情就可以在短期内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五,单就整个拍卖过程来说,蔡铭超的竞买程序是有法律效力的,已经形成了民事合同。应该进行支付。蔡铭超通过新闻发布会声明“拒付”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族情感和法律意识应该分别而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神圣的契约精神:现代文明的基石
1.没有契约,就没有信用
2.没有契约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人和上帝之间有契约,人和人之间也有契约

第二章 不按规则出牌:中国人契约精神的缺失
1.田忌赛马:破坏规则还是智慧谋略?
2.兽首竞拍:是毁约还是爱国?
3.“达娃”之争谁之错?
4.好人为什么总是吃亏?
附录:怎样看待好人总是吃亏?
5.为什么你不快乐?

第三章 谁破坏了我们的契约精神?
1.契约文化缺失:重礼义.轻规则
2.特权意识浓厚,不知平等为何物
3.责任意识缺乏,公德思想淡薄
4.善搞潜规则,乱用小聪明
5.眼前利益为重,长远思考为轻

第四章 什么是契约精神?
1.让依照规则办事成为一种习惯
2.让团队利益至上成为一种规范
3.让追求责任成为一种自觉
4.让和谐共赢成为一种原则

第五章 如何培养契约精神?
1.互信:像相信自己一样相信别人
2.守诺:结果才是诚实守信的最好证明
3.奉献:为别人是更好地为自己
4.宽容: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第六章 如何按契约规则办事?
1.契约必须履行,应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2.忠于契约,用规则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像岳飞精忠报国那样遵守契约
4.忠于自己的良知
附录:成氏诫子书

第七章 契约精神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1.倡导契约精神,净化市场环境
2.阳光交易,不挣黑心钱
3.认真履行契约,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4.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附录:中国移动承担企业责任的定量指标

第八章 “心理契约”是团队最好的凝聚剂
1.让员工满意并且快乐
2.管理者要自我反省、自我修正
3.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附录: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第九章 契约精神养成,重在政府推动
1.做契约精神的表率
2.关注并且扶助弱势群体
3.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4.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5.平等观念和对话意识
6.恪尽职守,勤政廉政
附录:富兰克林的十三条自律

第十章 契约精神:成就井然有序的未来中国
1.褒扬契约精神,让好人终有好报
2.不践踏法律、道德和良知
3.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4.建立健全的社会契约机制
5.用明规则来消灭潜规则
6.实行问责制
附录: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