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第一节 会计基础知识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按照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登记、核算、监督、控制并参与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习惯上,人们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称为“会计”。
现代会计学家一般将会计看成是一个信息系统。从一般意义上看,信息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与外部客观世界发生联系的介质,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会计信息是经过会计人员记录、计算、分类、汇总而形成的有用的会计数据。信息比数据的用途更大,价值更高。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信息系统就是一个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在这里,信息处理既包括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会计数据,输出会计信息,以满足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要;又包括对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并利用加工后的信息参与经济管理。
会计的种类有哪些?
会计的种类按会计管理的范围分为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会计要实现管理的职能,首先要掌握情况,其次要制定管理目标,并对实际业绩和预定目标进行比较,借以检查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会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成本。针对这两个特定侧面的管理就将会计分成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
另外,国际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主要探讨外汇业务的处理、国际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与制定、国际税务等,实际上是国际运用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个混合体。
企业应设置哪些会计岗位?
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等具体情况设置会计岗位,一般大中型企业应设置会计主管,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资金核算,总账报表和稽核等会计岗位。
小型企业因业务量较少,应适当减少岗位设置,如可设置出纳、总账报表和明细分类核算等会计岗位。
会计主管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会计主管的岗位职责一般包括:具体领导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组织制定、贯彻执行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组织编制本单位的各项财务、成本计划;组织开展财务成本分析;审查或参与拟定经济合同、协议及其他经济文件;参加生产经营管理会议,参与经营决策;负责向本单位领导、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查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的政治理论、业务技术的学习和考核,参与会计人员的任免和调动。
什么是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方面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具有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它是会计最为基础的工作,即:事后核算。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的规定,企业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物资的收发和增减及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及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等等,都必须借助会计核算,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如实、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为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这些方面也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但随着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核算的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为了在经营管理上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会计还要利用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决策;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过程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会计核算与其他提供信息的活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货币度量,其他指标和文字说明只是附带的部分。因为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企业最初投资是用货币度量的,所以对这些投资使用的追踪记录也只能使用货币度量。会计有时也使用其他度量,如实物数量、劳动工时等,其目的是改善货币度量的效果和扩大会计信息输出的范围。
(2)会计的反映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综合性。会计反映整个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并连续地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使用货币计量把大量的、分散的、不易理解的数据加以分类、汇总、排序,使之成为便于理解、能说明全面情况的信息。
(3)会计是核算已经发生的事实,具有可验证性。会计主要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实,为此,在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后,都编制书面凭证,并经审核,以保证其真实性,并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惯例对其进行加工,以保证提供的信息符合规范。因此,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可验性。正是会计的这一特点,使对企业的审计成为可能,并且使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到社会公认。
什么是会计的监督职能?
从监督职能看,任何单位的经济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为了保证目的的实现,各单位不仅要制订计划、分配资源,组织计划的实施,而且要进行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和指导,监督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职能。也就是说,要监督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各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法;各项耗费、成本、收入和盈亏的计算是否真实正确,等等。会计监督可以从某一单位的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也可以从其外部经济活动进行;可以是事后监督,更重要的是事前与事中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会计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经济监督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监督伴随着会计核算同时进行,因此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应该如实记录反映,同时还要审查它们是否符合有关财经法规,从而全面、完整地监督每一项经济活动。
(2)以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会监督必须依据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进行。《会计法》不仅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实行会计监督的权力,而且规定了监督者的法律责任。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如果放弃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会计监督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具有综合性。会计主要使用货币度量,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从总体上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除了核算与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决策、预测、控制、分析等职能。
会计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的主要领域是企业会计中的财务会计。其规范的内容从具体会计准则规范来看,可以归纳为三类:
(1)涉及会计要素具体业务准则,如存货、固定资产、应收应付项目、所有者权益、收入等。
(2)涉及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如资产负债表等。
(3)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如银行基本业务准则等。
涉及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每一个会计主体,必有它的会计制度。
会计的核算原则有哪些?
会计的核算原则包括一致性原则、公开披露原则、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1.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各期应使用同样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一致性使得公司各期财务报表的比较成为可能。
公司使用的会计核算原则各年必须保持一致,以使各年的财务结果可比。如果公司变更其存货计价方法,必须在附注中披露该项变更及其影响。
假定你正在分析某公司两年的净利润情况,在这段时间里公司从加权平均法转为先进先出法。它的净利润戏剧性地增加了,然而这仅是存货计价方法变更的结果。如果你不知道这项变更,你可能会以为公司利润的增加是由于改善经营造成的,显然这不是事实。
一致性原则并非要求同一行业的所有公司都要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它并不意味着公司绝不改变其会计处理方法。然而,公司若进行会计方法变更,则必须揭示变更对利润的影响。
2.公开披露原则
公开披露原则是指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列报足够的信息以使外界能够据此对公司作出合理的判断。简而言之,公司应就其经济事项列报相关的、可靠的、可比的信息。对存货而言,这意味着要揭示其所使用的计价方法。不披露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银行可能会对公司产生不良印象,从而作出错误的贷款决定。例如,假定银行正在比较两个公司一个采用先进先出法,一个采用加权平均法。采用先进先出法的公司报告较高的净利润,然而这仅仅因为它采用了特定的存货计价方法。如果不披露公司所使用的存货计价方法,银行可能会贷款给一个不太好的公司而拒绝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