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理论和政策的互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2632
  • 作      者:
    冯玮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理论和政策的互动》对日本的经济体制入手,分析了其历史演变的过程,完整地展现了日本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全面地了解日本经济体制现状的形成原因。全书主要从关原之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嬗变、江户时代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转型、“日清战争”前后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激变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
内容介绍
    近世以来,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如同一栋大厦的建造:作为德川幕府“序幕”的“关原之战”,为其“平整地基”;“日清战后经营”的展开,使之正式“开工兴建”;一战期间的“大战景气”及其后的“昭和恐慌”,使之“轮廓初显”;二战期间“总体战体制”的建立,使之“结构封顶”;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使之“装潢完工”。《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理论和政策的互动》通过翔实的资料,围绕日本经济体制“四大特征”形成,以及理论和政策的互动对“四大特征”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了日本的“战争崛起”。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关原之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嬗变<br>    一、关原之战和幕藩体制的建立<br>    江户幕藩体制是在关原之战后正式揭幕的。以战争建立的幕藩体制,是以建立现代资本主义体制为导向的明治维新政府必须接受的“遗产”,同时也为历经中日甲午战争、一战、二战最终成型的现代日本经济体制“四大特征”,举行了奠基礼。<br>    庆长三年(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在伏见城死去。临死前,丰臣秀吉留下遗言,由“五奉行”长束正家、石田三成、增田长盛、浅野长政、前田玄以,任其6岁遗孤丰臣秀赖的“付家老”(监护人);“御法度、御置目之仪”即国家的治理,由“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宇喜多秀家“合议”;“太阁藏入地”即他的领地和其他“算用”,由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总揽,由此建立了所谓“后丰臣秀吉体制”。<br>    ……
展开
目录
    绪言: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研究状况综述<br>    第一章 关原之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嬗变<br>    一、关原之战和幕藩体制的建立<br>    二、小农自立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br>    三、江户三大改革:殖产兴业政策的源头<br>    四、“财阀”的出生和“日本型经营”的萌芽<br>    五、现代金融体制的温床:江户时代的金融业<br>    第二章 江户时代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转型<br>    一、江户时代最初的“经济学家”<br>    二、经济合理主义者和流通合理主义者<br>    三、农本主义经济论者<br>    四、日本型重商主义经世学者<br>    第三章 “日清战争”前后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激变<br>    一、殖产兴业:日本现代产业的形成<br>    二、“日清战后经营”:经济体制史的里程碑<br>    三、从“政商”到“财阀”和“官商一体”的象征<br>    四、“二重结构”的母体:“株式会社”的勃兴<br>    五、“自由劳动者”的产生和“三大神器”的隐现<br>    六、现代日本金融体制的滥觞<br>    第四章 明治时代影响政府决策的经济思想和理论<br>    一、“殖产兴业”和“日清战后经营”的指导理念<br>    二、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先驱<br>    三、“国民教师”的“贸易立国主义”<br>    四、“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三大贡献”<br>    五、贸易“自由”和“保护”之争<br>    第五章 一次大战和现代经济体制“四大特征”的显现<br>    一、日本资本主义体制的结构性变化<br>    二、“大战景气”的刺激和“昭和恐慌”的冲击<br>    三、从“引导”走向“统制”的政企关系<br>    四、“日本型经营三大神器”的成型<br>    五、“间接金融”的迅速发展<br>    六、“日本经济二重结构”的形成<br>    第六章 大正至昭和初期影响深远的经济理论和争论<br>    一、“日本式劳资关系原型”的理论和实践<br>    二、“本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br>    三、“日本法西斯理论鼻祖”的思想和理论<br>    四、“井上财政”和“高桥财政”的指导理念<br>    五、“金解禁论争”<br>    六、“日本资本主义论争”<br>    第七章 二次大战和“四大特征”的确立<br>    一、“总体战体制”的构建<br>    二、“政企关系”的激变<br>    三、“日本型经营三大神器”的定型<br>    四、“间接金融体制”的确立<br>    五、“协力体制”和“互相持股”的形成<br>    第八章 昭和后期至平成时期褒贬“四大特征”的理论和学说<br>    一、解构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三大支柱”<br>    二、辨析“日本株式会社”<br>    三、“日本型经营三大神器”的“利”和“弊”<br>    四、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光”和“影”<br>    五、“二重结构”和“互相持股”的“善”和“恶”<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