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胎于旧中国。她与旧中国的经济遗产具有双重关系:废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继承、改造与发展既有的经济成分与生产力。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旧中国的经济遗产,关系到新中国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的教训,值得认真回顾与汲取。在20世纪50年代①前叶,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方针时慎重对待历史与国情,实施了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区域协调布局与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争取外援的发展战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的经验教训无不与正确对待历史和国情有关,值得认真总结与汲取。<br> 概括起来,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封建生产关系占据支配地位的广大农村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操纵经济命脉的城市相结合的贫穷落后的经济体系。其显著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畸形,资本总量偏枯与官僚资本相对集中并存,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长期遭受严重的战争创伤之后,这些特点更加突出,并且进一步出现了生产萎缩、通货膨胀、市场紊乱、民国政府的财政金融崩溃等严重局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