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诞生时,中国人的服装差别还很大:沿海城市中,中山装、长衫棉袍布鞋、干部服胶底鞋、西服革履等,同时并行;而广大农村和城市底层的民众维持着“短褐不完”、衣衫破旧的着装水平。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苏维埃为模式的工农联盟,改变了中国人的服装形象。很快就在男子中推广了干部服,妇女中推广了“列宁装”。
民国原有的中山装,简化后由红军、解放军采用做军装,由此发展为“干部服”,特别受到进步人士的普遍推崇,并且延续不衰。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山装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到列宁装的影响,在款式上有了新变化(如翻折领的领头变尖了,单排7粒扣变为5粒扣,上下贴袋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简化处理等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刀阔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暴风骤雨般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迫使地主富农不敢再戴瓜皮帽,不敢再穿团花缎面袄或长衫马褂。接连而来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运动,又使资方人士和知识分子自觉地解下领带,脱去西装,为表示进步而换上了干部服或中山装、布鞋胶鞋,融人劳动群众之中。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政府纺织部门设计出新颖大方、省工省料、便于劳动者的服装。
由此,首先重视服装的实用性,至于民族文化的审美观则被忽视了,传统被淡忘了。无产阶级已经破坏了旧世界,而新的世界尚未健全起来。在“念念不忘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支配下,简洁质朴的衣着,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朴实无华的大众化服装,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流。
中山装的来龙去脉
英国2007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展览,就是“名人套装样式展”,其中包括毛泽东、丘吉尔和查理·卓别林等人的服装。中山装被列为“国际十大名人套装”之一。
毛泽东喜欢穿中山装。
1949年新中国领导人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媒体上,他们所穿的套服也随之名闻世界。这种标准服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称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来,便和西服一起流行。北伐胜利后,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曾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毛泽东主席一向对中山装很欣赏,他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现在,中国领导人和广大干部还时常穿中山装。
顾名思义,“中山装”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现代化中式男子服装。
自从清朝覆灭、民国成立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山装一脉相承,成为我国新生代的主流标志。
但是关于中山装的起源,没有第一手确切资料记载。各处众说纷纭,考证起来莫衷一是。
目前至少有两家老牌服装店在争夺“中山装”的首创权,这两家都是20世纪初期上海滩的所谓“丰帮裁缝”(浙江宁波奉化帮,又讹称为“红帮裁缝”)。一家是张氏“和昌号西服店”,是1896年宁波人在上海静安寺路407号开办的上海第一家西服店,创始人之一是从日本学艺回到上海的宁波鄞县裁缝张尚义;另一家是王氏“荣昌祥呢绒西服号”,1910年在南京路西藏路口开办的上海最大的男式西服店,创始人之一是宁波裁缝王才运。
据说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多次到上海市做服装。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日本士官服和学生制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男士服装,由上海的服装店制作成功。
又据说孙中山委托日本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然后到了上海,于1916年请“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的著名宁波裁缝王才运依照图样制作。亦有一说是1919年孙中山将自己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到上海的亨利服装店改为便服,成为中山装的起源。
关于中山装,还有如下说法:“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认为中山装来自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孙中山早先在1902年于越南筹建兴中会分会,曾委托河内一个来自广东的裁缝黄隆生制作了第一套中山装,孙中山采取当时南洋华侨流行的“企领”代替西装的硬领,等等。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公认。
对于中山装的来由,费孝通(20世纪80年代中)还特为此做过一番解释。他的父亲费璞安曾在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费孝通说:“我们穿的这种衣服,叫干部服、中山装。哪里来的,你知不知道?大约80年前,当时我父亲不到30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穿这样的衣服,上边没有这一条领,是日本的学生装。日本的中学生到现在还穿这种衣服。这个衣服式样是孙中山先生传到中国来的,所以叫中山装。把日本的学生服变一变,加上这一条领子,后来花样多了,口袋多了。”而说到日本的学生装又是来自德国的士官服。德国士官服又派生出列宁装……如此再追溯下去,简直没完没了啦。总之,应该说中山装跟西服不同,是由日本的学生服改变而来,也就可以了。
1945年10月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和毛泽东都穿着中山装。看当时的照片,他们二人所穿的中山装是一个标准样式的。
跟原先中国传统服装(大褂)相比,这种新式男装有四大特点:(1)前部开襟,有一排五到七个圆形纽扣,而原先是没有纽扣只用布制褡袢的;(2)上下左右共有四个口袋,而原先是根本没有口袋的,放什么物品都是往怀里一揣或者拢在长袖里;(3)直筒形的袖口,完全不同于原先的“马蹄袖”等;(4)不同于西装的特点主要在于领子为圆形,带有风纪扣,不是敞开的;还有,后部下方不开缝。
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中山装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以后便和西服一同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为:上衣是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的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两侧有斜口袋和后部暗袋。
20世纪前期,在孙中山倡导下,革命党人以身着“中山装”为荣;此后国共两党都采用“中山装”为标准礼服。
正因为革命领袖和干部都穿中山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便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于是,中山装成为新中国一款标志性的服装,甚至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
中山装作为新中国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新中国领导人的服装艰苦朴素
新中国的党政领导干部服装基本上是由红军的军装发展而来:简单的八角帽、粗布干部服。抗日战争以来,民间亲热的称呼所谓“土八路”,服装就是这么“土里土气”,反映了军队跟老百姓一家亲!
20世纪20年代,甩恩来、朱德、陈毅、聂荣臻这些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革命者,在欧洲都曾“入乡随俗”穿起了西装,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正式场合都一律穿起了简易化的中山装——干部服。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跟蒋介石谈判,穿的服装是临时现做的。当时毛泽东跟蒋介石的合影全身照片,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国共两党各自的风格。
毛泽东一辈子没有穿过西装。早年穿长衫,红军时代穿军服或军便服、布鞋,开国大典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领导干部,如刘少奇、朱德、陈云、彭德怀、贺龙、林彪、康生、陈伯达等也同样。除了某些从事外交工作的干部,如周恩来、陈毅、张闻天、王稼祥等,有时(特别是出国时)也穿西服革履,但那往往出于工作需要。总的说来,他们的服装都很朴素大方。
当时中央领袖在服装上一贯艰苦朴素。1954年8月24日,毛泽东会见英国前首相、工党领袖艾德礼,工作人员见他穿着一条屁股上打满了螺纹补丁、膝盖等处磨得发白的裤子,劝他换一条。他说:“不要紧,谁看我后面呢?再说,我就坐着不起来,怎么会现丑?”工作人员听了哭笑不得。
周恩来总理的内衣、衬衫,也是打着补丁。他的一双皮鞋,一穿20年。节约闹革命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