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2370
  • 作      者:
    邹东涛,欧阳日辉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的写作设计了两条线索:以经济发展历程和成就为主线,以制度建设和制度变迁为辅线。书稿以时间先后顺序,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探索,“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坏、调整、恢复,改革开放以后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辛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内容而言,涉及农业、工业、制造、建筑、运输、外贸、财政、投资、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房地产、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等。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变迁方面,阐述了中国从新民主义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体制,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总论 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普适性
    面对中国经济崛起,曾有学者发问:“有谁能够预言,迄今为止人白最多的一个大国如此迅速崛起?”国际观察家也纷纷找寻“中国奇迹的秘密”。
    (一)新中国经济60年发展的主要经验
    新中国60年的发展道路是极其艰难曲折又极其辉煌的,有惨痛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喜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60年历程的成功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我们仅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加以总结。
    1.从社会制度层面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新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制度基石和起点
    1949年之前的中国经济为什么长期落后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越拉越大?因为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强化、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深化和长期战乱,不仅仅是严重影响、更是直接破坏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自1840年以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历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连续几十年的战乱,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和平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时代,这必然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积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新民主主义政策,轰轰烈烈搞土改,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来大多数农民没有和缺少土地、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这个大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土改之后,继之实施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一是逐步实行了资源配置的全面计划化,而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逐步退出。二是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双重激励”:政治激励与物质激励。改朝换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即有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激励,也有新中国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的政治激励。在这“双重激励”中,物质激励是基础,政治激励是主导。“双重激励”使大家“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很快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增长。这就是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经济快速发展的真实记录。
    2.从资源配置的基础来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持久的体制动力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前29年是在大起大落的波动中发展的,而后31年的发展则是持续高速增长。其基本原因就是我国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经久不息的体制动力。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促成的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的,但实际上自1978年开启的改革,或清或蒙、或明或暗、或快或慢、或多或少总是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的。例如,改革早期的放开农贸市场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和颁发奖金等,都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调整,不过那个时候“市场”还属于洪水猛兽般的资本主义政治概念而已。整个31年的改革,都是向着市场化方向挺进的过程,而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其说是“提出”,不如说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撕去了羞羞答答姓“资”姓“社”的面纱,堂堂正正地承认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而已。
    如果从新中国的60年看改革,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根据各个时期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也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尽管那些改革是在资源计划配置基础上,主要着眼于调整中央和地方、条条和块块的管理权限,与l978年以后的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不可同日而语,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以上两点从中国改朝换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来分析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表明,前者与后者虽然具有密切联系,但又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有着旧的剥削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不可能自发地发挥出来。剥削制度的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就必须使经济体制合理化。
    经济体制合理化的核心有两大问题:一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二是劳动者积极性激励的基础方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社会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下改朝换代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始建立强有力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政治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重激励’’而以政治激励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对于改朝换代新中国初期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在较短时期内超常规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一旦新中国新社会的建立和经济发展走向长期、常态和正轨,资源配置方式单一的计划调节就会逐步失灵,激励机制的过强政治化则会逐步衰弱。
    这就是说,长期的、常规的和自动发挥积极作用的资源配置基础方式只能是市场机制,长期的、常规的和自动发挥积极作用的激励机制,主要应该是物质激励。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好是解决了“资源配置基础”和“劳动者积极性激励基础”这两个核心问题。这就是说,新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持久的体制动力。
    3.国家独立、统一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证明,大国要能够发挥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和崛起,第一,必须高度统一,而不能分裂,也不能名义上统一而实际上是诸侯经济;第二,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附庸;第三,社会必须长期稳定,而不能动乱。
    这三条都是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理由非常简单,如果中国不统一,改革免谈,发展也不可能;如果中国不独立,改革免谈,发展也不可能;如果中国社会不稳定,改革免谈,发展也不可能。那么,还有什么“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伟大成就”呢?
    回顾新中国60年的历程,确保了自己的长期统一、独立,这固然是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如果国内什么时候政治、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就会出现挫折和波动。例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经济发展就受到严重影响。“六四”风波后,就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三年低迷。正因为如此,国家有时候不得不把“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
    那么,确保中国长期统一、独立、稳定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大国,凡大国都有其独特的统一、独立、稳定的发展道路。秦朝结束东周春秋战国的战乱,再度统一中国之后,在西汉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大势,久分为次,久合为主,在“经济分权+政治集权+儒家伦理+政权开放”这四位一体的治理结构下,基本成功地维持了国家的统一、独立和稳定,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中华文明和文明古国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以后,四位一体的治理结构仍然被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为基本有效的大国治理结构。
    社会心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特别是大国在走向发达国家的历程中,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前面引导,这对国民的团结奋斗具有心理上的强化和凝聚作用。
    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误甚至严重错误,正因为如此,国内外都一直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存在着不同声音,把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四项基本原则”看做某种“紧箍咒”。但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刚柔相济”的领导方式,已经成为维护中国长期独立、统一和稳定的坚强政治力量。
    4.坚持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决策不可盲目跟着政治风向跑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运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还是国民经济恢复之后的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三大改造”,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对运动和改造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运动和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的核心与实质,是要解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即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但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中国不言而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正确分析了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然而,“大跃进”把国民经济搞得“筋疲力尽”,1960年仍不顾当时面临的严重挫折,清楚地显示了经济决策盲目跟着政治风向走带来的恶果。
    ……
展开
目录
总论 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与阶段划分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六次改革发展契机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之”字形道路
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从恢复、徘徊到快速提高
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普适性
六、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国经济的未来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经济状况(1949年前)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时的基本国情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环境
第二节 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第二篇 恢复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年)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国内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节 财政经济的平衡发展

第三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第二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三篇 动荡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58-1978年)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第二节 “大跃进”与“大倒退”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和“共产风”

第六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经济徘徊发展
第一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第三节 经济调整的成效与基本经验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跌宕起伏
第一节 备战思想指导下的“三线”建设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第三节 “权力下放”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损失与某些领域的局部发展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的经济恢复与拨乱反正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的经济恢复
第二节 “左”倾思想的延续与拨乱反正

第四篇 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中国经济(1979-1991年)
第九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节 改革路线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前行

第十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改革思路的深化与“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二节 改革重心转移与多种经济成分格局形成
第三节 对外开放从起步到进一步发展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在体制摩擦中曲折前进
第一节 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与价格改革闯关
第三节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治理整顿

第五篇 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1992-2002年)
第十二章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第一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发展

第十三章 经济建设全面高涨.
第一节 1993年经济过热与“软着陆
第二节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第三节 加入WTO与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十四章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充满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 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节 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节体系
第四节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篇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2003年至今)
第十五章 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跨越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 完善财税体制和深化金融改革
第三节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四节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五节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六章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一节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第二节 新时期新阶段下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