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春秋英雄会
西周在危机中摇摇欲坠,诸侯为所欲为,有人悲鸣,是为儒家;有人自知世间规律不可抗拒,但想逃避大厦将倾的毁灭,是为道家;墨家则奔走呼号,天下将倾将变,但不要暴力为之,兼爱非攻;有人则顺势而为,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这就是法家。
一介草民乘着乱世轰轰烈烈地站到历史洪流的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总理宰相。
历史时空的隧道回溯到公元前686年深秋,山东半岛即墨从莒国通往齐国的丘陵古道上,密林深处隐蔽着一支伏兵,弓在手,箭在弦,虎视眈眈地盯着路上的动静。
这支伏兵的指挥官就是管仲。
当时,日益强盛起来的东夷齐国正陷入一场内乱。
齐国当政者齐襄公昏庸残暴,当政后对外大加征伐,对内是个暴君。齐襄公心理阴暗,与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私通。后米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十五年后,鲁桓公陪文姜到齐国走娘家,齐襄公与文姜旧情未断,又再一次私通,被鲁桓公察觉,齐襄公就派大力士公了彭生把喝醉酒的鲁桓公抱到车上活活勒死了。为了分散转移国内舆论指责,齐襄公就派兵到外打仗,甚至连周天王的军队也打了。为防天王的军队,他就派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带兵去守葵丘。两位大将临行的时候对齐襄公说:“这是苦差使,我们也不敢推托,求您给个期限。”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甜瓜,就信口说明年吃瓜的时候叫人去换防。到了第二年甜瓜上市的时候,连称就派人到临淄去打听,回来说:“襄公没在城里,跟文姜逛去了,有一个月没有回来了。”连称听后非常气愤。因为齐襄公曾娶了他的叔伯妹妹连氏,他现在只顾跟文姜淫乐,把连氏冷落了。管至父就派了一个小兵去送甜瓜,顺便问一下换防的事。不料齐襄公大发脾气,把甜瓜砸在小兵的脸上。连称和管至父气愤至极,就与公孙无知和连氏里应外合,存齐襄公到葵丘打猎的时候,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不久,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都被杀死,齐囤出现了无君主的局面。
危机就是机遇。此时,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小白和公子纠都日夜兼程在奔回齐国的路上,谁回来的早,谁就可能抢得君位。
齐国的大贵族高氏和国氏偷偷派人到莒国召公子小白回国,急不可待的公子小白就匆匆上路,快马加鞭地向齐国进发。他担心哥哥公子纠会抢先一步夺走他的君位。他的这种担心是对的。此时,鲁国也已派人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同时,还另派管仲率军去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上守候,拦阻公了小白回国。
管仲赶到莒国的边境,找一个地形好的有利位置隐藏起来,鲍叔牙和公子小白的队伍急匆匆地赶来了。管仲一见心中发急,便暗暗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下。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立即撤离返回并送信给鲁国。鲁国得到这个消息,觉得已经没有人和公子纠争位了,送公予纠回国的队伍就走得不那么急了。
谁知道管仲射中的是公子小白的带钩。他吓了一跳,又怕再来一箭,就故意大叫一声,咬破舌尖,口吐鲜血,摔在车下,连鼻子带门牙都摔出血来了。等大伙儿一哭,他才睁开了眼睛,松了一口气。鲍叔牙担心再遇到袭击,叫人抄小道继续使劲地往齐国跑,日夜兼程地赶回齐国的首都临淄。
这时候,公子纠和管仲还在路上。齐国的大贵族国氏和高氏等立即立公子小白为国君,称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派军队去抵抗鲁军,把鲁军打得一败涂地,退归鲁国的道路也被齐国切断。鲍叔牙送信给鲁国说:“公子纠是齐国国君的兄弟,齐国国君不忍心亲自杀他,请鲁国杀掉他。管仲和召忽是齐国国君的仇人,要亲自杀掉他解恨。如果不答应的话,齐国的军队就要打到鲁国。”鲁国没有办法,只得杀了公子纠,把管仲放在囚车上,押送回齐国。
站在囚车里,管仲就编了一首歌,让推车的人边走边唱,让大家忘记了疲劳,走得就快了。囚车走到齐国边境,鲍叔牙已经在等待迎接。管仲一到临淄,齐桓公沐浴三次,亲自迎管仲在郊外,拜管仲为宰相。
管仲被囚回齐国并拜为宰相,是鲍叔牙的主意。当上国君后,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杀死他,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却劝他:“当君主的应当把眼光看得远大点。如果大王只想治理好一个齐国,那么我和高氏、国氏来协助您就够了。如果大王想称霸诸侯,就非管仲不可。管仲的才能比我高多了,大于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使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鲍叔牙还把自己与管仲对比说:“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
鲍叔牙向齐桓公介绍了朋友管仲的情况。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最初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相反,他母亲早亡,显得性情软弱愚笨,为大臣们所瞧不起。当齐僖公分派鲍叔牙辅佐他的时候,鲍叔牙认为他日后不会有大气候,心中十分不情愿。但好友管仲却窥测到了小白的心思,认为他表面上懦弱平庸,但实际上却有雄心大志,就劝鲍叔牙去服侍他。齐僖公过世后,齐襄公当政,小白和他的哥哥公了纠怕祸及自身,就出逃到外国。管仲辅佐公子纠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到苜国。
齐桓公是一个鸿鹄大志之人,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又知鲍叔牙与管仲是知心朋友,相知甚深,对管仲的一肚子怨气就烟消云散了。
齐桓公弃一箭之仇,拜相管仲的故事,在《国语·齐语》、《管子》、《史记·齐太公世家》等文献中多有记载。
齐桓公为什么要隆重地任用一个仇人做自己的宰相?而管仲平时的行为也不算多么高尚。管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管仲是颍上人,即今天的安徽阜阳。少年时经常跟同伴鲍叔牙在一起玩耍,鲍叔牙知道他是一个贤才。管仲家里贫困,就常常欺负鲍叔牙,争夺他的东西,鲍叔牙总是乐哈哈地不予计较。年轻时,两人合伙做生意,赚了钱分配时,管仲总是自己要多拿一些,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太贪,而是知道他家里确实贫困,需要钱财。管仲也曾经为鲍叔牙家里做事,出谋划策,但做的事并不好,常常惹来麻烦,也让管仲家里更为贫困,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很愚蠢,而是认为时机总是在不利的时候。管仲也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驱逐,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不肖,而是为他打抱不平,认为管仲牛不逢时。管仲也曾经征召入伍上前线打仗,进攻时总是走在后面,撤退时却总是走在前面,鲍叔牙也不认为他是胆怯,而是知道管仲家里有老母亲需要照顾。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来到齐国做事。齐僖公生有公子诸儿、纠和小白三个儿子。僖公委派管仲和召忽辅佐纠,委派鲍叔牙辅佐小白,他推辞称病不肯出来干事。管仲和召忽去看望他,问他:“为什么不愿出来辅佐小白?”鲍叔牙说:“古人曾经说过:‘明白儿子的莫过于父亲,明白臣子的也莫过于君主。’今日君主知道臣子我已年老不中用了,所以才让我来辅佐小白,我有自知之明,想不干了。”召忽说:“您若是坚持不干,就不要出来,我暂且回去说您快要死了,就一定把您免掉。”鲍叔牙说:“您能这样说,哪有不免掉我的道理呢?”管仲说:“不能这样。主持国家大事的人,不应该推辞工作,不应该贪图安逸的生活。将来到底由谁来继承君主之位现在还说不定,您还是出来干吧。”召忽说:“不行,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好像鼎的三只脚,断了一只脚,鼎就立不起来了。我看小白一定当不上继承人。”管仲说:“不对。齐国百姓非常憎恶纠的母亲以及纠本人,而同情小白没有母亲;诸儿身为长子但品质卑贱,前途如何还不知道。所以统治齐国的,必定是纠和小白两公子,再也没有其他的人。小白为人没有小聪明,性急但却有远谋大虑,除了我没有人理解小白。不幸上天降祸加灾于齐国,让纠得到君主之位,他必然一事无成,现在除了您鲍叔牙来安定国家,那还有谁呢?”召忽说:“百年以后,要是有谁违背先代君主的命令而废弃他的命令,夺去纠的君主之位,他就是得到了天下,我也不愿活着。何况,参与我们齐国的政事,接受君主命令而不违抗,使君主的命令不被废除,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管仲说:“我作为君主的臣子,是受君主的命令,来主持国家大事,岂能为纠个人而牺牲?我要为之牺牲的是:除非国家破灭、宗庙灭亡、祭祀断绝,只有这样,我才会去死。不是因为这两件事,我就要活下来,我活着对齐国有好处,我死了对齐国没有好处。”鲍叔牙说:“那我应该怎么办才好?”管仲说:“您去接受命令就是了。”鲍叔牙答应了,便出来接受了命令,辅佐小白。鲍叔牙问管仲说:“怎样做工作呢?”管仲说:“作为君主的臣子,不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则成不了君主的亲信,不是亲信则君主不会听你所说的话,你说的话君主不听那么国家将不稳定。总之,侍奉君主要忠心耿耿。”
当公子小白回到齐国,向鲁国讨回管仲和召忽的时候,召忽说:“我不早死,是在等待国家安定,现在既然已经安定了,会让您当齐国的左相,一定会让我当齐国的右相。但是,杀了我的君主公子纠而现在又利用我,这是对我再一次的侮辱。您做生臣,我做死臣好了。我召忽明知道将要主持万乘大国的政务而要自杀而死,公子纠可以说是有忠心肯为他死的臣子了。您活着称霸诸侯,公子纠可以说是有生臣了。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生名与死名不能两者兼顾,德行也不能虚得,您努力吧。死生在我们两人之间是各尽其分了。”于是,他们上路回齐国,在进入到齐国境内时,召忽便用剑自杀死了。
管仲拜相后,桓公召见管仲,管仲到了,桓公问他:“国家可以安定吗?”管仲回答说:“您能建立霸业,国家就会安定;您不能建立霸业,国家便不会安定。”桓公说:“我不敢有那么大的雄心,只是想国家安定而己。”管仲再次请求,桓公说:“不可以。”管仲向桓公告辞说:“您能够免我不死,我已经是非常幸运了。然而我不为公子纠而死,就是为了要让国家安定;国家不安定,我却照样掌握国家的政权而不能成为公子纠的忠臣,我不可以这么做。”于是拜退,走到门口,桓公又召见管仲。管仲返回,桓公流着汗说:“你一定坚持的话,我努力建立霸业就是了。”管仲下跪。一拜再拜起身后说:“今天您同意建立霸业,我就可以秉承君主的命令做相了。”于是便发布命令使五官开始办理政务。
新势力乘危机崛起,必须暗暗聚集力量,不可过早地暴露,稚嫩的幼苗往往被摧残。管伸出谋要齐桓公韬光养晦,行修内政,再行讨伐。
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能得到拜相重用,即使是今天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何况齐桓公要抛弃杀身仇恨,还要冲破宗法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但要获得信任,就要凭管仲的才华智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