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关系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84790
  • 作      者:
    尚克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尚克艰,男,1955年5月8日出生于上海。1984年开始独立进行经济关系学研究;1995年受聘于山东大学西欧研究所,任特邀研究员;1996年1月撰文经济学专论《论第四权的分立》,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1996年第11期);1999年2月获得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经济出版社共同颁发的优秀文章著作奖,并于1 999年11月收入《中国财政金融大典》;2006年12月完成经济学专著《经济关系学》。2008年1月创办SKJ Neotechnik KG(SKJ新技术公司)。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关系学》涉及的数学公式,貌似繁复,其实细密递进,具有一种语言表达上的逻辑美,各种经济关系,在作者笔下种种数学代表式得以完整全面地叙述。作者从事经济关系学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具有独创性,也具有相当的理论解释力。在经济理论的承继和创新方面,《经济关系学》是具有独到价值的一部经济学理论作品。作者写作《经济关系学》,秉承一种以事实而非以假设的条件或假设的模型作为研究依据的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段 所有对象品质或内容和数量的表现形式<br>    一、所有对象的品质或内容的表现形式<br>    1.物的品质的表现形式:<br>    1-1 实物的品质的表现形式:<br>    1)实物的品质可以通过实物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客观属性(例如重量、体积、材料、形状,等等)而得到表现。<br>    2)实物的品质也可以通过其使用范围、使用效果、使用期限等方面的客观反映而得到表现。<br>    3)实物的品质还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社会评价而得到表现。<br>    1-2 信物所代表的品质的表现形式:<br>    信物的持有者或被指定者所享有的某种经济权的具体内容,作为信物<br>    所代表的品质,在人的主观上,可以通过信物所具有的一定的客观特征而得到表现。<br>    2.知识的内容的表现形式:<br>    2-1 知识的内容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人传授知识的各种方式的行为而得到表现。<br>    2-2 知识的内容也可以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知识所产生的各种主客观效果而得到表现。<br>    3 劳动力品质的表现形式:<br>    劳动力的品质只能在劳动力被消耗的同时,通过下列代表形式而得到<br>    表现:<br>    1)通过一定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产品的品质的代表,而得到表现。<br>    2)通过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所产生的被创造或更新的知识的内容的代表,而得到表现。<br>    3)通过一定的服务条件下所产生的服务成果的品质或内容的代表,而得到表现。<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活动的要素<br>第一节 所有对象<br>第一段 所有对象的定义与种类<br>第二段 所有对象品质或内容和数量的表现形式<br>第三段 所有对象的效用<br>第二节 基本经济状态与基本经济行为<br>第一段 基本经济状态<br>第二段 基本经济行为<br>第三节 总结<br><br>第二章 基本经济活动<br>第一节 基本经济活动<br>第一段 基本经济活动的种类及其定义<br>第二段 基本经济状态在基本经济活动中的改变<br>第二节 基本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关系<br>第一段 劳动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二段 分配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三段 转让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四段 劳务转让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五段 转借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六段 经济担保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七段 竞奖活动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八段 消费活动中的数量和客观关系<br>第三节 总结<br><br>第三章 交换与等价观念<br>引 言 有关的概念及其定义<br>第一节 双方交换存在的条件和原因<br>第一段 普通交换存在的条件与原因<br>第二段 劳务交换存在的条件与原因<br>第三段 关于双方交换存在的条件与原因的结论<br>第二节 多方交换<br>第三节 交换的目的<br>第四节 等价观念以及有关的概念<br>第一段 等价观念<br>第二段 等价观念下的各种概念<br>第五节 劳务交换的双重性质<br>第六节 总结<br><br>第四章 等价交换的交换关系<br>第一节 等价交换的隐性潜在交换关系<br>第一段 双方的需要与意愿价格之间的关系<br>第二段 双方的需要与等价对象的自认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br>第三段 双方的需要与交换便利条件的自认便利程度之间系<br>第四段 需求量和预供量与双方的需要之间的关系<br>第五段 双方的需要之间的关系<br>第六段 等价交换的隐性潜在交换关系的数学代表式<br>第二节 等价交换的显性潜在交换关系<br>第一段 需求量和预供量与意愿价格之间的关系<br>第二段 需求量和预供量与等价对象的自认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br>第三段 需求量和预供量与交换便利条件的自认便利程度之间的关系<br>第四段 双方交换愿望之间的关系<br>第五段 等价交换的显性潜在交换关系的数学代表式<br>第三节 等价交换的实在交换关系<br>第一段 各种等价交换之中的实在交换关系<br>第一分段 商品或商权交换中的实在交换关系<br>第二分段 劳务交换中的实在关系<br>第三分段 商业服务中的实在关系<br>第四分段 租赁中的实在关系<br>第五分段 商业信用中的实在关系<br>第六分段 商业保险中的实在关系<br>第七分段 商业博彩中的实在关系<br>第二段 等价交换之间的实在关系<br>第四节 总结<br><br>第五章 流通物与扩展的等价观念<br>第一节 流通物<br>第一段 流通物及其存在的条件和原因<br>第二段 社会流通物及其出现的条件和原因<br>第二节 扩展的等价观念及其影响<br>第一段 扩展的等价观念和有关概念的定义<br>第二段 扩展的等价观念下的社会流通物<br>第三节 货币与货币信用权<br>第一段 货币<br>第二段 货币信用权及其载体<br>第三段 替代流通和货币的广义流通<br>第四节 总结<br>第六章 市场<br>第七章 经济运行及其计量<br>第八章 社会经济<br>第九章 经济政策及其社会影<br>第十章 新理念与新社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